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卿家不必緊張。"
瞧著眼前諸多如臨大敵的朝臣,年輕天子不由得緩緩搖頭,旋即在其茫然的眼神中解釋道"蘭州肅王府向朕呈遞賀表。"
肅王?賀表?
聞聽此話,除卻兵部尚書王在晉,戶部尚書畢自嚴這等"資曆"尚算年輕的官員之外,其餘朝臣臉色儘皆露出了一抹怪異之色,眼神晦暗不定。
這大明天子和蘭州肅王府之間的"相愛相殺"可是從建文朝便開始了,前後足足持續了兩百餘年。
"肅王在奏本中聲稱,已是派遣王府長史,押送兩百匹上好的戰馬充當賀禮,不日便將抵京。"
嘶。
倒吸涼氣的聲音響起,在場朝臣們均是忍不住為肅王府的"大手筆"麵露驚愕之色,尤其是戶部尚書畢自嚴和兵部尚書王在晉,更是忍不住雙拳緊握,呼吸急促。
大明疆域雖是廣袤,帶甲之兵超過百萬,但他們為了給遼東經略熊廷弼籌措組建"平遼鐵騎"所需的戰馬,幾乎是將朝廷治下的馬場都翻遍了,也很少能夠一次性篩選出兩百匹訓練有素的戰馬。
肅王府這是悶聲不吭乾大事呐。
"肅王府久在西北坐鎮,替我大明教化當地百姓,興修水利,實乃宗王翹楚,朕欲予以嘉獎。"
"諸位卿家是何等意見?"
如今肅王朱識鋐主動恭送"賀禮",他作為大明之主,自是要"投桃報李",繼而化解這段持續了兩百餘年的"愛恨情仇"。
"陛下英明。"
彼此對視了一眼過後,神情略有些怪異的朝臣們便悉數拱手,心中忍不住腹誹起來,暗道這點小事還值當召集群臣?
畢竟皇室和肅王府之間的"間隙",說來說去都是老朱家自己的"家務事",哪裡輪得到他們這些外臣指手畫腳。
假若他們這些外臣說的算,曆任大明天子還用"打腫臉裝胖子"?
"既如此,便由禮部替朕擬旨,嘉獎肅王朱識鋐忠心體國,允其自由行走。"
"歲俸祿米提升至四千石。"
沒有在意眼前朝臣臉上古怪的神情,朱由校炯炯有神的眸子猛然看向禮部尚書何宗彥,心中微微有些感慨。
同為大明的宗室藩王,有人富可敵國,縱情聲色,貪生怕死;卻也有人勤儉持家,興修水利,與國同休。
在原本的曆史上,末代肅王妃在城破之際,本欲率領著肅王府的女眷們欲投河自儘,後因追兵將至,竟主動撞石而亡,為當地百姓所敬。
"遵旨。"聞言,禮部尚書何宗彥便是趕忙起身應是,並未做太多阻攔。
畢竟肅王府的俸祿,確實有些低的說不過去,哪怕提升為四千石之後,也遠遠不及秦藩,晉藩,周藩等同為國朝初年,傳承至今的老牌王府。
隨意的點了點頭之後,朱由校又將目光轉移至戶部尚書畢自嚴的身上"另外,司禮監和戶部分彆派人往蘭州走一趟,與肅王府就戰馬之事洽談。"
遼鎮建奴的囂張氣焰雖是有所收斂,但戰場主動權依舊被建奴牢牢把控,朝廷若想徹底扭轉局勢,還是需要培養出一支足以與建奴八旗比擬的精銳鐵騎。
故此,這與騎兵相輔相成的戰馬便顯得至關重要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