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怕到時候,他們少不了為詢問海外之事煩擾妹婿,妹婿還需有個心理準備。”
劉寬點頭,“微臣知道了。”
······
當劉寬回到天工院,收到一個好消息。
句容水力發電站按計劃建立完成,可以進行水力發電試驗了!
根據劉寬所得到的資料,原曆史上最早的水電站出現於十九世紀末的法國,之後便迅速發展,等到了二十世紀初,建立水力發展電站的國家便有很多了。
最初,受限於技術,當時的水力發電站容量都比較小。
例如建立於1889年,號稱當時世界最大的日本水力發電站,裝機容量也才48KW。
但之後水力發電站的相關技術就迅速發展,幾年後,建立於白頭鷹的尼加拉水電站,裝機容量就猛增到了14.7萬KW!
天工院在句容建立的這個水利發電站屬於實驗性質,因此很小,預計建造完成後,裝機容量大概還不足10KW。
但用於實驗,及驗證天工院所研究的這一套水力發電技術是否可行,卻足夠了。
事實上,若非水力發展點足夠小,也不可能在半年內就建成。
需知,在後世很多著名水力發電站建造時間都是以年來算的。
劉寬看完公文後,便派吏員去回傳他的批複——他有給發電站兩日時間,準備在大後天前去,坐鎮現場,觀看水力發電站的第一次發電實驗。
三日後。
句容水力發電站實驗區。
劉寬帶著幾名天工院隨員和實驗區官吏,再次檢查了一遍發電所需準備工作後,便下令開始進行水力發電實驗。
實驗區所在是一條句容落差相對較大的小河,最寬處不過四五丈,最窄處更是隻有一丈多,說是一條小河溝都不過分。
為了實驗安全,天工院在此建造了兩處鋼筋水泥大壩,靠上遊的一處隻有正常蓄水、放水功能,過兩三裡後才是用於發電的大壩。
劉寬站在河岸邊足夠安全的地方,隻見嘩嘩河水湧入大壩內的隧道,不多時水力發電站岸上的實驗燈便一排排亮了起來。
這說明實驗初步成功了,接下來就是驗證水電站運轉穩定性。
負責水力發電的官吏、工匠們不禁先歡呼了一陣進行慶祝,隨後,實驗負責人莊讚便來向劉寬進行彙報工作。
“院正,從目前水電站各方麵的情況看,我們研究製定的水力發電流程基本沒有問題,接下來就是進行持續發電,以驗證水電站運轉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麵性能了。”
“現在的問題是,利用河流進行水力發電不像火力發電那麼好控製,就像眼前這座實驗用的水電站,所發電量也足夠整個句容縣城使用,多餘的怕是都會浪費掉。”
劉寬聽了略微沉吟,便道:“這一問題,目前是沒什麼應對之法的,隻能是讓電力局儘快向周邊地區鋪設電纜,推廣用電。”
“不過,等到將來一些技術突破,在某些地方建立水電後,或許可以考慮用多餘的電量,將低處水抽到高處的水庫存蓄。”
“這樣就相當於將多餘電量重新轉化為勢能,不僅可以在乾旱時放水灌溉田地,還可以在水庫閘口建立水電站,重新將勢能轉化為電能以供使用。”
莊讚這個京師大學物理係畢業的高材生聽了眼睛一亮,不禁道:“院正這個思路實在是妙,由此推之,便是火力發電站,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儲存富餘電能!”
劉寬微笑道,“其實除了用水儲存勢能外,也可以用其他物體儲存勢能;同樣的,電能除了能轉化為勢能儲存外,也可以轉化為其他能量。”
“你們這些搞發電研究的人,不僅要思考怎麼發電,也可以多思考怎麼儲蓄電能及更高效的使用電能。”
莊讚激動點頭,“下官明白了,多謝院正指點!”
隨後,莊讚略微猶豫,又道:“院正,這水電站雖然無需用煤炭,能節省煤炭還不會汙染環境,可建造工期卻太長了。”
“眼前這麼一座小型水電站,在天工院調動那麼多人力、物力的情況下,卻仍花費了近半年時間,所費錢糧也比建造一座火電站多很多,隻怕不利於推廣。”
劉寬拍了拍莊讚肩膀,笑道:“不用擔心,朝廷對節省煤炭和火電站汙染環境的問題比你想的更重視,因此也會重視水電站的發展和應用——你們的研究成果不會無用武之地。”
莊讚不好意思地一笑,“是下官多慮了。”
等劉寬回到京師,已到了中午,他便直接回府。
午飯後小憩半個鐘頭,他又去天工院上職——天生打工人的命。
不過,劉寬將上午積累的部分公文處理完,就沒什麼事了,遂在大職房內喝茶,拿著最新一期的《天下說》看起來——蜀王朱椿辦的這份報刊算是他較喜歡的刊物之一。
在大明整頓民間報刊並發布了相關規定後,民間報刊不僅沒遭受打擊,反而越發興盛了——以前隻有那些膽大之人,或是背景足夠的人,才敢辦報,並且有的人還遮遮掩掩。
如今隻需要符合朝廷要求,便可光明正大的辦報,這辦報刊的人自然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