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對於朱肅溱來說、這天下再大也和他沒有半毛錢關係,隻是看到大明的直屬疆域居然這麼小的時候,讓他有些不服氣。
“齊王侄這是……”朱肅溱尷尬笑著詢問,而朱由檢卻從旁邊拿出了一支三尺長,拇指細的梨花木棍遞給朱肅溱道:
“侄子認為,這天下太大,而藩王太多,這麼大的天下,若是王叔願意,可以出銀子來換取海外就藩。”
“這地圖之上,除大明藩屬國以外的地方,王叔看到哪裡,都可以詢問價錢……”
朱由檢的一席話,讓朱肅溱想破口大罵。
對於這個時代的諸藩來說,或者對於全世界來說,大明才是最文明、乾淨、富裕的地方。
所謂的新大陸掠奪殖民,每年能獲取的黃金是二十一二萬兩,白銀九百多萬兩。
然而這些黃金白銀,每年有三分之一流入大明,大明所付出的不過是一些貨品。
如果大明的生意做的夠大,例如朱由檢的皇店能來往東西方貿易,並且船隻數量是歐洲船隻兩倍的話,這些黃金白銀都將全部進入大明的口袋。
可以說、大明隻要保持軍備,就能躺著將歐洲人掠奪來的金銀全部收入囊中,而這就是貿易順差。
這樣的貿易順差也就代表了,同樣的一兩白銀,購買力在歐洲和在大明簡直是兩個世界。
在大明一匹白布二百文的價格,去到了歐洲卻需要一兩二錢白銀。
在歐洲一兩銀子隻能買到十二公斤小麥,而同樣的銀子在大明,即便是眼下糧價最高的遼東,也能買到上百公斤大米。
糧食還是基本的,例如紅糖、瓷器、茶和各式各樣的貨品才是貿易主力。
大明一斤蔗糖便宜的時候不過十幾文一斤,運到歐洲便是二十多倍的價格。
連歐洲已經開化的各王國生活水平和物資價格都這麼艱難,也難怪朱肅溱想破口大罵了。
這就好比告訴一個後世的人,把他丟到亞馬遜雨林,然後給他建國一樣扯淡。
沒有了優渥的生活,僅僅隻有一個頭銜,誰會願意去那種海外的鬼地方。
朱肅溱現在都在懷疑,朱由檢是不是借著海外就藩的名頭,把自己流放了。
不過對於他的顧慮,朱由檢可以說十分了解,因此對他說道:
“自然不會把王叔丟到蠻荒之地,也不會讓王叔一個人去就藩。”
說罷、朱由檢指著南亞道:
“王叔,這地方叫做……”
朱由檢對朱肅溱等人介紹起了南亞東部沿海地區,從曆史到地理,到風土人情,再到當地的土地畝產,他描繪的活靈活現。
在描繪之後,朱由檢才開口道:
“若是王叔願意,可以出銀子、由水軍三衛出征,替皇叔打下一塊有田畝的富碩之地,在此地或者其他已經有人開發的地方建國。”
“若是王叔認為都是外夷,對其厭惡,那麼可以從大明招募百姓前往。”
朱由檢露出了奸商似的笑容,末了說一句:
“遷移一個百姓,王叔需要給朝廷十兩的遷移銀……”
“你這是搶錢?!”朱肅溱瞪大了眼睛,畢竟如果真的想朱由檢說的那樣,他需要支付銀子讓水軍三衛給他打下數百裡的疆土建國。
建國之後、他還得從大明遷移百姓前往藩國,提供糧食給百姓渡過第一年,分地給百姓在當地耕種,最後還得給朝廷十兩銀子。
一個人十兩,這是什麼概念?
即便不算支持百姓屯墾的費用,單單遷移銀就是一筆天價。
前往萬裡海疆之外建國,如果沒有說著一樣語言,用著一樣文字的忠心臣民,那這個王國根本建立不了多久就會毀滅。
朱肅溱腦袋過了一遍,即便他隻遷移十萬青壯年和工匠,也需要支付自己這個大侄子一百萬兩銀子。
那可是一百萬兩啊!鬼知道打下疆域需要花費多少……
朱肅溱一臉肉痛,雖然自由誠可貴,但他可不願意把銀子打水漂,因此他試探性問道:
“若是孤同意海外就藩,請水軍三衛的銀子需要花多少……”
“視兵馬的停留時間。”朱由檢眼中閃過一絲狡詐,並繼續道:
“請一名水軍三衛的兵馬需要每個月付五兩銀子,請一萬就是一個月五萬兩。”
“不過王叔可以放心,以水軍三衛的實力,一個月就能打下數座城池。”
“之後如果王叔想,那可以請拱衛營拱衛藩國,替王叔練兵,而侄子也願意售出火器和甲胄。”
“拱衛營駐紮的費用,是一個月三兩銀子。”
“以一營拱衛營,足以對抗此地數萬蠻夷。”
“若是王叔願意,也可以用麾下的耕地換取海外藩地,並且可以派人跟隨西去,慢慢挑選屬地。”
朱由檢在給朱肅溱畫一個大餅,一個他拒絕不了的大餅。
如果朱由檢說的是真的,那麼朱肅溱完全可以用手頭的銀兩直接建立一個疆域數百裡的小國。
並且由於山高路遠,天子根本管不到他,換句話說、他就是藩國的天子!
