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分家風波_我在大明長生久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9章 分家風波(1 / 2)

【李家要分家】

濃墨重彩的五個大字,登上金陵日報的頭版頭條,短短數日便滿城皆知,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麼大的事瞞不住,也不能瞞,更沒有瞞的必要,不僅是金陵日報,蘇州日報,鬆江日報,鎮江日報……也陸續跟進報道。

凡是朱載壡的報刊產業,全都登報了此事。

緊接著,其他報刊也嗅到了商機,立時跟進登報,甚至還給順帶分析了原因,並取上吸睛的標題——【李家為何要分家?是生意難乾,還是人心離散?】

【小生以為……】

巴拉巴拉……

末尾附上:個人僅供娛樂,切莫當真。

隨著小作坊的湧入,以及‘下料猛’的特點,很快就形成規模效應,進而通過漕運、陸運,開始廣泛傳播,速度驚人……

於多數百姓而言,這就是個樂子,可有一小部分百姓卻是惴惴不安,唯恐自己的活計會受到牽連。

不隻是工人百姓,還有許多與李家深度合作的原料供貨商,諸如:桑蠶、藍紅花、木材等原料供貨大戶,以及與李家有貿易往來的大商賈,都高度重視,或遣人來,或親自來,以避免李家的變動,影響到自身……

而在這一係列事情發生之前,最先有所行動的南京六部。

李家這個商業巨擘太強大了,強大到朝廷都不能無動於衷,南直隸的財政開支,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李家交的稅,如今李家這麼大的變故,這些大人物怎可能坐視不理。

不等李家族人付之行動,一群人就登上了永青侯府的大門,一個個唾沫星子橫飛……

中心思想隻有一個——還是不分為好!

這些人精太清楚李家分家會造成什麼影響了,讓李家嫡係長房主持李家產業,既輕鬆,又高效。

一旦打散,稅務問題定然接踵而至。

嫡係長房承襲著永青侯的爵位,不會輕易做出上不得台麵的事,不會不體麵,可若是分散成上百份……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指望李家百餘人都如李家家主一人一般,根本不現實。

活多了,錢少了,這些人自然不願意。

一眾大員急了,一邊安撫李家,一邊給京師打報告,詳細闡述這其中的危害……

在這些大員看來,李家這樣的家族,對大明的利好是毋庸置疑的——首先,李家出手大方,無論是對工人的待遇,還是對賦稅的貢獻,都絕對稱得上出手闊綽;其次,李家太令人省心了,而且十分懂得經營經濟生態,幾乎整個江南的大小產業,都在圍繞著李家轉。

開海通商從永樂朝開始,受益最大的地域一直是江南,哪怕朝廷不斷調整,不斷搞紅利轉移,哪怕到了現在,江南享受到的利好,依舊完爆北方。

一朝又一朝下來,這個經濟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愈來愈大。

這也造就南北兩直隸,對治理社稷的理念越來越不同。

南直隸的官員認為經濟好,才能一好百好,這些人也一直是這麼做的,事出證明,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

當然了,這期間他們也從中漁利了不少,可總體來說,一任又一任的南直隸官員,大多都是有功的……

不過,北直隸卻不這樣想,經濟固然重要,政治才是首位。

北直隸站的更高,看得自然也更遠,格局自然也更大。

南北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早就是許多有識之士的官員心病,隨著資本的茁壯成長,金錢的權重越來越大,錢與權的距離越來越小……

這對京師的全體官員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包括皇帝也是一樣。

不然,當初朱厚熜也不會分割江南省了。

南直隸六部的聯名奏疏,遞送到京師,上至皇帝,下至百官,不憂反喜。

至於奏疏……朱載坖直接留中不發。

不僅如此,隆慶唯恐李家這個家分不了,還下旨張居正放下手頭上的事,去金陵監督、督促李家分家,同時,還調用了正在吳淞江治水的海瑞來佐助張居正,生怕李家分到一半後悔又不分了……

普羅大眾的津津樂道,工人百姓的惴惴不安,南直隸的抗拒,北直隸的支持……

儼然又是一出好戲,即將上演。

~

永青侯府。

李茂焦頭爛額,短短時日,人都瘦了十幾斤,可謂是心神俱疲。

就連精力充沛的小寶,麵上也有了明顯的疲態。

都半個多月過去了,還是沒有丁點進展,每日不是應付六部大員,就是應付與李家有密切商業來往的大商賈,還有就是來自族人的爭吵……

家產核是算出來了,總財富也有了具體數目,男丁也是有數的,按理說這個賬很好算,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比如說,同樣是價值一百萬兩的產業,也是分地段,分大小,分類型……

如此一來,就不可避免的出現,許多人爭搶一個作坊、一個鋪子的情況,誰也不肯妥協退讓。

父子倆倒是想直接全部賣了分錢,可問題是產業太多,價值太高,哪怕整個江南的富紳聯手,也難全部吃下。


最新小说: 紅樓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饕餮崽崽被拋棄?全侯府追著投喂 神帝劫 學霸穿成惡雌後,全獸世瘋狂淪陷 我在美食副本篡位當BOSS囤貨 大乾暴君:諦聽天下 加入無限遊戲後,我天天尋寶 綁定美食係統,我在年代養娃致富 重生75:從火車乘警到京圈大佬 兩儀衍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