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八,南京城。
此時天色已晚,南京各處城門外人潮湧動,當值的官兵們不斷催促著往來的百姓們,神色頗為焦急。
近些時日南直隸表麵上雖是風平浪靜,但背地裡的暗潮湧動,即便是他們這些身份卑微的差役們也能清楚的感知到,故此辦起差事來也比往常要認真許多,以免惹得上官震怒。
眼瞅著時辰差不多了,今日在通濟門外當值的士卒們對視一眼,便打算關閉身後的城門,儘早趕回署衙交差。
隻是未等眾人付之行動,便聽得遠處的官道上猛然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隱隱約約還伴隨著"暫緩關閉城門"等字眼。
不過愣神的功夫,一道風塵仆仆的身影便是映入眾人眼簾,其中眼神稍好的幾人見狀更是麵色大變,眼神晦暗不定。
來人居然是城中魏國公府的大管家魏和?
按理來說,以魏和在南京城中的地位,即便是出城公辦,身旁也必然有諸多家丁護院跟隨,排場絲毫不亞於尋常的士紳,為何今日如此倉皇?
細細觀瞧其臉頰,還藏著掩飾不住的風霜之色以及濃濃的驚惶之色。
究竟發生何事,能讓這位背靠著魏國公府的大管家,如此頹然?
"暫緩關閉城門!"
許是知曉眼前的士卒們已然認出了自己,在戰馬上奔波許久的魏和稍顯放鬆,但聲音依舊急切,自顧自的越過人群,在周遭諸多百姓狐疑的眼神中縱馬入城。
入夜之後的南京城燈火通明,繁華的街市甚至比白日還要熱鬨,但心急如焚的魏和此時卻無心理會耳畔旁窸窸窣窣的恭維聲,隻是不斷催動著胯下戰馬,往位於城中府邸的魏國公府而去。
一時間,清冷的青石磚板街道上儘是嘚嘚的馬蹄聲。
...
,..
"公爺可在府中?"
約莫盞茶的功夫,在諸多婢女家丁的迎接中,奔波了數日之久的魏和終是抵達了其心心念念的魏國公府,並操著早已沙啞的喉嚨詢問道。
"正在府中花廳。"
雖然不知曉眼前的大管家為何滿臉風霜之色,瞧上宛如逃難一般,但仍有機靈的家丁搶先一步回應道。
"好。"
"速速領我前去!"
聞聽魏國公徐宏基眼下正在城中,並未趕至淮安府拜會漕運總督李養正,魏和原本緊張的神色肉眼可見的輕鬆下來,但很快又著急忙慌的吩咐道。
前幾日發生在定遠縣運河沿岸附近的那一幕實在是過於"荒誕",若非他親眼所見,決計不會相信這世上竟然有如此誇張的龐然大物。
公爺確實料事如神,京中有關於小皇帝病重,不能臨朝輔政的說法隻是一個噱頭;小皇帝早已瞞天過海,隨同守備太監魏忠賢以及惠安伯張慶臻共同乘船,沿著運河一路南下。
但誰能料到,那小皇帝所乘坐的船隻遠非大明當下載水量至多四百料的戰船,而是形製規格至少也在兩千料以上的巨輪。
除此之外,小皇帝身旁還有十餘艘規模同樣龐大的戰船護送,每艘船隻都載運著數百甲胄齊整的官兵。
很顯然,小皇帝這是向"南直隸"打算興師問罪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