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一年的鄉試因為比以往推遲了幾月,自然更受人期待幾分。謝琰和相熟朋友都沒有參加,故而也沒有很期待。隻是等遜誌齋秀才們都考完試回來在課堂上不免有些神情恍惚,齊溫之看了這等場景也隻得搖頭歎息,便讓他們自己回院自學。
倒把謝琰十幾人留了下來,這十幾人全是這次沒考鄉試的學子。謝琰心懷疑慮,齊溫之道“前些日子本想對你們的學識做個評測,可惜都不太有空,這次恰巧有時間,待會我會出幾道題,你們可以做一做。因為你們以後要考取居然,所以時間一切按照鄉試規定為準。”
謝琰暗道,這不就是摸底考試嘛從小考到大,謝琰也算頗有經驗了,鹿鼎書院的考核製度還是那樣,得了三次丙等的就要離開鹿鼎書院了,優勝劣汰,試問鹿鼎書院的學子怎麼會差呢
等試卷發下來,謝琰急急打開一看,題量還不少,一共七道題,頭三題是四書題,按照鄉試要求每道都不能少於兩百字,而且必須得言之有物,可不能像他們寫作文那樣水,須得滿滿都是乾貨。後四道題是經義題,要求是三百字以上,最後按照慣例是一道五言八韻詩。
謝琰按照平常依舊不慌不忙先寫籍貫姓名,科場最重首題,第一道題是子曰:“父在,觀其誌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一道題出自論語中的學而篇,大家耳熟能詳的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吾日三省吾身都是出自此篇。
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誌向,當他父親死去以後,觀察他的行為如果他長期不改變父親的原則,可以說是做到孝了。\
孝,自古以來就是華夏的道德標範,也是良好的美德。莫說平常人,就算是天子皇帝,剛登基三年也是不能改變先帝的政策的,三年不改父誌。謝琰一想,何不以此下手讚美皇帝,總不會有錯。
謝琰做完這道,一看剩下兩道都是出自孟子大學,中庸則沒有考。五經題謝琰學的
本經是詩經,自然得選它做了。臨近中午時刻,大家俱是饑腸轆轆,都帶了吃食吃起來。謝琰前世吃三餐吃習慣了,到了大燕費了好一番功夫才改過來這個習慣。
像他們平民每日隻得吃兩餐,吃三餐那是皇帝才有的資格,若是午時餓了,也隻能自己吃些糕點充饑。謝琰自己也帶了糕點,是食舍賣的玉梅糕,吃著清新可口,齊溫之依舊在一旁監看著考場秩序。
吃了幾塊糕點,謝琰感覺自己不餓了,便又拿起筆來寫題。五經題倒是不太難,之前他做曆代院試集的時候就做過類似的一道。不過那道題是一道截搭題,現在這道題反而簡單許多。不過看似簡單,實則更考學子們的底蘊,要想在一道簡單題裡做出不平凡那才是困難。
謝琰想了想那道截搭題的思路,略作了修改,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寫完經義題。最後的五言八韻詩謝琰倒是不太擔心,大燕做八股,對於詩賦不太看重,故而學子們比起做詩寫賦遠沒有前程那樣文風昌盛。
謝琰一看那五言八韻詩,嘴角一抽,武太傅紅樓夢,群芳共作海棠詩,效仿書中之人,以“盆”“魂”“痕”“昏”為限韻作詩。紅樓夢裡詩詞特彆多,有一回就是眾人以海棠花為主體,限韻作詩,齊溫之出的題也是新奇,紅樓夢在才寫就而成的時候可是,過了些年月才放禁了。
謝琰心想齊溫之出題倒是大膽,隻是他萬萬不知道的是他現在所做的題並非齊溫之出的題,而是這次直隸的鄉試題目。好在謝琰隻當做是平常考試而已,不然隻怕會因為這是鄉試題而畏首畏腳,不敢大膽寫。
鄉試一共三場,今日做完了這場,過後兩日謝琰等人依舊做了一道五經題、詔、判、表、誥一道,要求三百字以上的議論文和五道時務策。比起鄉試,他們的時間可緊張多了,一般按照鄉試兩場考試都會間隔兩天以備考子修養,可是他們卻是三天一天不落的考完了。
等謝琰等人考完,眾人都快累的虛脫了,感覺身體被掏空,腦袋都木木的。謝琰還以為這次就是平常的診
斷性考試,就和高三時候的一模二模沒什麼區彆。學校經常模擬高考的樣子來對他們做評測,以便他們對自己的實力有個底,若是考的不好就要用心苦學了。
沒過幾日,他們的測評成績還未下來,倒是鄉試成績出來了,遜誌齋裡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秦舒林這次也參加了鄉試,謝琰看他喜上眉梢的樣子估計是中了舉人。
聶可奉倒是憤憤不平,暗道“像秦舒林這樣品德的人也能中舉,我看科舉選拔人才也有缺陷啊,唯才是舉還不如唯德是舉呢。”
柳晉聽了這話,看了四周,斥道“你這話被旁人聽了怎麼辦”
