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集權和立憲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集權和立憲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集權和立憲(1 / 1)

從目前來看,現在的大明可以說是一片蒸蒸日上,隨著東林黨和其他幾黨的強力壓製,皇權也得到了穩固。此外,軍權也掌控在皇帝的手裡,再加上勳貴和軍方力量的扶持,改變了之前大明長期文貴武賤的傳統,雖然還沒恢複到太祖太宗時期程度,但相比之前勳貴和武將被文官集團壓製的局麵要好了許多。

可以說朱慎錐這個皇帝是自正德後皇權最為穩固的皇帝了,正德帝算是曆史上大明最後一個真正掌控兵權,並能和文官集團直接抗衡的皇帝。而在正德之後,雖然嘉靖用政治手段搞平衡,控製了朝堂數十年,但實際上他在皇權的控製上並不如正德,其他的暫且不說,僅僅從他多次被刺殺差一點丟命,最終假借修道躲著不見人也不上朝的情況來就能區彆出來。

至於嘉靖之後的幾任皇帝,隆慶雖做出了些政治改革,卻死的太早。萬曆就不用說了,前二十年萬曆活在張居正的陰影之下,之後數十年又因為受了文官集團的教唆親手破壞了張居正的改革成果,醒悟過來後反抗無果,最終心灰意冷直接躺平。

萬曆死後,那位在位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泰昌皇帝就更不用說了,他除了破壞了萬曆留下來的製度,還大力提拔了當時的東林黨外其他什麼事都沒乾。等泰昌皇帝駕崩後,天啟皇帝上位,天啟皇帝倒是有一番作為,也極有手段,利用魏忠賢打壓東林黨,以閹黨為由組建帝黨,搶奪話語權,鞏固皇權,外禦建奴,對內通過加強江南稅賦穩定財政,在天啟年間大明整體情況相對平穩,老百姓的日子也過得不錯,哪怕有天災和對外戰爭,大明整體也依舊穩如泰山。

可惜正是天啟的這些做法觸怒了新興的階級群體,使得最終天啟皇帝不明不白地落水,又不明不白地駕崩,他的駕崩方式幾乎和之前的正德如出一轍,不得不讓人懷疑其中的問題所在。

天啟駕崩後,崇禎上位。崇禎的問題就不說了,短短數年中國家就被他搞得江河日下,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叛亂四起。假如不是朱慎錐以靖難的名義舉兵入京,從而控製了朝政最終取而代之的話,現在的大明在不在都是一個問題呢。

但就算這樣,朱慎錐也一直在考慮未來大明的體製問題。

擁有後世的思想,朱慎錐並沒有如今人的思維固化,或者說他並不反對在大明進行一些改變甚至改革。但問題在於一點,那就是屁股在哪裡,腦袋就在哪裡。換句話來說屁股決定思路,這點哪怕是朱慎錐也無法避免。

權力就和毒藥一樣,美麗而誘人,況且作為大明皇帝的朱慎錐眼下已君臨天下,從自己本身出發,為子孫後代著想,朱慎錐也不可能放棄皇權,從而把手中的權力拱手相讓。

何況就算他做到了這點,誰又能保證朱慎錐本人和朱家子孫的地位穩固和徹底安全呢?也無法保證接管權力的這些階級群體是否會把國家治理的好。這是曆史就已經證明的,國家在這些人的手中非但沒有好處反而有著極大的壞處,無論於公於私,朱慎錐都不可能輕易把權力交出去。

中國的政治和西方政治不同,在中國曆史上不可能有政治退讓的情況發生。因為一旦退了,身後就是萬丈深淵,結局不僅自身死無葬身之地,就連家族也難以保全。

在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政治上更是如此,鬥爭是極其殘酷的,無論是臣子或者帝王都是這樣,結局好的比如漢獻帝、劉後主、李淵、朱由檢這些,而更多的是身死國滅,被徹底鏟除。

朱慎錐可不是三歲的娃娃,更沒有聖母的天真。他很明白就算要進行改革也必須循序漸進,而前提確保統治的穩固。步子大了不僅要扯到蛋,還會導致極其嚴重的後果。

此外,朱慎錐也清楚,中國或者說大明的中央集權統治已達到了頂峰,大明可以說是在中國曆史上封建社會時期政治結構的最高點。而曆史上的清朝雖然名義上被稱為集中國封建社會的大成,但從朱慎錐看來雖然曆史上的清朝在政治結構上延續了明朝,可因為清朝的民族原因從一開始的二元製就使得其政治根基不穩,有著先天不足,後來再加上統治階級為了維護自身權益,出於政治目的進行愚昧統治和殘酷鎮壓,再加上奴化加文字獄等各種手段,所以曆史的清朝時期政體方麵實際上是退步的,這也導致最終清朝開始落後於世界並被西方各國群毆的結果。

