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完這一切,他去到了旁邊軍營門口領了五十斤豆料和三百斤乾草,靜靜等著大部隊出發。
“也不知道有沒有我認識的人……”
“這麼重的人,這會兒怎麼就隻有這麼點重量了……”
看著自己身後這兩輛被蓋板合起來的板車,朱輔炬在心底呢喃了兩聲,隨後繼續等待了起來。
直到午後,陝西出身的兩千多名士卒總算領完了他們同鄉的骨灰,一共四千六百餘人的骨灰被裝在了馬車裡,由他們運送南下。
在他們出發後,新的一批人從軍營裡走了出來,而停留在那草地上的還有上千輛馬車。
或許在那馬車裡的,還有幾千人的骨灰。
“也不知道我能活多久……”
摸著脖子上自己參軍前,家裡母親給求得平安符,朱輔炬百感交集。
他的身影隨著車隊地漸行漸遠,最終慢慢消失在了地平線上。
也在朱輔炬他們離去的同時,此刻的燕山縣縣衙裡也鴉雀無聲,死寂一片。
接近一百名將領擠在了縣衙後院的院內和院外,其中領頭的,是接齊王詔從天津趕來的黃龍、黃蜚兩人,而剩餘的將領,則是此次負責駐守泰寧三府的三十個拱衛營將領。
麵對他們,坐在高位的朱由檢身著甲胃,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北虜入寇之事,孤不想追究,但爾等拱衛天子不力,再留在上直已然升遷無望。”
朱由檢開了口,這一開口便讓所有人心裡一沉。
黃龍和黃蜚倒是沉得住氣,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件事情與自己無關。
黃龍低垂著眼簾,黃蜚則是時不時打量朱由檢這位齊王殿下。
總的來說,他見到朱由檢的第一反應就是高大,不怒自威,然後才仔細對他的氣度和美姿顏觀摩。
他很難想象,就齊王殿下這種長相的人,會是一個動輒統兵十數萬發動北伐的統帥。
這種長相,在他想象中,一般都是文官和才子才會有的。
身材與相貌放在一起,黃蜚首當其衝想到的形容詞就是“北人南相”。
不過容貌這種東西,對於有硬實力的人是足以稱道的軟實力,對於沒有實力的人,那就是負擔了。
恰好朱由檢的實力,強硬到可以讓上百人都不敢大喘氣……
“之前不知道,現在算是知道了……”
感受著朱由檢身上帶來的那種壓迫感,黃蜚總算知道自家舅舅為什麼會說自己見到殿下就明白他為什麼那麼怕殿下了。
一個身材高大,氣魄強硬,軍功赫赫,長相還美姿顏的家夥,誰在他麵前都會覺得自慚形穢。
黃蜚之前也覺得自己算是大明最頂級的青年才俊,但一放到朱由檢麵前,他就自動感覺自己成了一個跟班……
因此,當朱由檢目光掃視過來的時候,他連忙心虛的低下了頭,也明白為什麼自家舅舅為什麼一直低著頭了。
“齊國的消息,我上個月已經讓人放了出去。”
朱由檢掃視著縣衙內諸將,所有人低著頭,認真聆聽,也猜到了朱由檢接下來要說什麼。
“黃龍!”
“末將在!”
朱由檢一開口,黃龍這個在印度廝當耀武揚威,一言九鼎的家夥,立馬心虛的起身作揖。
“遼東侯的冊封聖旨你已經收到了對吧?”
“末將已經收到了,感謝殿下,萬歲隆恩,末將願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朱由檢一句詢問,黃龍立馬卑躬屈膝的表示感謝,這讓視自家舅舅為頂天立地第一人的黃蜚有些錯愕。
“海軍都督,你就不用做了,讓黃蜚來做吧,至於你就負責帶隊,準備年底前往齊國吧,那邊有的是仗給你打,在那邊你也剛好可以組建齊國的海軍。”
“軍備院的蒸汽機船你看到了,要指揮就指揮那種軍艦,日後等軍備院能為它披上鐵甲,你就能指揮鐵甲的軍艦了,那種木頭軍艦沒有什麼好指揮的。”
朱由檢不給黃龍一點商量的餘地,這讓黃龍十分委屈。
他才剛剛回到大明,這就卸他的職,讓他去齊國,雖說他看過軍備院的蒸汽機船,但那也是試驗品,而且也是木頭的,什麼時候出現鐵甲的?
隻是在朱由檢麵前,他也不敢表現得不情願,隻能委屈的作揖:“末將領命……”
“黃蜚?”
