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好了!”聽完湯嘉賓的彙報,沙定州高興不已,右手不住拍著躺椅的扶手。
“此事如成,你居功至偉!”
“大人,這是在下應當做的,何談什麼功勞不功勞。”湯嘉賓在一旁謙虛笑道。
“哈哈哈,功勞就是功勞,我可不是小氣的人。”沙定州大笑,朝湯嘉賓望去:“等事成之後你就是我的丞相,如何?”
“臣謝大王恩典,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湯嘉賓連忙跪倒,朝著沙定州跪拜下來,五體投地山呼萬歲,見此沙定州就更高興了,哈哈大笑之下似乎已經看見了自己黃袍加身,登上王位的那一刻。
抬手讓湯嘉賓起來,沙定州依舊笑得合不攏嘴,這時候湯嘉賓在一旁提醒了下沙定州,這件事還沒做成呢,眼下還沒到慶祝的時候。
“對對對,你說的對!”沙定州滿意地點點頭,當即問湯嘉賓現在應該如何。
“大王,微臣以為眼下應繼續靜觀其變,外鬆內緊,做好隨時應變的準備更好些。”
“就這?”
“就這!”
“那其他的不用做?無需在兩邊搞事?或者做其他準備?”沙定州遲疑問。
湯嘉賓搖頭道:“大王,過猶不及啊,現在兩邊已都不可能共存,繼續挑動反而適得其反,也容易讓對方引起懷疑。一動不如一靜,眼下坐觀其變是最妥當的法子,大王隻要暗中做好準備即可,等時機一到,自然就水到渠成。”
仔細想了想,沙定州覺得湯嘉賓的話有道理,前些日子沐天波從京師回來,一回來後就召集雲南巡撫、布政使、總兵等人在昆明商談,同時開始調集起了雲南各部的軍隊,擺明著有出兵的跡象。
而吾必奎那邊也沒閒著,早在一年多前吾必奎就對沐天波和當地官府有了極深的防備,不僅私下招兵買馬,更對他的軍隊日夜操練嚴陣以待,還派了使者悄悄前往緬甸,花大代價從緬甸那邊得到了些支持。
再加上湯嘉賓的謀劃,沙定適當地又在其中挑唆,使得雙方的裂痕越來越大,如此下去雙方爆發戰爭絕對不可避免,關鍵就在於是沐天波先出兵呢,還是吾必奎先造反罷了,無論是誰出先手,這仗是必然要打的。
點點頭,沙定州決定聽湯嘉賓的建議,暫時靜觀其變,但他也有一點不放心,那就是到時候一旦雙方火拚起來,自己沒有正當出兵機會怎麼辦?假如這樣的話,擅自出兵不僅會提前走露消息,也會讓沐天波有所防範。
“大王不必擔憂,臣以為無論是黔國公府那邊先動手,還是吾必奎先造反,沐天波必然會調大王過去平叛。”
“這是為何?”沙定州疑惑問。
湯嘉賓笑道:“大王彆忘了之前沐天波是如何安排的,早在半年前黔國公府就來了命令,讓大王聯同石屏土司龍在田、嶍峨土司王揚祖、寧州土司祿永命、景東土司刁勳等部配合,不就是為了防範吾必奎麼?”
“何況以黔國公府向來的手段,要對吾必奎出兵必然會調動各土司,大王麾下實力可不弱,在各土司中算得上最強的一支,再加上先王深受黔國公府信任,大王繼位後對黔國公府也一直恭敬有加,沐天波對大王很是信任,臣想不出來沐天波在這種情況下不用大王的理由,所以臣斷定不出幾日,黔國公府就會有命令下達,命大王出兵,如此一來大王的機會豈不來了?”