雖然大明的政體結構要比曆史上清朝更為完善,可大明也不是沒有弱點和問題,要不然也不會在朱慎錐之前大明會變成那番模樣,差一點亡國了。

現在朱慎錐雖然把大明從懸崖上拉了回來,並隱隱有了中興的氣象,而且朱慎錐相信給他二十年時間,未來的大明必然會重新輝煌,再一次進入盛世。

可這又如何呢?就算是這樣,大明隻不過是經曆了又一個輪回罷了。就和曆史上的兩漢一樣,在經曆了西漢的滅亡後東漢再一次興起,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實際存在的矛盾依舊會不斷爆發,等到這些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那麼大明依舊躲不掉改朝換代的結局,這可以說是悲哀和無奈。

中國曆史有著近兩千年的封建王朝,這些王朝沒有一個能脫離王朝的興起——強盛——衰落——滅亡的怪圈。一個王朝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新的王朝崛起的時候,花開花落,春去秋來,以新替舊,恒古不變。

這似乎已經成為了中國曆代王朝都逃脫不了的結局,假如朱慎錐僅僅隻求大明的中興話,那麼他很容易做到這點。但要避開這個怪圈,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甚至朱慎錐自己都沒有半點把握。

這個關鍵就在於中國人的思想局限性,自漢武帝獨尊儒術廢黜百家起,儒家就成為了統治者的工具,而這兩千年來這種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再加上後世諸王朝出於統治的需求對儒家學說進行了多次篡改和有目的的宣傳,使得成了現在這個情況。

朱慎錐不是神仙,沒辦法徹底改變這種情況,他也清楚更不可能做這樣的事。因為大明的統治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作為皇帝他本身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一旦否定了這些,那麼大明也就不複存在了。

換而言之,之前在江南產生的資本主義階級或者說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從曆史整體來說其實是一個進步。不過這種進步和固有的統治階級包括政體產生了激烈衝突,這才會導致大明黨爭的出現和差一點亡國的局麵。

作為大明皇帝,朱慎錐實際上已經成為了“阻礙社會進步”的因素,假如在後世的曆史書裡,或許會把他作為反麵教材來進行評價,甚至覺得正是朱慎錐的出現和對東林黨包括江南士紳的殘酷打壓,遏製了在中國資本主義的進步,從而開曆史倒車。

當然事實究竟會不會如此朱慎錐不清楚,他也不可能再一次穿越到後世親眼去看看曆史對自己的評價。可鑒於目前的情況,繼續延續之前曆代王朝的方式就是一條死胡同,而徹底放開也是不成的,這同樣是一條死路。

所以朱慎錐這才會采取對外擴張,甚至用宗室外封的政策來減緩國內矛盾,如果外封這件事做好了,等到大明在海外打開局麵,那麼未來大明可以通過移民等手段大大減緩大明內部的土地兼並和人口激增問題,此外就是新的農作物使得糧食產量的提升,這個朱慎錐早就在做了,而且效果還算不錯。

但這隻能延緩矛盾,或者拖延問題爆發的時間罷了。矛盾的本質依舊還在,並沒有真正得到解決。這也是中國曆史上王朝更替的主要原因,朱慎錐對此很是清楚,而要想真正跳出這個怪圈,唯一可行的就是從政體的本身入手,或者說徹底改變君權至上,中央集權的根本,從而逐步開放民智,削弱儒家思想的統治,改變現有固化階級,甚至削弱皇權,最終達到以君主立憲,從封建社會轉向資本主義社會。

這個結局是曆史證明過的,在後世的曆史中,幸存的君主國家往往都是君主立憲製國家,國王或者皇帝僅僅隻是國家的象征,不再擁有之前強大的權力,而更多的權力被內閣、議會和各種政黨所把持,也是由於這個原因,使得王朝能夠得到更好的延續,並確保王室(皇室)超然的地位。

而那些中央集權過去強大的國家都在後續的曆史中逐步消亡了,比如大清,也比如在歐羅巴強盛一時的法蘭西帝國和德意誌帝國,還有奧匈帝國,沙皇俄國,奧斯曼帝國等等,這些國家的君王都強盛一時,可都消亡在了曆史之中,反而君主立憲製國家的君王卻留存了下來,一直到二十一世紀還活躍在世界政壇之中。

朱慎錐是清楚這點的,但他也明白在大明要做成這件事絕非容易,哪怕在歐羅巴的君主立憲也從來不是君王主動讓步,而是通過階級對立和政治鬥爭後才導致的結果。

可以說越是明君在位,越不可能有君主立憲的情況發生。就像法蘭西皇帝拿破侖和德意誌皇帝威廉一世那樣,正是因為他們在位的強勢和國家的強盛,所以不可能發生君主立憲的情況,反而國王弱勢的國家反而更容易有這種情況發生,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有趣的現象。


最新小说: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 軍旅:我有一支動物百萬大軍 命運世界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 九獄鎮界塔:從與魔女同修開始 大明黑帆 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 開局千古一帝,華夏神學震撼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