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張士誠白駒場起事
張士德忽然開口道:“如果大哥要起事,需要有豪傑相助才行。單憑我們兄弟四人,勢單力薄,恐怕有心無力。”
張士義接話道:“是啊,大哥!我們今天在鹽場都聽了這泗州軍征虜將軍程德的事情,大哥心中不甘,作為弟弟的我也能理解。畢竟,這程德起事前,也比我們好不了多少。但是,大哥要明白,他起事前至少還有二十個人呢?但我們呢?才四人。作為弟弟的我們,自然都是願意跟著大哥闖出一番事情來的。但大哥得先在起事前做一番準備才行。”
張士城聞言,悶坐不語,胸中隻覺有一股鬱氣。
這時候,張士信出聲道:“大哥,如果大哥想要起事的話,我覺得有一人,大哥可以拉攏過來。”
張士誠目光一亮,連忙問道:“是誰?”
“大哥,是那個輕財仗義的王克柔,此人是真豪傑。”張士信回道。
張士誠頓時沉默了。
此人,他了解,但現在他救不了。
王克柔因為密謀反元事情泄露,被人告發,後來被元軍給捉了去,還有重兵把守,憑他們四兄弟之力,無異於飛蛾撲火,白白丟了性命。
仔細合計,這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
張士城心中感到有些頹然。
他心道:誰能助他成事?
這時。
張士德看著張士城,麵色有些遲疑。
張士城察覺到後,麵有詫異,望著張士德問道:“你可是有什麼想要對我說的?”
張士德聽到大哥張士城詢問,沒有絲毫猶豫:“大哥,你可記得泰州海陵的潘懋?”
張士城回想一番,回道:”你怎麼提起他來了?”
“大哥,你難道沒看出來這潘懋想要和大哥結為親家嗎?”張士德反問道。
張士城沉默少頃,“我也聽過他的兩個兒子,都是知曉兵書的,還頗有武力。他是為哪個兒子求婚?”
張士德回道:“次子潘元紹。”
“他啊,也行。你可知道他為什麼想要和我結為親家呢?”張士城心中有些不放心地問道。
張士德忽然笑了,接著說道:“我聽說是因為潘懋的妻子戴氏,頗能識人,無有不準。有一次,大哥被戴氏看到了,她便對他兒子潘元明說‘大哥是個豪傑,你可以給他做事。’當初弟覺得頗為荒謬,之後潘懋找上門來,被弟給打發掉了。現在的話,大哥若是同意,此事由我去說,想必這潘懋必然同意。”
張士城對張士德說:“如此,也好,你替我走一趟,與潘懋說我願與和他結成親家。”
“好的,沒問題。弟一定完成此事。”張士德應道。
之後,張士城又與三位兄弟聊了一陣後,便返回了自己屋裡。
然而,沒過多久,張士德便帶回了一個人,此人正是潘懋。
張士城心中也是吃了一驚,這怎麼如此之快?
張士城疑惑地看向張士德。
張士德似乎察覺到了張士誠眼中的意思,便出聲道:“大哥,此人,便是我和你說的潘懋。我剛剛準備要去往他家,誰知,就在我剛出了門後沒多久,就在路中遇到了他,便將他直接帶來大哥這裡了。”
張士城聞言,點點頭,看著潘懋道:“我聽聞士德說,公有與我家結為親家之意?”
潘懋笑道:“正是如此,願為次子元紹求之。”
張士城鄭重地說道:“公乃皇室貴胄,既有此命,我怎麼會不答應呢?”
原來,這潘懋,是前宋太祖之後,因國亡,為避禍,才改姓潘。
潘懋聽到張士誠所言,心中大喜。
兩人既已結為兒女之親,便置酒席,一起酣飲,張士德在一旁陪同。
席間。
張士城無意中向潘懋提及了王克柔之事。
潘懋心中似乎早已知曉張士誠之言,另有弦音,便向張士誠道:“隻怕張兄意不在此吧?”
張士城略作沉思,才隱晦地提及起事一事。
潘懋也是心思靈巧之人,知曉了張士誠用意後,便笑道:“張兄,如果信得過我,我願意向張兄推薦一人,此人可助張兄成事。”
張士誠沒想到這潘懋有點東西,心中知道潘懋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卻沒有反對或被嚇退,心中漸漸地安定了下來。
於是,張士誠望向潘懋問:“不知潘兄所言之人是誰?”
潘懋回道:“此人,是我大宋呂保相之後,姓呂名珍,字國寶,興化安豐人。如果張兄想要起事,有此人相助,定能馬到成功。”
張士誠沒有立即回應,而是問了一句:“此人如何?”
潘懋:“此人身高七尺五寸,沉毅英斷,風流倜儻。”
張士誠聞言,心中大喜,便笑道:“如此甚好。”
又過兩日,也即至正十二年二月六日。
張士誠見到了了呂珍本人,兩人一見如故,當場便和他行了八拜之禮,定下了刎頸之交。
同時,海陵有一陰陽術士,名李行素,此人頗通易理,胸有軍機韜略,在潘懋的運作下,聽聞張士城此人不凡,他便帶著兒子李伯升來拜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