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新入伍的士兵,需至少一年的訓練時間,才能上戰場。
這是為了士兵們日後在戰場上的生存所考慮,絕對不能讓步。
有了這一個為他們著想的理念之後,便可以順理成章的在之後半年之內完成所有的征兵。
其二,便是他們響應此事的好處。
直接提出物質和軍功上的獎賞,發布聲明,馬上響應征兵入伍的士兵。
從入伍的一刻就開始計算軍功,平時的訓練裡如果表現出色,即便沒有上戰場殺敵,也能得到軍功。
因為大秦軍功製施行,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此刻即便是普通的人,也明白了軍功在大秦的重要程度。
所以一入伍就能積累軍功,並且隻是訓練的好也能加上軍功。
這樣的事情對於普通人來說誘惑極大。
因為軍功對參軍入伍的人來說,就是一切,甚至比軍餉更加重要。
有這兩條之後,必然就已經能煽動起一大部分人參軍的意願。
嬴羽點頭,這些說辭,所以說是有一些欺瞞他人的意思。
畢竟他們此刻並不知道,在他們參軍之後,大秦就要推出鼓勵多生多養的政策。
但畢竟這是為了國家的未來著想,也隻能如此。
之後嬴羽還多提出了一條,在這半年期間,相應入伍的士兵。
等到日後出征之後,家中若有大事,大秦官府自會負責處理。
“陛下聖明!”
幾人商議完畢之後,次日,大朝會。
在這一個朝會之上,嬴羽把之前和三位大臣所商量的事情都提到了明麵上。
半年為期的征兵事宜,征兵完成之後鼓勵多生多養的政策。
征兵事宜的話,嬴羽把昨日商量的結果拿到了明麵上來,大家一起參詳。
至於鼓勵多生多養政策之事,因為此刻具體的實施還沒有出台。
嬴羽也隻是把此事暫且一提,並沒有開始商議。
對於征兵之事,在場的所有大臣也清楚,這一天是早晚會到來的。
嬴羽在之前離開前往巴西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之後對世界用兵的計劃。
如今看來的話,這計劃一切還要照舊實行,目前已經到了征兵的階段。
一如既往的這樣的大事,所以說是讓群臣商議,但其實結果早就已經是定下來的。
隻要不是在場的所有大臣一致反對,那事情必然就隻能是讓他們提出一些修改的建議。
即便嬴羽已經離開大秦一年多再回到這朝堂之上,發現大秦朝壇的議政方式已經形成固定的。
即便是有人員的增減模式,也保持不變。
這便是製度,即便是在他離開的時間裡也一直保持這樣。
這一點讓嬴羽倍感欣慰。
大朝會順利的結束之後,一眾大臣回到府上,都開始針對此事策劃後續的事情。
他們知道連皇帝陛下都非常重視這一次征兵活動,他們必須也要重視起來,因為這件事情,不僅僅關乎國家未來,同樣也關乎著他們的未來,容不得他們不重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