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血染金沙江(上)_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66章 血染金沙江(上)(1 / 1)

澄江府,江川縣。

此地乃是滇中腹地,群山環抱之處,北依關索嶺餘脈,南臨星雲湖水,東接臨安府阿迷州之境,西通河陽、晉寧諸縣,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自阿迷州趕赴江川,羊腸小道蜿蜒共計三百餘裡,穿行於烏蠻故地,因路途時有瘴氣彌漫,故商旅多結隊而行,少有落單的行商百姓敢單獨上路。

而江川縣城,便是坐落於這蜿蜒山路的儘頭,東扼阿迷州土司西進之途,北障昆明府城南下的要衝。

放眼望去,江川縣城雖然稱不上巍峨,城中的商貿也不算興盛,但朝廷卻依舊移山修建了幾座烽火台,每逢夜色降臨之際,便會有全副武裝的士卒舉火傳訊,居高臨下的扼守著這座滇中重鎮。

因為江川鎮無可代替的軍事地位,昔日西平侯沐英率兵平定雲南之後,便是第一時間派遣精兵駐紮於此,並且對江川鎮給予了"失江川則澄江危,澄江危則昆明震"的評價。

...

...

八月初五。

晌午過後,一襲官袍的江川知縣顧不上頭頂熾烈的日頭,在幾名兵丁差役的簇擁下,滿頭大汗的登上了城頭,凝神眺望著遠處因年久失修,牆皮早已脫落破敗的了望塔和烽火台。

這江川縣雖是扼守澄江府的咽喉要衝,但因坐落於群山腳下,土地產量有限以及毗鄰夷人土司領地等緣故,城中的人口哪怕經曆了兩百餘年的繁衍,也僅有兩萬餘人,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當年那支駐紮在江川縣的兵卒後代。

"大人放心,咱們這江川縣易守難攻,前往山穀中又有那瘴氣所阻隔,夷人土司必不敢興兵來犯。"瞧著眉頭緊鎖的江川知縣,身旁師爺模樣的幕僚便是躡手躡腳的上前,振振有詞的說道。

作為知縣最為倚重的心腹幕僚,他自是知曉身旁的知縣大人前不久突然收到了來自於澄江府的公文,府城中那位碌碌無為,隻等著退休致仕的知府大人不僅破天荒的給他們江川縣撥了數千兩銀子,還要求他們江川縣整飭城防,以防不靖。

雖然知府大人在公文中沒有明說這所謂的"不靖"究竟是在提防誰,但他們如何聽不懂其言外之意?

在雲南這片地界上,除了那些擁兵自重的土司之外,還有誰值得被朝廷如此鄭重對待?

"不可掉以輕心,"聞言,年過五旬的知縣老爺便是澀然的搖了搖頭,心中湧現出一抹危機之感"本縣收到消息,說是黔國公他老人家已經閉門謝客多日了.."

儘管黔國公沐昌柞病入膏肓在昆明府城已是人儘皆知,但對於江川縣這等"偏遠之地"而言,仍是一則少有人知曉的"秘辛",就連江川知縣也是通過在澄江府任職的同窗故友,方才知曉此事。

"黔國公他老人家病重了?"不可置信的張大嘴巴,眉眼間寫滿了精明的師爺便是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道。

黔國公沐昌柞襲爵五十餘年,一生中經曆過無數大風大浪,如今即便是大限將近,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不可外傳,當心動搖軍心。"下意識做了個噤聲的手勢之後,江川知縣便是以不容拒絕的口吻命令道,這縣城中的兵卒本就不多,若是鬨得滿城風雨,這城還該怎麼守?

到了那時候,即便那些擁兵自重的土司原本無意穿行這滿是瘴氣的蜿蜒山路,恐怕也會不約而同的蜂擁而至。

畢竟越過這江川縣之後,沿著金沙江一路逆流而上,不出三天便可抵達澄江府。

"大人放心,小人省得。"見江川知縣滿臉嚴肅,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幕僚師爺趕忙點頭如搗蒜,並且像是自我安慰般低語道"咱們這江川縣可是坐落於群山腳下,山間小路最為狹窄的地方,幾乎隻能同時容納兩三人並肩通過,途中又有濃鬱的瘴氣所阻隔,那些世代生活於此的土司們豈會迎難而上?"

在西平侯沐英平定雲南之後,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加強中樞對於這片"蠻夷之地"的管理和控製,便是耗費重金,前後曆時十餘年,專門修建了一條自滇東至昆明府的"官道"。

而這條相對平坦的官道,也是過去兩百餘年間,地方土司以及商賈車隊和昆明府城來往的重要途徑。

故此按照常理來說,假若滇東的土司們心存歹心,有意起兵叛亂,最快捷且安全抵達昆明府城的方式,便是這條人儘皆知的官道。

至於易守難攻的江川縣城,恐怕少有人記得。

"話雖如此,但我等也不可粗心大意。"聽了身旁師爺的"分析"之後,江川知縣的神色也肉眼可見的舒緩了許多,顯然在他心中也不相信那些熟知"輕重緩急"的土司們會舍近求遠,選擇他治下的江川縣城,作為北上澄江府乃至於昆明府的行軍路線。

"對了,那王守備可從府城回來了?"又簡單吩咐了幾件事之後,正準備轉身離去的江川知縣就好似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聲音急促的朝著身旁的師爺詢問道。

他們這江川縣雖是出了名的"貧瘠之地",但因扼守澄江府,直麵阿迷州土司的緣故,朝廷仍在洪武年間派遣了一個衛所駐紮於此。

隻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的精兵強將早已泯滅於曆史長河之中,那些本應保家衛國的兵卒們也變成了麵朝黃土的莊稼漢,唯一沿襲下來的,便是那世襲罔替的千戶守備。

儘管此人也是個聲色犬馬之徒,但架不住其麾下尚有百十名用於搪塞朝廷檢查的"親兵",對於這人煙稀少的江川縣城而言,實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助力。

"回大人,王守備應該還沒回來.."聞言,師爺便是臉色發苦的回應道,心中滿是無奈。

雖說大明文貴武輕,但那世襲罔替的千戶守備可是正兒八經的正五品,品秩比身旁的知縣大人要高上許多,而且因江川縣承平多年,雲南的吏治又過於鬆散的緣故,這王守備幾乎常年待在澄江府城,一年到頭也回不了江川縣幾次。

"那就算了,且叫兒郎們加強警戒吧,將知府大人撥發下來的銀子,給兒郎們儘數發下去。"無可奈何的點了點頭之後,江川知縣便是撩起寬大的袖袍,朝著不遠處的階梯而去,隻留下滿臉喜色的師爺留在原地。

據他所知,知府大人那邊給江川縣下撥了四千兩雪花銀,其中被知縣大人克扣了一半,縣丞和典吏等人又分去了一千兩,交到他手上的還剩下一千兩。

而這一千兩該如何分配,就需要他好好思量一番了。

喜歡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請大家收藏:()大明:都是皇帝了,誰還當木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就看吧,看把不把你頭笑掉就完事 大唐第一女判官 盜墓:誰把我棺材蓋兒蓋上了?! 一睜眼我無敵了,也失憶了 造個係統做金融 綜武:救下李莫愁後,她讓我負責 惡雌帶崽,誰家毛茸茸獸夫醋瘋了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