聽著這番話,沙定州的眼睛越來越亮,湯嘉賓說的一點都沒錯,無論是在土司中的地位和實力,還是同其他土司相比自己和黔國公府的親近,沐天波肯定會用自己。
隻要命令一來,沙定州就有了正當出兵的理由,到時候領兵而出前往隨同沐天波平叛,對付吾必奎。等這個仗打起來,選個適當的時機,沙定州再背後給沐天波一刀,趁其不備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大事就成了。
等到那時候,他沙定州就能趁勢拿下昆明,就此割據一方,然後再聯合緬甸那邊的力量,黃袍加身登上王位,等大事已定,哪怕大明朝廷得到消息,討論後決定舉兵來攻至少也是一兩年後的事了。
而且在沙定州看來沒了黔國公府和大明在雲南的軍隊,大明朝廷想拿下雲南也不是易事,要知道從大明到雲南的道路險峻,雲南又多山多叢林,瘴氣遍地,北人極其不適應,沙定州作為當地土司占有地利之便,憑借手中軍力進攻不太可能,但僅守住問題還是不大的。
就算大明最終以舉國之力來攻,到時候實在抗不住他沙定州也可以俯首稱臣嘛,找個理由就說沐天波欺壓自己太甚,激起雲南各部土司反抗,並非是自己要造反的。按照大明向來對雲南的安撫政策,說不定就坡下驢封自己的王也有可能,如此一來他沙定州替代黔國公府世鎮雲南,這個選擇也不是不成。
不得不說湯嘉賓的確有幾分聰明,而且對現在雲南的情況也判斷的很是準確。
僅僅不到十日後,昆明那邊就派來了使者,這使者帶來了沐天波的命令,要求沙定州儘快集合軍隊,彙合其他土司部前往昆明,聯合明軍一起出兵解決吾必奎的問題。
當接到這個消息後,沙定州是大喜過望,高興的不能自己。連忙招來湯嘉賓商議,同時對湯嘉賓預判更大為讚賞,越加信任。
湯嘉賓早就預料到了這點,當即侃侃而談,說出了自己的安排。沙定州從善如流,按照湯嘉賓的計劃開始準備,調集軍隊準備出兵。而這個時候,得知沐天波已經準備向自己動手的吾必奎也按捺不住了,他趁著沐天波還沒正式出兵的間隙直接就提前先反了,打出旗號自封為王,傳召雲南各地,還發文曆數黔國公府這兩百多年裡欺壓殘害當地山民土司的十大罪狀。
吾必奎的實力可不差,再加上他早就有心做了不少準備,背後還是緬甸那邊的支持,起兵後吾必奎光本部軍力就達到了一萬兩千多精銳,如果加上跟隨吾必奎一同起兵作亂和聯合的小土司、山寨等,加起來總計超過了一萬七千人。
一萬七千人,這是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了,雲南和中原不同,雲南多山,叢林茂密,而且人口也沒中原那麼多,根本不可能像中原的流寇那樣動不動就拉起幾十萬甚至近百萬的隊伍來。
吾必奎舉兵一萬七千人,對外號稱五萬大軍,這在雲南來說已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巨大威脅。要知道大明在雲南的總兵力並不算多,在賬麵上大明在雲南有十一衛六所,總編製的兵力大約在七萬三千人左右。可實際情況明軍在雲南的兵力隻不過三萬人,連半數都沒到。
這其中自然是因為各種原因所至,比如衛所廢弛和軍中吃空餉的緣故。雖然這幾年大明一直在調整軍製,陸續對各地軍隊包括衛所進行整頓整編,解決困惑大明的軍中問題。但因為時間的緣故和其他因素,大明目前僅對邊軍和北方包括直隸各省,還有東南各省包括中原地區初步完成,而西南地區,尤其是雲南這樣的邊遠省份還沒來得及開始,而且雲南和其他省份不一樣,因為黔國公府的存在和對雲南的政策再加實際情況,按照整頓軍隊的計劃雲南是要等其他省份全部完成後再進行整編的。
所以現在雲南朝廷的軍隊數量僅僅隻有三萬人,而且這三萬人中大部分都是戰鬥力不強湊數字的衛所軍隊和雲南總兵的部屬,掌控在黔國公沐天波手中的大約也就五千人左右。就算這樣,這五千人中真正能打的是沐天波的八百精銳家丁,由此可見大明在雲南的軍事力量並不算強。
相比大明在雲南的軍力,雲南各土司部隊加起來卻有十一萬之多,每次黔國公府出兵,都需要調動土司的軍隊和大明軍隊進行配合作戰,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且名義上沐天波雖有權調動這些土司軍隊,可實際上調動土司軍隊幫大明軍隊打仗也是要付出代價的,都需要黔國公府以大明朝廷的名義給予一些好處,比如鹽鐵,或者朝廷的冊封嘉獎等等,要不然這些土司在沒有利益的情況下根本就是聽調不聽宣。
隨著吾必奎首先造反的消息傳來,在昆明的沐天波頓時措手不及。這時候他的軍隊還沒調集完成呢,就連調動的各土司軍隊都沒來得及趕到,反而對方卻先動手了。
一時間,沐天波手裡僅隻有他的五千軍隊和兩千多戰鬥力極差的衛所軍隊,以戰鬥力而言恐怕不是吾必奎的對手,為了保險起見,沐天波隻能收縮軍力暫時堅守昆明,加急讓各部土司儘快出兵趕來昆明彙合。
就這樣,吾必奎出兵後根本沒遭到沐天波的激烈抵抗,至於地方明軍見其勢大,不等大軍抵達就一哄而散,狼狽逃回昆明。如此一來,短短不到半月中,吾必奎部接連攻陷定遠、湄潭、武定、祿豐、姚安等地,一時間聲勢無二,雲南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