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節在重陽。
這一日,上古先民會在季秋之後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的活動,並在三國時期正式擁有了"重陽節"的名諱。
隨著時間的流逝,重陽節在民間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愈發重要,各式各樣的活動也接踵而來。
不過天啟二年的重陽節,因為紫禁城中天子"久病不愈"的緣故,城中的節日氣氛倒顯得有些淡薄。
城中的百姓們非但沒有像曆年那般,攜家帶口的出城踏青賞菊,反倒是不由自主的看向紫禁城,為許久未曾露麵的天子"祈福"。
儘管朱由校登基至今不過兩年多的時間,但其治下大明所取得的"功績"卻是有目共睹,即便是市井間的百姓,也能切身體會到大明的"中興"。
誰也不願意好不容易才恢複了些許元氣的大明,再度墜入深淵。
"哎呦我說幾位軍爺,好端端的這是作甚?"長安街上,一處人煙稀少,顯得頗為冷清的酒肆附近,一名穿著打扮像是茶博士的小廝滿臉諂笑,朝著身後押送他的五城兵馬司差役低聲下氣道。
因為掙紮的動作過於劇烈,其被繩索束縛住的手腕已然有些紅腫。
"你說作甚?!"聞言,一名兵丁便是氣急敗壞的頹喪道"究竟是誰給你的膽子,竟敢妄議天子龍體?"
"天子不過是在宮中養病,朝中大局自有皇後娘娘及首輔大人處理,你這市井小民便敢驚呼正德舊事重現?"
嘩!
此話一出,正立於街道兩側看戲的百姓們頓時嘩然一片,憤怒的情緒也隨之在人群中彌漫開來,各式各樣的謾罵聲更是不絕於耳。
"哎呦,彆打,彆打.."望著周遭的百姓們情緒愈發激動,甚至有人開始投擲雜物,這名本想著生意冷清,希望"另辟蹊徑"的茶博士再不敢爭辯,趕忙跟在幾名兵丁身後,往五城兵馬司而去。
隻是當其餘光瞥見周遭情緒依舊激昂的百姓們,心中卻忍不住腹誹不已"這都幾天了,天子彆說露個麵了,連百官探視都不準.."
"這還不是病重嗎?"
...
...
五城兵馬司署衙。
簡單彙報了北京城中當下的治安情況,以及愈發躁動的"風言風語"之後,剛剛於長安街歸來的幾名兵丁便是躡手躡腳的退出了官廳,不敢多做停留。
自正統年間,兵部尚書於謙將"軍權"收回兵部之後,曾經如日中天的五軍都督府便跌下了神壇,手中不再握有實權。
但儘管如此,名義上僅能由"勳貴"擔任並節製下轄軍衛的"都督"們地位依舊顯赫,令他們這些兵丁,不由自主便會產生些許壓迫感。
更彆提,眼下的官廳中,更是諸位武勳齊聚於此。
"國公,這京中的局勢可眼瞅著愈發不對勁了.."
"天子本就病得蹊蹺,這一直待在宮中,不準百官探視,更是有些詭異啊.."
"我總覺得,此事怕是沒有這般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