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以德為本治理方略論二)
卞仲亨規規矩矩地向程德行了一禮。
程德點頭以應。
“回稟將軍,學生卞仲亨以為,就經濟方麵而言,還想再補充一條。”卞仲亨沉聲道。
程德笑道:“好,你說。”
卞仲亨:“開港招商。”
程德心中一震,看向卞仲亨,感到有些驚訝。
開港招商,他之前本就有這樣的想法,但目前還沒有到時候。
隻是,讓他比較意外的是,這卞仲亨竟然有和他相同的考慮。
這不得不讓他不敢小覷任何人。
再想到,這卞仲亨與卞元亨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而卞元亨本就是經商的。
或許,這卞仲亨在經商方麵,有著過人的天賦。
而開港招商,正缺一個負責人籌辦此事。
眼下,似乎這卞仲亨便是現成的了。
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
他還想更多地考察一下這卞仲亨,尤其是品性方麵。
聽到卞仲亨的話,在場眾人紛紛若有所思。
但有些人臉上當即寫滿了不屑。
在這些人看來,士農工商,這商無須如此重視。
開港招商,也就沒有那個必要。
不過,不管他們怎麼想,做決定的還是將軍。
而程德此時心中也早有一番計較,看著卞仲亨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過,就眼前我泗州軍的處境而言,不是合適的時機。等過段日子,我會予以考慮的。”
卞仲亨點點頭,他心中也沒有多少失望。
而且,就剛剛將軍的態度而言,他的心裡已經有了一番猜想。
這開港建商,將軍或許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卞仲亨退至人群中,便不再多言。
而人群中年輕鼎盛的姚廣孝,卻有些著急了。
他有些擔心,要是自己進入不了將軍的視線。
這仕途之路恐怕有些不好走,平添了一些坎坷。
他有一顆不安於伽藍的心,他的誌向從來都在廟堂。
所以,才會放棄原先決定的嵩山寺遊學修行。
於是,姚廣孝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程德看向姚廣孝。
發現此人:麵貌清秀,目光有神,氣場如一柄待抽鞘的寶劍,橫掃一切。
姚廣孝端正拘謹地朝程德恭敬地行了一禮:“學生姚廣孝,拜見將軍。”
程德臉上一滯。
姚廣孝?
曆史上大書特寫的一個名人。
這讓程德看向姚廣孝的目光,帶著一份古怪。
這麼有名的人,都到了自己泗州軍治下,實在是頗為驚喜。
但程德臉上卻表現得很平靜,淡淡地瞥了姚廣孝一眼:“你有何對策,姑且一一說來。”
姚廣孝心中雖然激動,但麵上不露絲毫:“學生就政治方麵,有幾條對策,正要呈獻於將軍。”
程德正襟危坐:“你仔細說說看,大家也都好好聽聽。”
姚廣孝先是心中一喜,接著,又感到了一種沉甸甸的壓力。
姚廣孝望向程德,目光露出睿智的光芒:“一是要保證繼任者的唯一性。起於漠北的蒙古族用蒙古鐵騎踏出一個大大的疆域,但襲用傳統的統治方式,導致元朝政局不穩。皇族集團爭奪皇位,大臣之間爭權奪利,引起了政治的極度混亂。穩定的政權,無論是對百姓,還是對所有做官的人來說,都極為重要。學生以為,往後泗州軍可吸取此教訓。”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望向姚廣孝的目光,帶著一份驚愕。
此人,膽子可真大。
將軍現在如此年輕,你就敢說這件事,頭可真鐵。
難道不怕被將軍所厭惡嗎?
曆來掌權者,最討厭的莫不是有人在此事上指手畫腳。
現在,你就這麼勇,將來指不定更勇。
隻可惜,這麼做,可不明智。
路,也走不長遠的。
許多人,在心中對姚廣孝一陣惋惜不已。
他們猜測,待會兒將軍肯定會不待見姚廣孝的。
這點,他們胸有成竹。
然而,程德可不是心胸狹窄之人,而且他的思想也沒有那麼大的局限。
他隻覺得姚廣孝此言,很有道理。
但關於繼任者如何選舉,一是“立長不立賢”,即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二是立賢不立長”,即不考慮兒子本身是否是嫡出還是庶出,也不看年紀的長幼,隻要具備足夠的賢能,便可以被選為繼承人。
不過,他也猜得到姚廣孝之意,應當是嫡長子繼承製。
至於立賢不立長,就不得不說清朝實施的秘密建儲製度了。
但秘密建儲也有著它的缺陷。
首先從本質上來說,秘密建儲製度依然是沿襲王朝最高權力子孫後代皇位的傳承,當然也是統治國家的工具之一,因此它和嫡長子繼承製度實際上沒有多大的區彆。
更何況,這一製度本身也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比如在施行過程中,就會受到多種因素的製約。
想到這裡,程德覺得這個問題,自己想的有點遠。
但無論是哪種方法選舉繼任者,他將來都不會將所打下來的基業拱手讓給其他人,更不會搞後世的民主共和一套,讓將來得到的那個位置受到諸多限製。
在程德看來,在古代這樣弄,隻會適得其反。
畢竟,要想這樣弄,就得啟發民眾思想,而啟發民眾思想變得先進,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個曲折的過程。
再說了,倘若他真的那樣弄,將來他的後世子孫,怕是每天都問候他上百遍,他在地下都不會睡得安穩。
拋開腦中這些雜緒後,程德的視線落在了姚廣孝身上,平靜地說道:“你繼續往下說。”
程德的表現,落在眾人眼中。
他們都很驚訝。
這都沒有發怒,這個姚廣孝運氣可真好。
同時,他們對程德的胸懷寬廣,感到有些敬佩。
他們在心中都覺得,要是跟著這麼一個老大做事,也挺好的。
而姚廣孝則是心中有幾分激動,果然,將軍沒有讓他失望。
也是,敢第一個喊出驅除胡虜,恢複中華之人,又豈是一般心胸氣魄呢?
姚廣孝穩了穩心神,繼續說道:“二是精簡行政機構。以元朝為例,元朝在統一全國後,不僅保留了原有的機構,而且吸收了金、西夏、南宋的一些機構,導致機構重疊,職責混亂,在處理事件時互相推諉,嚴重影響了行政效率。官員間爭權奪利,政治愈加黑暗。這一點,相信在座有識之士,都深有體會。要不然,元朝也就不會出現現在這種局麵了。”
這次,眾人沒有反對,都覺得很有道理。
而程德也是點點頭:“你繼續往下說。”
姚廣孝得到程德眼神的鼓勵後,便繼續道:“三是重開科舉。這次我還繼續以元朝為例。首先,元朝官員的選拔任用方式,可以決定官員隊伍的低劣品行及官場的黑暗。而元朝官員選拔注重根腳,沿襲血統政治。其次,元朝官場上下貪汙成風,腐敗更是橫行。各級官吏唯利是圖、官官相護,極儘貪汙受賄,根本不知廉恥為何物。當過元朝官吏的人,想必也都清楚。在元朝當官,這要錢的名目五花八門,下屬第一次拜見長官的錢叫‘拜見錢’;無事想要勒索的錢叫‘撒花錢’;逢年過節的錢叫‘追節錢’;過生辰的錢叫‘生日錢’;升官補職叫‘好案窟’等等,這些官員‘漫不知忠君愛民為何事也’,更彆說讓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了。而重開科舉,則會改變這個局麵。”
姚廣孝這個重開科舉的建議,倒是讓在場不少人心思都活絡了起來。
尤其是以李善長和呂不用兩人為首的,更是如此。
早在之前,他們就商議過,建議將軍重開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