第494章 揚州王家_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94章 揚州王家(1 / 2)

同一日,距離京畿之地足有千二百裡的淮揚之地,日頭更是毒辣的嚇人。

時值正午,穿著短衫的販夫走卒們三三兩兩靠在府城外的樹蔭之下,盯著運河上鱗次櫛比的運船指指點點。

儘管還不到一年中最為忙碌的秋季,但揚州城外的運河中依舊擠滿了船隻,放眼瞧去倒是頗有些遮天蔽日之感。

儘管頭頂烈陽似火,但在運河沿岸的坊市附近,仍是站著不少衣著暴露,花枝招展的妖嬈娘子,眼神火熱的盯著緩緩登上碼頭的外地行商們。

自古以來,坐擁運河之便的揚州府便享有"煙花三月下揚州"的美譽,而與其富庶同樣舉世聞名的,便是那為人津津樂道的"揚州瘦馬"。

除了貫穿大明南北直隸的運河之外,揚州府的富庶還與其周邊的"兩淮鹽場"密不可分。

即便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朝廷除卻兩淮之外,還在浙江,山東,福建等省份增設了轉鹽使衙門,負責開辟新的鹽場,但兩淮每年生產開采的鹽量,仍是占據了大明開采份額的半數以上。

為此,揚州府的富庶程度絲毫不亞於大明陪都所在的南京城,分布在府城內外的府邸宅院就好似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拔地而起,奢華程度令人咂舌。

如若有人想要深究這些宅院的主人,卻是會被"好心"的百姓熱心告知,莫要徒增事端,以免引火燒身。

畢竟,就連城中衙門裡的官老爺們都對這些府邸宅院的主人談之色變,尋常的市井百姓焉有資格深究?

與運河上熱鬨喧囂的景象所不同,沿著官道一路向西而行不過數裡的"莊子",此刻卻顯得十分安靜,一座座氣勢恢宏的府邸外儘是手持棍棒,來回梭巡的護院家丁。

此地便是揚州府城中富紳豪商們於城外購置修建的庭院所在,向來是清靜儒雅所在,分布在周邊村寨的百姓們早已在"威逼利誘"之下搬離此地,以免打擾到貴人們的休息。

而在"莊子"的最東邊,坐落於此地的府邸規模形製已然隱隱有了城池的雛形,不僅三麵臨街,其內部更是一排排院落排列有序,左右對稱的同時還不忘體現江南園林的特色,一瞧便知曉出自大家之手。

而此地,便是在整個揚州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王府"!

...

現任"王府"的家主名為王承勳,祖上乃是赫赫有名,以文官身份封爵的"新建伯"王陽明。

不過在開國勳貴層出不窮的南直隸,王承勳身上的"新建伯"顯然不足以令其擁有如此顯赫的地位。

真正導致王承勳在揚州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原因,乃是其擔任了二十餘年的"漕運總兵"。

從萬曆二十年奉命擔任漕運總兵坐鎮淮安府開始,王承勳在運河上任職長達二十餘年,乃是大明開國以來,擔任此等官職時間最長之人。

論起在運河上的勢力,即便是昔日的"漕運總督"李三才也遠遠不能與王承勳相提並論。

...

府邸深處的官廳中,兩名麵容有些相似的男子相對而坐,瞧二人的年紀以及說話的態度,想來是父子關係。

"父親,"相對無言半晌,官廳中的沉默終是被年歲相對較小的男子所打破,其略顯凝重的聲音也是幽幽響起"天子有意委任新的漕運總督整飭運河,我王家不如趁此機會,切斷與那些鹽商和水耗子之間的聯係,老老實實的做與世無爭的勳臣罷了。"

"以我王家如今的財富,可供後世子孫揮霍十代不止。"

提及此事的時候,這男子臉上的神色略微有些不太自然,畢竟他們王家雖然早在正德年間便因先祖王陽明而發跡,但爵位第二次傳承卻是要追溯到隆慶朝,並無太多底蘊可言。

而王家之所以擁有這萬貫家財,也全是眼前父親的"功勞"。

聞言,一直在閉目養神的新建伯王承勳緩緩睜開了眼睛,神色有些複雜的盯著自己的長子,臉上的褶皺都擠到了一起。

上山容易,下山難。


最新小说: 人在神印王座,但覺醒雙生武魂了 至暗光明 囚仙塔 走入唐宋詩詞的河流 八零嬌嬌揣崽隨軍,被硬漢親哭了 星辰與她的島嶼 我向神明祈禱,回應我的隻有亂碼 滅世裂縫 美漫:超人之子的我隻能當祖國人 末世:你們都變異,就我偷偷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