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府城以西的"秦樓"依舊燈火通明,身材妖嬈的歌姬婢女們仿佛不知疲倦一般,肆意賣弄著風騷,不時朝著二樓的雅間暗送秋波,態度比白天的時候還要殷切許多。
畢竟此刻待在雅間中推杯換盞的"貴客"已由之前的黔國公"世孫"沐啟元,變成了同樣出手闊綽,且手握兵權的土司首領。
雖說這些土司首領皮膚黝黑了一些,瞧上去也凶神惡煞的,但若是能夠被其瞧中,這土司夫人的身份可比嫁給城中富紳當一個"如夫人"要強上許多。
在這雲南的地界上,可一直流傳著漢人娘子被土司領主瞧上,由身份低微的歌姬舞女一躍成為土司夫人,甚至被朝廷賜予誥命的美談。
隻可惜這些在地方上手握重兵的土司們與朝廷彼此猜忌,輕易不會離開自己的封地,惹得不少希望"攀高枝"的歌姬舞女們有心無力。
但如今威震滇東的阿迷州土司以及王弄山土司同至昆明府城,並且下榻在她們"秦樓",她們自是不會平白錯過這個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一念至此,不少歌姬的動作便愈發大膽,希望能借此引起二樓土司們的注意。
...
...
二樓雅間的桌案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珍饈美味,幾名皮膚黝黑的漢子對麵而坐,因為沒有下人從旁伺候的緣故,氣氛顯得冷清且尷尬。
"世伯,小侄對您可是仰慕已久了,這一次終是有緣得見了。"半晌,官廳中的沉默被打破,瞧上去約莫四十餘歲的阿迷州土司普名聲操著一口不算流利的官話,朝著對麵的王弄山土司沙源舉杯示意。
洪武年間,他的先祖因主動向明太祖獻上降表,被冊封為阿迷州的土知州,此後這官職便在他們家族內部世代傳承,傳到他的手上已經是第十代。
雖然他們阿迷州普氏掌握的疆域和軍隊在土司林立的雲南境內並不出眾,甚至就連滇東這片地盤都算不上最頂尖的,但因在萬曆年間屢次響應朝廷平亂,族中的狼兵們積累了豐富的沙場經驗,並從官府手中得到了寶貴的兵刃甲胄,勢力已是不容小覷。
而眼前的沙源早年間雖是仰人鼻息而存在的奴仆,但因作戰勇猛得到了明國朝廷,尤其是黔國公沐昌祚的賞識,繼而擺脫了"奴籍",成為王弄山長官司的兵主。
萬曆末年,因抗擊安南軍隊有功,經黔國公沐昌祚"舉薦",分兵乏術的明國朝廷乾脆將整個王弄山長官司的土地儘數賜予了沙源,並予以宣撫使的官職,使其一躍成為滇東地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土司,其麾下狼兵也號稱"沙兵"。
這一次他們兩家土司攜手抵達昆明府,名義上是為了探視黔國公沐昌祚的病情,實則打探黔國公府以及昆明府的虛實,順便加強一下兩家之間的關係。
畢竟自己早在十餘年前,便因一次機緣巧合,和沙源的次子沙定洲結識,這些年一直來往書信不斷,交情不淺。
想到這裡,普名聲便將目光投向默默立在沙源身後的青年,黝黑的臉龐上露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
"普知州家世淵博,本官也是仰慕的很。"聞言,瞧上去其貌不揚,好似在田間耕種老農的沙源便擠出了一抹難看的笑容,在身旁幕僚的提醒下,有些笨拙的回應道,但內心則是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眼前這普名聲他可是早就耳聞,其父祖均因在萬曆年間的一場叛亂中被朝廷誅殺,不過因彼時領兵平亂的將領內鬥,以及礙於普氏家族在當地兩百餘年的影響力,普名聲非但沒有受到"叛亂"的半點影響,反倒是以父死子繼的方式繼承了土知州的官職。
好巧不巧,他沙源便是在跟隨朝廷大軍,平定普名聲父祖掀起的叛亂過程中,得到了黔國公沐昌祚的賞識,繼而成長為如今威震滇東的大土司。
故此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他和眼前的普名聲其實存在著不可化解的"殺父之仇"。
"哈哈哈,沙伯父,你我兩家皆為彝人,便不用整漢人那套文縐縐的把戲了!"
像是沒有瞧見沙源眼中的戒備之色,阿迷州土司普名聲頓時大笑不已,似乎對自己身上的"土知州"官職十分不屑,並且在話語中毫不掩飾對於"漢人"的鄙視。
"說的不錯,老子最受不了的便是那些條條框框,尤其是剛剛在黔國公府的時候,差點沒給老子憋死。"沉悶的點了點頭,平日裡便沉默寡言的王弄山土司沙源難得的多說了幾句話。
"伯父快言快語,今日可有收獲?"又是看似熱切的寒暄了幾句之後,正值壯年的普名聲猛然將話題轉移回黔國公府,眼眸深處滿是審視和緊張。
眾所周知,眼前的沙源可是那黔國公沐昌祚一手提拔出來的心腹,平日裡對明國朝廷不說忠心耿耿,但也算循規蹈矩,而沙源的態度也將直接影響到他的"計劃"。
"嗬,黔國公府大勢已去了.."
沉吟少許,王弄山土司沙源緩緩隱去臉上的淡笑,隨後露出與平日裡憨厚老實截然不同的凝重模樣,沙啞的聲音中更是摻雜著不加掩飾的嘲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憐這偌大的黔國公府,隨著沐昌祚病入膏肓,竟然連一個能夠主事的人都沒有,居然還要讓一介女眷出麵招待寬慰他們?
至於那理應留在黔國公主持大局,穩定人心的"世孫"沐啟元居然在尋歡作樂?
鎮守雲南兩百餘年的沐家的氣候已儘了。
"世伯真知灼見。"
"如今明國勢微,外有遼東建奴虎視眈眈,內有白蓮餘孽死而不僵,正是咱們彝族人起事的時候。"
當聽了沙源對黔國公府的評價之後,阿迷州土司普名聲像是卸下某種包袱一般,連忙點頭回應,臉上的笑容也比之前真摯了許多。
雲南這片地界蠢蠢欲動的土司可不在少數,而這些人之所以一直隱而不發,很大程度上都是忌憚黔國公沐昌祚的威望,畢竟誰也不想成為眾矢之的,被其餘土司啃食血肉。
但假若沐昌祚病重,雲南土司之間的平衡便會被瞬間打破,無論是黔國公府,亦或者明國朝廷都再難找出一位像沐昌祚那般光是憑借自身威望便足以讓各地土司不敢輕舉妄動的"定海神針"。
而這,便是他們土司的機會。
像是猜到了普名聲的心中所想,在外人看來對大明忠心耿耿的王弄山土司沙源也是感同身受的點了點頭,並且主動開始推杯換盞。
一時間,原本氣氛頗為冰冷的雅間瞬間熱鬨起來,各式各樣的哄笑聲也隨之響起。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如今距離他們彝人起事,隻差一個機會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