“到!”聽到朱由檢叫自己,黃蜚本能站了起來,連當年訓練時的口號都喊了出來,鬨了不少笑話,他自己也頂著一個大紅臉。
“海軍都督府,日後就由你代管了。”朱由檢一句話就想讓二十幾歲的黃蜚成為執掌一國六分之一兵力的海軍都督。
“可末將年紀……”
“事情就這樣定下了。”
黃蜚還想謙虛一下,但朱由檢卻擺手讓他上位。
黃蜚的實力和忠心不用多說,對自家哥哥他可能會不滿,但對大明他沒得說。
況且,以黃蜚的年紀,朱由檢會在他前往齊國的時候,把黃蜚一起帶走,不怕給大明留下隱患。
至於大明的海軍,未來幾年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戰事了,頂多就是配合洪承疇進攻東籲。
想到這裡,朱由檢準備乾淨把齊國的事情定好,然後讓黃蜚前往舊港,準備配合洪承疇作戰。
“孤會讓金鉉帶兩營兵馬前往齊國為先遣隊開墾田地,軍備院已經弄出了一年能開墾十幾畝荒地的拖拉機。”
“這兩營六千多兵馬會帶著上萬瀛洲勞工和三千多台蒸汽機前往齊國,明年這個時候齊國就能有三四萬畝良田。”
“臘月,黃龍你再帶一營兵馬前往齊國,若是你不想前往,想在家裡休息,就讓人安排好這件事情。”
“孤很清楚,你們都不願意離開大明,也希望孤留在大明,但若是你們信任我,便先去齊國。”
“十年之後的齊國,將會勝過江南。”
朱由檢開口就要齊國勝江南,要知道曾經也有一個人說過類似的話,但他說的也是五百年後雲貴賽江南,而朱由檢隻要十年。
這聽上去讓人覺得有些狂妄自大,但考慮到朱由檢口中的拖拉機和蒸汽機船等物件,眾人也隻好低下了頭。
“天啟十五年前後,我就會每年遷移三十幾萬百姓前往齊國,到了齊國之後,黃龍你督管軍事,政務交給金鉉就足夠了。”
朱由檢交代著,並且對諸將說道:
“六月出發的人數限定在兩營,有哪些軍中兄弟想要去齊國的,現在儘早統計吧。”
“至於第二批人馬會在臘月出發,此後每個月都會運送機械和糧秣、牲畜前往齊國,你們不用擔心是被流放。”
“我等不敢……”聽到朱由檢已經強硬的表示要讓他們去齊國,眾將也十分無奈。
想要湊足六千人十分簡單,說白了他們這上百將領隨便叫些人就能湊足六千人、
隻是去了齊國之後,恐怕要麵對的就是一片荒蕪了……
想到這裡,諸將沉默,但朱由檢卻交代了起了黃蜚:
“洪承疇已經讓人傳書,將在十月中旬討伐東籲。”
“我準備讓你帶領尚在小西洋的海軍六衛兵馬,在冬月(十一月)從東籲沿海發起進攻,讓大明的疆域與諸藩接壤的同時,也與莫臥兒接壤。”
“六衛兵馬有些少,但我會讓軍械局發放步槍和子彈給其中一衛兵馬。”
“北山之戰的事情想必你們也聽過了,步槍威力如何你們也了解。”
“如此一來,六衛兵馬足以橫掃東籲南部,不過暫時不要進攻暹羅。”
朱由檢特意交代了一句,因為目前他並不想要占領暹羅。
大明是有資格占領暹羅,但如果占領了暹羅,那對於大明的宗藩體係並不好。
暹羅眼下的事情是內鬥,如果大明占領了它,那對於其它藩王和藩國並不是一個好消息,這代表日後他們藩國內鬥時,大明也有可能會出手占領他們。
眼下暹羅的正統王室宋穆緹察在大明手上,朱由檢準備用它做些手腳,比如為了預防大明在暹羅的皇店再次遭遇叛軍威脅,借此削弱暹羅兵力,讓暹羅像蘇祿、勃泥一樣,隻保留基本的自衛兵力。
這能開啟一個好頭,借此日後讓甘孛智、朝鮮這樣的藩國也慢慢削弱兵權,對大明認同感增加。
對於這些地方,大明隻需要它們的市場,讓他們融入大明經濟體即可。
有些事情不一定要用戰爭,用經濟和政治手段也行。
況且,目前大明確實吃不消暹羅這種人口六百多萬,還有自己文化、文字的國家。
東北和交趾、以及未來的緬甸就足以讓大明焦頭爛額了,對於大明來說,暹羅隻要做好一個農產品出口國就足夠了。
正因如此,朱由檢才不打算引發暹羅的全麵戰爭。
他隻需要讓洪承疇吸引暹羅的兵力去北方,然後讓黃蜚帶裝備步槍的一衛兵馬攻破暹羅的王都阿瑜陀耶城,然後讓宋穆緹察成為暹羅國王就足夠。
這會開啟一個好頭,那就是如果藩屬國的臣子亂上,隻要逃出一名王室,大明就會為他們撥亂反正,而他們隻需要維持和大明的經濟貿易就足夠。
這對於各國王室來說都是穩賺不賠的事情,既然打不過大明,那就徹底加入大明。
在這一點上,朱由檢估計,隻要暹羅的事情穩定下來,那各國都會爭先恐後的把王嗣派往大明,而這其中,又以自詡為“大明孝子”的朝鮮為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