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覺得楊榮“文憑”太低,可出於對劉雋眼光的信任,朱棣還是道:“那就安排個時間,俺見見他。”
“是。”
朱棣吃過午飯,又睡了會兒,奉命去調查《海國圖刊》真實銷量的張輔終於回來了。
“大王,根據卑職的調查,《海國圖刊》雖不像那書僮吆喝的一般銷量僅次於《海外風物》,但在該類報刊中銷量卻常年位列前五,另外確實有一個月銷量位列京師該類刊物銷量第二。”
朱棣並不算意外,問:“那你們可曾打聽那出版社底細?”
張輔道,“那天海出版社名義上是航海侯庶子張茂所辦,但實際是由兩名富賈出錢創立和運營,張茂隻管拿乾股及應付一些官麵上的事。”
航海侯庶子罩著的出版社?
朱棣皺眉思慮起來。
航海侯張赫是早年便追隨朱元璋起兵的將領之一,而且是帶兵入股的那種,渡江前便因功晉升為萬戶。
不過渡江後,張赫表現就相對平凡了些,因此大明開國那波封賞,張赫隻得了個福州衛都指揮副使的職位。
之後,張赫先在福建、浙江沿海練水師,剿滅倭寇、海盜,後又負責開辟南方至遼地的海上運輸航道,數年之後方在洪武十年累功封航海侯。
原本,張赫這個侯爵在大明開國諸多武勳當中並不顯眼,甚至可以說排名很靠後。
但自從大明開海,重視航海、海貿以來,張赫在軍中地位便迅速提升,後來成為李文忠之下對大明海軍影響力頗大的幾位海軍大將之一。
雖然幾年前,張赫便因病重告退,在家容養,但在南海水師中仍頗具影響力。
而張赫嫡長子張榮,更是南海水師一支艦隊的指揮使,並且因功封伯,屬於大明海軍高級將領之一。
張赫還有不少子侄、族人在各部海軍中任職,稱得上是大明海軍中的“將門”了。
不過張茂這個庶子之名,朱棣之前倒是沒聽說過,想來應該是沒在軍中任職。
念及此處,朱棣便道:“去約一下張茂和兩名富賈,下午俺在德雲樓請他們吃飯。”
“是!”
張輔應聲又跑去辦事了。
待張輔離開後,劉雋才問:“大王有意用這天海出版社布局?還是想借張茂交好航海侯家族?”
朱棣道,“俺一海外藩王,交好朝廷大將之家不是惹父皇不痛快嗎?俺尋那天海出版社,隻是想讓其幫忙宣傳燕國,看能否在大明吸引一些人才到燕國去。”
說完,朱棣拿出一冊《海國圖刊》遞給劉雋看。
劉雋翻著大概閱覽了,不禁莞爾一笑,“大王,這《海國圖刊》看似是模仿《海外風物》,可內容卻多荒誕不實之處。”
“若真有人因為看了這圖刊便想到去燕國博取富貴,隻怕是人才的可能性極小。”
朱棣無奈歎道,“俺知道——就算能吸引一些普通人到燕國也是好的,咱們燕國的漢人還是太少了,且多是軍戶。”
“朝廷又不許海外藩國進行第二次大規模移民,俺也隻能利用這些報刊了——若是某人看了報刊,主動出海投了燕國,朝廷總不會怪到俺身上吧?”
說到最後,朱棣又露出了笑意,覺得自己這個主意挺不錯。
劉雋點頭,“若如此,大王倒是不妨多尋幾家報刊,讓他們幫忙宣傳燕國,招引人才。”
“俺正有此意,不過不能都在京師尋,還得去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各尋一兩家。”
劉雋作揖,“這事大王便交給微臣吧。”
“那就有勞劉先生走一趟了。”
下午。
朱棣在德雲樓第三層的一間包廂見到了張茂及天海出版社的另兩位東家,邊喝茶邊聽評書邊談事。
一番交談後,朱棣便看出來,張茂是個平庸之輩,而且有些貪財好色。
他並不意外,事實上,如今大明開國功爵家族中出色的二代、三代子弟本就是少數,大多數都是平庸之輩,沒有父輩光彩,不成為欺壓良善、違犯律法的紈絝子弟就算好的了。
閒話扯得差不多後,朱棣便道:“實不相瞞,孤此番是想請張四公子幫個忙。”
張茂在張家隻是個不受重視的庶子,對於能結交到朱棣這樣頗有實力的藩王很是興奮,聞言立馬帶著討好之意道:“不知在下有什麼能幫到殿下的?”
反倒是旁邊兩名商賈警惕些,聞言麵帶憂色,顯然是擔心朱棣讓他們乾什麼大逆不道之事。
須知,古往今來卷入皇室爭鬥中的人,大多都沒好下場,更彆說他們隻是兩個普通富賈了。
可惜此時他們做不了主。
朱棣喝了口茶,聽下麵說書先生講了一段《神雕俠侶》中郭芙斬斷那楊過胳膊的劇情,才緩緩道:“孤希望《海國圖刊》能專門出幾篇介紹印度次大陸,尤其是燕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