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_苟在明末當宗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苟在明末當宗室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1 / 1)

對於所謂的雲南茶鹽新政,朱慎錐隻是說了個大概,具體方麵還需要內務府和朝廷那邊去和沐天波商議著談。當然現在框架已經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具體的細節,包括利潤分配和實施等等,這些不急,反正沐天波還會在京師呆上一段日子,等一切談妥了再回雲南也沒關係。

當日的召見氣氛還是不錯的,午後時皇帝特意還和沐天波一起用膳。雖然朱慎錐的膳食很是簡單,和平常人家並沒什麼不同,可這對於臣子來說卻是難得的殊榮和優待,沐天波陪著皇帝用了午膳後又聊了半個時辰這才離去,等讓人送走沐天波後,朱慎錐收斂了臉上掛著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凝重。

說實話,朱慎錐對沐天波的印象還是不錯的,而且黔國公府世代鎮守雲南,對於大明來說也算有著足夠的忠誠。

但實際上,雲南一地從大明開國到現在已成了一個大難題,可以說雲南的狀況成也是黔國公府,問題也在於黔國公府。

自沐英起,沐家世鎮雲南,的確為大明穩定雲南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也是因為有黔國公府在雲南,使得雲南從當初的亂局漸漸平穩,從而被朝廷掌控。

但所謂的掌控卻隻是名義上,真正掌控雲南的卻是黔國公府,這點卻無可置疑。曆代大明皇帝對黔國公一脈的態度就能看出,沐家在雲南的根基實在是太深了,要動雲南就等於動沐家,一旦動了沐家,誰都無法保證雲南會出現什麼問題。

作為皇帝的朱慎錐在解決了東北的建奴,並且前不久通過在歸化城的會盟聯合了蒙古各部,確立了大明對蒙古草原的形式上統治地位後,可以說北方的問題基本解決,在短時間內北地已不可能再爆發戰爭了,接下來就是對遼東的大範圍移民和開發,還有對蒙古各部的控製了。

在處理了這些問題後,朱慎錐就把目光轉向了內部,隨著這些年西南和中原各省的生產恢複,地方也逐步穩固。但唯一麻煩的就是雲南那邊,因為雲南從開國時期的特殊性和之後政策的不同,使得雲南名義上雖是大明行省,但卻又遊離於大明朝廷之外。

哪怕大明朝廷在雲南設置承宣布政使司,派了巡撫,可雲南真正一言九鼎的不是官府而是沐家。此外就是雲南當地錯綜複雜的大小土司政權和少數民族的緣故了,表麵看雲南目前安穩,可實際上雲南依舊和一個火藥桶一樣,隨時會產生變化。

土司問題向來就是大明在西南地區最為棘手的問題,在萬曆三大征中,其一就是播州之役,而播州之役的爆發就是因為貴州土司楊應龍造反。而相比貴州,雲南的土司情況更為複雜,情況也更為嚴峻。

一旦雲南也爆發如同楊應龍的事件,那麼朝廷要平定起來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而且現在的雲南已隱隱有了這樣的苗頭,比如剛才在見沐天波時所提到的武定土司吾必奎和蒙自土司沙定洲這兩人,前者蠢蠢欲動,後者暗中謀劃,說不定哪天這兩個雷就會爆出來。

沐天波作為黔國公,有鎮守之責,對朝廷也是忠心耿耿,可要說他的忠心有多少?朱慎錐卻能斷言絕對沒有十分,有著七八分最多。

剩餘的都是他的私心罷了,或者說是曆代黔國公的私心。作為世鎮雲南的頂級勳貴,沐家曆代家主不可能是蠢人,他們肯定清楚自己家族之所以能鎮守雲南的主要原因正是因為雲南錯綜複雜的問題所在,也是因為這些情況,才導致朝廷不得不依仗黔國公府,讓沐家獲得如此超然的地位。

這其中的道理就和當年李成梁在遼東時是一樣的,建奴是怎麼興起的?努爾哈赤又是怎麼從一個區區給李成梁養馬的奴仆搖身一變成為大明心腹之患的?不就是因為李成梁意圖借遼東各族大搞平衡,養寇自重,以確保他和他的家族在遼東的超然地位麼?

玩這一手李成梁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他時不時就出兵打擊遼東實力強的部落,動不動殺掉一批人,同時也扶持起弱小的部落為其所用。按照的他的所為,李成梁用這種方式把整個遼東掌控在自己手裡,並且使得李家成為了遼東實際的土皇帝。

但沒想李成梁聰明一世糊塗一時,最終這遊戲被他玩砸了,除了努爾哈赤隱忍討好李成梁,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機會的緣故,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李成梁絕對沒想到他的繼承人,赫赫有名的李如鬆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居然意外和蒙古人作戰時陣亡了。

李如鬆一死,李成梁已沒了下一次合適的繼承人,而且他當時已經年老,根本也沒時間和精力再去培養另一個繼承人了。至於其他幾個兒子都遠不如李如鬆,更壓製不住遼東諸部包括蠢蠢欲動的努爾哈赤,等到李成梁死後,強盛一時的遼東第一將門李氏轟然倒塌,努爾哈赤趁此機會而起,終於釀成大禍。

