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城外虎視眈眈的女真建奴罕見的"按兵不動",本來已是做好浴血奮戰的廣寧將士們成功逆著頭頂緩緩升起的日頭,遁入了搖搖欲墜的海州城。
隨著這些廣寧將士入城,像是大旱數月的農田終於等來了一場久違的甘霖,原本氣氛有些冰,乃至於死氣沉沉的海州城瞬間變得充滿了生機。
在沒有任何人組織和號召的前提下,海州本地的百姓們自發前往城門,迎接著這些遠道而來的"援軍"。
頃刻間,本是有些空曠的海州城便被擠得滿滿當當,各式各樣的口號聲便在城池中炸響,惹得初次見識此等陣仗的官兵們興奮不已,瞬間便將連日以來趕路的疲憊,以及對女真建奴的緊張和恐懼忘於腦後。
尋常士卒尚且可以享受這短暫且來之不易的喜悅氣氛,但祖寬等廣寧將校卻是片刻不敢放鬆,在入城之後的第一時間,便主動登上城頭,謁見廣寧兵備李如柏。
...
...
獵獵作響的旌旗之下,海州城中的文武官員們齊聚於此,眼神殷切的盯著雙眼通紅,滿臉倦色卻依舊精神奕奕的廣寧兵備。
見眾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李如柏便是輕咳一聲,朝著相對有些"眼生"的廣寧遊擊祖寬點頭示意道"如今海州岌岌可危,多虧祖將軍不辭辛苦,領兵至此。"
"本官代全城百姓,謝過祖將軍。"
儘管雙方身份差距巨大,眼前的"祖寬"在某種意義上,在十數年前,甚至可以被稱之為他們李家的"家臣",但李如柏清瘦冷毅的臉頰上依舊充斥著誠懇之色。
雖然昨日太陽落山之前,他剛剛下令燃起狼煙,向西平堡方向求援,但西平堡距離這海州城兩百裡不止,眼前的將士們之所以能夠猶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現在此,必然是早就離開了西平堡,並在看到狼煙之後,連夜趕路。
"兵備大人言重。"
"祖某職責所在,焉敢居功。"
聞言,滿臉風霜之色的祖寬便是趕忙躬身行禮,眉眼間毫不掩飾對於李如柏的尊敬,畢竟他還和眼前的李如柏之間,除了上下級的關係之外,還存在著一絲漸漸消失在曆史長河中的"香火情"。
遙想數十年前,遼東的局勢雖然不似眼下這般萎靡,但諸多女真部落也是蠢蠢欲動,就連通過"隆慶和議",與他們大明結束敵對關係的蒙古韃子也是虎視眈眈。
此等亂局之下,於日後飽受爭議的"遼東王"李成梁便是橫空出世。
靠著驍勇善戰,出生於遼東鐵嶺衛的李成梁迅速在軍中嶄露頭角,並一步步官至遼東總兵。
為了能夠進一步樹立自己的威信,也為了削弱遼東女真和蒙古人的勢力,李成梁在軍中大肆培養心腹,並挑選悍不畏死的士卒,充入由其親自指揮作戰的"標營"。
這些被選拔成為李成梁"標營"的將士,不僅能夠佩戴最為先進的兵刃甲胄,還能擁有超過尋常士卒十倍不止的軍餉。
故此每逢作戰的時候,這些標營將士們便會爆發出讓人望塵莫及的戰鬥力,並漸漸有了"遼東鐵騎"的名號。
隨著李成梁在遼東的勢力越來越大,場中的禦史言官們也漸漸意識到李成梁的"威脅",轉而上奏萬曆皇帝,將李成梁自遼東撤回。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雖然不滿萬曆皇帝的決定,但李成梁也隻得規規矩矩的聽命行事,不過他本人雖是離開了遼東,但他在遼東的"勢力"卻依舊存在。
其中首當其衝的,便是那些能征善戰,對李成梁忠心耿耿的"遼東鐵騎"。
為了不破壞遼東的大好局麵,萬曆皇帝委任了追隨李成梁多年的副將,繼續統率這支"遼東鐵騎"。
而那名被萬曆皇帝委以重任的副將,便是現任廣寧參將祖大壽的父親,祖承訓。
也正是靠著李成梁在遼東留下的這些"政治遺產",祖家方才能夠在近些年,逐漸有了"遼東將門之首"的名望。
而他祖寬,作為被上任家主祖承訓親手提拔的心腹親兵,雖然無緣親眼得見讓他們祖家"脫胎換骨"的遼東總兵李成梁,耳畔旁卻也灌滿了李成梁的傳說。
現如今,作為李成梁之子的李如柏,正結結實實的站在他的麵前,他自是激動萬分。
或許是知曉眼前遊擊將軍與自家存在的淵源,李如柏在聞言之後也沒有繼續說話,畢竟建奴的大軍仍巍然不動的立於城外,縈繞在海州城上方的烏雲仍未完全散去。
更要緊的是,由女真老酋努爾哈率領的主力,或許也正在趕來海州城的路上。
"諸位將士,認為我海州城,該如何退敵?"
"是否要趁著女真主力未至的當口,主動出城迎戰?"
在環顧了一圈城頭上的文武官員之後,幾乎一天一夜未曾合眼的李如柏便是聲音沙啞的詢問道。
相比較昨日岌岌可危的危險局麵,如今的海州城可謂是"兵多將廣",祖寬率領的兩萬餘廣寧精銳雖然同樣沒有攜帶沉重的火炮,但卻攜帶了不少相對輕便的火銃。
這些殺傷力驚人的火器,本就是用於對付以齊射能力見長的遊牧民族,此刻剛好派上用場。
"將主,不可輕舉妄動。"
祖寬雖是率軍來援,但其身份地位終究有限,在這等重要決策麵前,便沒有太多的發言權了,倒是西平堡參將馬世龍聲如洪鐘,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海州城被建奴圍困多日,咱們早已和早先派遣出去的崗哨失去了聯係,對於城外的情況一頭霧水。"
"以城中如今的兵力,固然可以和城外的女真大軍正麵對抗,但萬一女真出力突然來援呢?"
此話一出,在場的將校們儘皆變色,原本對"主動迎戰"有些蠢蠢欲動的海州參將黃龍也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諸位可彆忘了,"吞咽了一口唾沫之後,馬世龍突然滿臉凝重的喃喃道"除了那女真老酋之外,還有一群不知藏在何處的韃子,在暗中注視著我等呐。"
嘩。
此話一出,海州城頭的將校們儘皆嘩然,目光不由自主朝著城池右側望去,胸口起伏不止。
若不是馬世龍提醒,他們還真的險些忘了。
那女真三貝勒莽古爾泰,已然不知所蹤多時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