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蒸汽機那東西,咱們燕國已經在‘研發’中了,相信近兩年就能製造出來,鐵路也修得。”
“可發電站、電燈,咱們燕國沒有技術,即便投入大量錢糧、人力,也未必能突破。”
“這一次在京師機會難得,我們一定要招募到一位在科學、科技方麵造詣足夠高深的大才回去。”
“就算招募不到科學之道的大才,也要多拐幾個京師大學理工科畢業的大學生走。”
張輔聽了若有所思,問:“大王,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要去京師大學逛一逛?”
朱棣打開折扇,“算你小子聰明了一回,走吧。”
如今京師很多街道人流頗眾,自行車、馬車也多出了很多,因此警部下麵增設了交通管理司,並製定了新的交通秩序。
朱棣等人剛回到京師時,還曾因違反交通規則鬨出一些笑話,如今卻是適應了。
因為朱棣想順帶瀏覽下街上的店鋪和景物,一行人幾十人都是安步當車。
來到一處十字路口,瞧見站在路口中間圓台上的“交警”向這邊豎起小紅旗,朱棣等人趕緊在踏入人行道前止住步伐。
當初朱棣剛回京師鬨的笑話之一,就是“闖紅旗”——那時他見路上人忽然都不走了,還以為百姓們看出他身份貴重,故意給他讓路呢,結果他帶著隨從走到路上,竟被幾個小交警糾纏了許久,非要讓他繳納罰款。
罰款也就罷了,他燕王在印度打了六年的仗,並不缺錢。
可小交警還非要查他的腰牌,給他記過!
並且警告他,如果記大過五次、中過十次、小過十五次,就不能入城,必須到交通管理局去學習交通法規,通過相關考試,才能再次獲得在京師正常行走的資格。
當時朱棣還以為被人針對了,生氣的亮出身份,拒不配合···最後被宮裡來的一位太監從交通管理司接出來,才知道鬨了笑話,感覺都沒臉進宮了。
如今朱棣可是知道,交通管理司是連皇子皇孫都敢懲罰的部門,所以在京師遊覽時,就很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了。
“紅旗停,綠旗行,灰旗出來等一等”,也成為了朱棣和隨從們都會背誦的交通守則。
至於說行人走路邊、車輛靠右行駛等交通規則,有些是以前就有的,朱棣等人自是知道,有些後來增添的,他們也都了解了。
好在京師交通管製嚴格的地方並不多,倒也不會影響人們的出行和正常生活。
過了馬路,沿街走了會兒,到了一處書鋪附近,朱棣忽然被一個叫賣聲所吸引。
“《海國圖刊》最新期出來啦!銷量僅次於《海外風物》的海外內刊物,想要了解海外地理、民俗以及新鮮事的趕緊來買,一會兒就賣沒了!”
“快來買啦!兩貫錢一冊,有精致彩色配圖,裡麵還有外國美女子,絕對劃算!”
朱棣頓時腳步一停,往那書鋪走去。
朱能、張輔對視了眼,心道:大王該不會想看那報刊上的外國美女子吧?難道大王對在印度納的那幾位美女厭倦了,想找新的?
大王也不是好色之人呀。
兩人不解地跟著來到了書鋪,便見朱棣道:“書僮(對書店店員的稱呼),把你們這邊有的各期《海國圖刊》都找出來,若內容不錯,俺便買一套。”
朱棣衣著不凡,氣勢就更不凡了,再加上帶著隨從,書僮一看就知道是大主顧,當即熱情地應了,去幫朱棣找來了店裡有的十幾本《海國圖刊》。
朱棣一一翻著看了,發現這《海國圖刊》內容基本是模仿《海外風物》,但在介紹海外地理、民俗上的專業性明顯不足,以傳聞為主。
但是,《海國圖刊》有兩個優點:其一,確如那書僮叫喊的一般,有不少精美配圖,甚至每期都有人物繪圖,而且以異域美女為主。
其中有些美女繪圖在朱棣看來,甚至有那麼點點春宮圖的意味了。
作為男人,朱棣可以想象,就憑這些異域美女繪圖,這刊物就不愁賣。
其次,這刊物中介紹海外之事雖以傳聞為主,可卻更具故事性、趣味性。
如某某在海外哪裡發現了寶藏,從一個窮小子一月成為大富翁;又如,某個打了三十年光棍的男子,到海外闖蕩,九死一生後竟被某方國公主看重,成為了該方國駙馬!
旁邊還配了該方國公主的精品繪圖,簡直美豔不可方物。
朱棣雖然內心毫無波動,但他知道,普通人看了肯定對去海外闖蕩心生神往。
因此,翻看了幾冊刊物後,他便道:“這一套刊物俺都買了,另外谘詢個事——你可知這《海國圖刊》的出版社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