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李辰話還沒說完,還得想辦法多加些名望呢。
“諸位,本王在此,有句話願意與大家同勉,我輩讀書人當立大誌,何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如此而已!”
說完,李辰又拱了下手。
心中也是一陣暗爽,好嘛,穿越有些年頭了,終於有機會對橫渠四句出手。
而場上變得安靜,彆說所有的學生愣在了那裡,就連潛心讀書讀了大半生,鑽研儒學幾十年的柳山長都聽得呆住,腦子裡還隻顧回味著橫渠的四句。
大家的心中都產生一個想法,我學習為了權勢財色嗎?絕對不是,老子是在胸懷大誌,為天地立心,為萬世開太平啊。
看壽王殿下這話說的,簡直將天下讀書人的格調拉升到了一個新的檔次。
安靜片刻後,柳山長反應過來,他眼眶通紅,仿佛下一刻熱淚就要落下,激動地對李辰拜道:“壽王殿下的誌向高潔,懷有天下萬民,柳安修謹受教。”
然後,全部學子跟著拜道:
“我等謹受教!”
“學生受教。”
“…”
李辰不住地微笑點頭,似乎倍感欣慰,其實心裡樂開了花。
用不了多久,此事將傳遍全天下,壽王我就是天下讀書人心中的指路明燈了。
接著,山長柳安修請李辰來到茶廳歇息。
哪怕橫渠四句的麵世過去良久,柳安修的心境還是無法平複。
這四句的氣概之大,堪稱所有讀書人的終極理想,真的都做到了,那絕對是肉身成聖。
他柳安修雖說心性淡泊,不求權力財富,但隻要是人,自然就有**和念想,而像柳安修此等的人物,所求的就是一個‘名’了。
紅塵滾滾,跳不開名利二字。柳安修若能跳出去,就不會做鶴山書院的山長,尋一座孤山隱居,怡然自樂不香麼。
所以李辰說出的這四句話,讓柳安修心有戚戚,簡直說到了他的心窩子裡。
隻是,他柳安修的弟子雖然眾多,也不乏有名望之人,但距離橫渠四句的境界還遙遠得不可及。
不說彆的,光是讀書人的專研,為往聖繼絕學,也就是繼承發揚昔日聖賢們的思想!
這點都極其的難做到。
因為儒學創立千年,世人早已以儒學為正宗,精研此道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其中的微言大義,早就炒了又炒,翻不出什麼新花樣了。越到後麵越難有新意。
反正柳安修他是沒找到這條途徑。也因此,他更加的感慨,心情平靜不下來。
李辰看出柳安修的感慨,說道:“柳山長,本王此次登門,其實有一事相求。”
柳安修回過神道:“壽王殿下客氣了,還請殿下明示。”
李辰說道:“我想請柳山長出世,擔任本王的幕僚,而且,還想請柳山長為本王推薦些治世的大才。”
柳安修一聽這個,馬上謝絕道:“草民愧不敢當,又有何德何能讓殿下信任?想當初,先帝也曾招草民為官,然而草民自感才能有限,實在難以擔當先帝的托付,就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