其實和李成梁的情況一樣,在雲南的黔國公府同樣有養寇自重的嫌疑,隻不過曆代黔國公做的比李成梁更為隱蔽手段更巧些,再加上對那些土司一直分化利用,從不讓其坐大,此外就是這些土司中也沒出真正的如同努爾哈赤的梟雄人物,再加黔國公府在勳貴中的特殊性,這才使得黔國公府一直世鎮雲南,地位穩固。

這些問題不僅是朱慎錐看得明白,就連大明前幾位先帝也看得明白。大家都不是傻子,雲南的情況是怎麼回事仔細分析一下不都清楚了?可鑒於雲南的特殊性,這些先帝卻不敢輕動黔國公府,因為他們都知道一旦動了黔國公府,那麼沒了沐家鎮守雲南必然大亂,到時候雲南亂局非但解決不了,甚至雲南直接脫離大明統治都有可能。

從朱慎錐來說,他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沐天波絕對不能動,不管黔國公府如何,隻要沐家現在在雲南鎮著,雲南依舊是大明的行省,一旦動了沐家,雲南情況就不好說了。

不過這種情況不可能永遠如此,大明總不見得讓雲南一直是這樣吧?依靠著沐家來維持雲南局勢。如此一來,時間越久,沐家在雲南的根基也越穩固,雲南的問題也越無法解決,而要徹底解決雲南,曆史證明唯一的途徑就是改土歸流。

所謂的改土歸流就是把目前掌控雲南地方的土司政權改成朝廷設置的官府,並設立流官進行有效管理。如此,就能解決掉土司父死子繼,實際掌控地方的根本問題。這個辦法沐家難道不知道?就算沐家這些家主中大部分人沒想到,可其中也有不少能力極強有相當卓越眼光的黔國公啊!但大明開國到現在,曆代黔國公卻從未做過這件事,更沒有上書朝廷提出過這個建議,他們在雲南隻是時不時帶兵剿滅和平定幾個土司的作亂,以此向朝廷邀功,而在戰後也不在其中設置官府和流官,僅僅隻是扶持新的土司來取代,如此行徑目的為何難道還看不出來?

朱慎錐準備對雲南動手,其關鍵就在於雲南的現狀和黔國公府沐家,但他也清楚動沐家不是那麼容的,一旦動了沐家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朱慎錐想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先找個理由招沐天波來京見上一麵,以此先判斷一下沐天波的態度,同時也是親眼要瞧瞧這位當代的沐家家主究竟是怎麼樣的人物和性格。

此外,就是借著見麵的機會,朱慎錐先拋出了武定土司吾必奎和蒙自土司沙定洲這兩人的問題,用來提醒沐天波,也讓對方打消一些顧慮,認為沐家依舊聖眷在身,放鬆對朝廷和皇帝的警惕。

等到這個時候,朱慎錐再以改革雲南茶鹽製度為由,拋出一個誘餌來,引誘沐天波對此產生興趣。說實話,朱慎錐對雲南茶鹽新政的操作對沐家的確有利,這可不是誘騙或者圈套,而是實實在在的好處。而且這個好處可不小,沐天波又不是傻子,如果但凡裡麵有些算計,以沐天波的智慧就算今天看不出來,等日後也能明白過來,所以在這件事上沒有必要做什麼手段。

朱慎錐提出茶鹽新政,真正的目的不是這個新政,是要通過這個機會把觸手伸到雲南去,直接繞開沐家同雲南地方建立聯係。這件事原本是當地官府去做最合適的,可這麼多年來雲南的當地官府可以說都是擺設,無論是朝廷所派的布政使還是巡撫,或者將領,他們在雲南的任務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名義上代表中央政府對雲南的統治,另一種就是對雲南沐家的防備和牽製,至於其他根本就做不了多少。

通過茶鹽新政,使得內務府和大明皇家銀行包括總理衙門等機構繞開布政使司介入雲南地方,如此一來就大有文章可做了。朱慎錐比這個時代的人太了解戰爭的本質了,無論是哪種戰爭無非就是經濟和政治的延續,尤其是前者更為重要。

雲南當地的土司和少數民族,他們真正叛亂的企圖是什麼?他們所想獲得的又是什麼?有些事剝開分析很容易搞明白。再通過茶鹽新政的手段,促進雲南地方發展,修建官道打通交通,為未來做好準備,這才是朱慎錐的真正目的。

等十來年後,這些成效會漸漸顯露,而到那時候沐家對雲南的掌控力度也會不斷減弱,反而朝廷對雲南地方包括土司和少數民族的影響力會不斷增強。到時候再適當地推行改土歸流,甚至主動挑起戰爭解決部分刺頭,雲南情況就能大為改觀,而那時候黔國公沐家是否還有存在雲南的必要性就要看實際情況了。


最新小说: 從小鎮科員到權力巔峰 江少,你的賭注過期了 四合院:從教訓許大茂開始 倚天:我張無忌,無敵的無! 逃生從外賣小哥開始 尋常江湖事 太子棄我殉葬?新帝他以江山為聘 都市逍遙天醫 過分野 鐵騎壓境,大帥千金邀我去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