這種誘惑,對於被囚禁於藩地的藩王來說,根本難以拒絕。
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會不會被欺騙而去到一個鳥不拉屎的蠻荒之地。
可朱由檢也說了,可以讓他派人跟隨,挑選一個地方,並且能以手中的耕地來換疆域。
想到這裡、朱肅溱心動了,但他還是警惕的問道:
“六萬畝田地,可以換多大的疆域……”
“六萬畝地,可以換一個六百萬畝地的疆域,也就是這麼大。”朱由檢拿手裡的梨花棍畫了一小塊地方,並解釋道:
“差不多是一縣之地……”
“一縣之地?太小了!”朱肅溱聲音不由大了起來,似乎他已經代入了角色,而朱由檢也露出得逞的笑容道:
“若是王叔願意出銀子,隻需要一百萬兩銀子,就可以讓水軍三衛為王叔征戰一年。”
“以水軍三衛的實力,打下一省之地都不足為奇。”
“百萬兩……”朱肅溱咬了咬牙道:
“伱這算的不對,我的六萬畝田地也價值百萬兩銀子,也就是六萬畝田可以換一省之地!”
“這麼說倒是也不錯……”朱由檢爽朗笑道:
“看在周王叔這麼好說話的份上,若是周王叔願意,待明歲收複遼東之後,侄子會休養生息一段時間,隨後在三年內平定南洋的紅毛夷和大弗朗機人。”
“屆時會組織一次諸藩子弟下西洋,見證過西洋後,若是他們回程依舊感興趣,那麼再談這海外就藩之事……”
朱由檢說著說著站了起來,而朱肅溱也不自覺的跟著站了起來。
“王叔不用送了,這六萬畝田畝,還是侄子花銀子先買下,暫時贈與周藩子弟吧。”
朱由檢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朱肅溱,而朱肅溱見狀,也咬牙道:
“六萬畝田地,孤可以暫時交予兩萬宗室子弟耕種,但田賦三成歸王府,直到下西洋。”
“若是海外就藩不可行,齊王侄可以再給銀子,若是可行,我便用這六萬畝田地,換一省之地!”
“好!”朱由檢笑道:“王叔好氣魄,不過請放心,海外就藩一事,不會讓王叔失望的。”
“王叔現在若是不嫌棄,可以提早訓練五服以內的子弟,準備三年後的出海了。”
說罷、朱由檢胯步走出了周王府的承運殿,臉上掛著笑意離開了周王府。
隻是在他的身影徹底消失後,周王世子朱恭枵才道:
“父親真的相信這朱由檢的話?”
“總歸要賭一賭!”朱肅溱不甘心道:
“這小子絕對要革新,與其革新後繼續被關在藩地,倒不如看看海外就藩是否可行。”
“枵兒、難道你願意一輩子被關在藩地,而不去海外掌握一國之權?”
“父親,我……”朱恭枵騙不了自己,臉上的猶豫也讓朱肅溱明白了他的心思。
朱恭枵拍了拍他道:“即便沒有五服子弟,憑借三服以內的子弟,我周藩依舊還是有數千人手。”
“若是海外就藩可行,遷移十數萬人前往藩國,屆時買些兵器,再請朱由檢那小子的拱衛營訓練一年半載,孤便能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域!”
快六十歲的朱肅溱眼底泛起了老年創業的熱血,而朱恭枵卻清楚的差距到了不對勁:
“父親、如果海外就藩可行,那我大明二十餘藩王,數百郡王恐怕……”
“……”朱肅溱的臉一下子黑了下來,因為他知道,如果海外就藩真的可行,那麼周藩要麵對的對手可就多了。
不過他一想到自己手裡的銀子和糧食,瞬間就提起了自信,對朱恭枵道:
“我周藩乃天下第一大藩,還怕爭搶不過他們?”
“等著吧、枵兒,不管事情成與不成,你我父子聯手,總歸有一線機會!”
朱肅溱的自信再次提起,連帶著也激勵了朱恭枵和朱紹烔。
若有稱王稱霸的機會,誰會願意被人關在藩地裡做豬……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