聶可奉道“好了好了,我不說了。”想來聶可奉也是到了中二的年齡,憤世嫉俗什麼話都敢說。
秦舒林站在自己的桌前接受眾人的恭賀,他如今考取了舉人,也就獲得了做官的資格。舉人和秀才隻差一等,但是舉人卻有了從仕的權利,雖比不了進士官職高,但是也可以做做縣令、縣丞、主薄之類的官職。
想有名海瑞海青天就是以一介舉人之身後來得以封為三公之一的從一品太子太保。秦舒林成了舉人,以後多半是要去隔壁誠身齋讀書的,那裡麵全都是舉人。向秦舒林恭賀的人心裡真有幾分高興的少之又少,還有一些未中之人更是心情鬱悶。
不過身為同窗,以後這也是他們的政治資源,若是以後不能為官,有個同學在朝為官也是人脈。故而眾人麵上都是與有榮焉的模樣,這次遜誌齋中參考的人估摸有三十幾人,中的人估計還不到一半。但是這樣的中舉率已經很是不錯了,鹿鼎學院能為三大學院之首,也自然有自己的實力。
到了學院的放榜日,謝琰和柳晉按照去了紅榜前,這次一共參考的就十幾名,看榜的人少也不擠。謝琰看著自己排在第二,柳晉排在第四,二人都是甲等。倒是聶可奉臉色頗為淒慘,這次又得了丙等,看來他又要開始挑燈苦讀了。
得第一的是一個名叫李雍的人,謝琰倒是對此人挺有形象的。因為每次他總是早上第一個進入學堂的人
,晚上卻是最後一個出來的人,就算謝琰在路上碰見他,李雍也是拿著書埋頭苦讀,若論刻苦,此人當仁不讓。
不過這般瘋狂,謝琰是敬謝不敏,人不會讀傻吧前世還不是有很多高分低能的書呆子嗎他可不像成為那樣的人。
紅榜旁還貼了幾張好文章給大家鑒賞,謝琰也有一篇,不過既不是四書五經也不是詔、判、表、誥,而是他的一道時務策並一首五言八韻詩。
那道時務策是以本朝憲宗時期開海禁為主題,分析利弊,謝琰便以此寫了海國策。這名一聽就很大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天朝一向自詡國富物博,昭昭華夏,豈知驕兵必敗的道理。軍隊因此覆滅,何況國家
西夷雖茹毛飲血,但仍有可取之處,思想之開發,法度之嚴謹;東瀛雖國小民弱,卻有天朝所缺少之物白銀也。古時因路途遙遠,便有了車馬代步;因大海無儘,便有了寶船遠航。吾聽聞西夷有火銃之利器,威力尤甚利劍弓箭,若西夷揚帆遠至,加以火炮利器,豈非國家之大敵乎
謝琰也並不是危言聳聽,畢竟學過近代史的都知道華夏的大門就是被堅船利炮打開的。當然這話放在大燕在他人看卻是是危言聳聽,謝琰先以外敵引出開海禁的主題,再敘述大海所給予的寶藏堪比陸地上的寶物,若沿海之民以此為生,則國富民強。聞有沿海一域常有本朝海賊和東瀛海盜劫掠,然則禁海一策隻是因噎廢食之行,沿海之民無所得,境外之盜愈猖狂,此非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之行乎
但是謝琰這篇時務策雖做的好,但是在科場重四書五經的規範下是占不了好處的,挨著謝琰所書的海國策旁邊就是李雍寫的兩篇,一篇四書一篇五經,語言平實無華,有漢唐之風,文章娓娓道來,言即有理,謝琰看了當真是不得不服。
對比自己寫的,謝琰也能發現諸多的問題,他寫的太官方,沒有巧思,很難讓考官門眼前一亮。而且流於表麵,怎麼能算的上好文章
第二日,齊溫之對他們道“前幾日大家
都做了測驗,考試前我並未說這是這次鄉試的考卷,考下來還算滿意。不過這樣還不夠,你們十幾人中也就李雍還有幾率中舉人,其餘的都會名落孫山。好在你們年紀小,你們苦讀用功,中舉也不是不可期之事。”
謝琰方才知道他前幾日做的題居然是鄉試的題目,看看自己的考卷,覺得自己寫的真是差。
齊溫之對謝琰道“我觀你的詩詞有宋婉約之風,但是時務策卻是風格大不相同。詩詞一道,本朝並不大看重,漢唐都有名士憑借自己的詩做的好能當官,比如漢的司馬相如和唐的王維,可是本朝重八股經義,要想從仕,四書五經才是王道”
謝琰點點頭表示“齊先生,在下受教了。”
清音閣中,謝琰手執二胡,正拉了一曲驪歌,輕愁婉轉,百般心思縈繞在心頭。雖然學業繁重,但是學院對於他們其他的教育也並未放鬆,當然若是不想去也並不是不可以,反正謝琰就沒見過李雍那樣苦讀之人來過。
屋裡還有一個身穿儒袍的男子細細品味著,一曲罷,林越道“謝琰,你這胡琴拉的愈發好了。”
謝琰道“先生不是忙於科考嗎春闈將至,怎麼今日有空來聽我拉胡琴”
林越道“一張一弛方有度,對了,聽聞院長給你賜了字,我以後就不能換你名了,而是喚你的字了。”前些天,院長傅清遠一時興起給他賜了字,字一向是長輩或是恩師所賜,謝琰可不想讓謝安和賜字。根據說文解字,琰者,璧上起美色也。從玉炎聲。以冉切。琬琰、美玉名,璧當為圭,便寫了琬圭為字送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