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寬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皇在位長達64年,一時間無論是朱元璋、朱標,還是湯和、藍玉等人,都很驚訝。
藍玉甚至忍不住道,“這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皇多少歲即位的?在位長達六十四年,豈不是活成了老妖婆?”
當著老朱一家子的麵說彆國女皇活成老妖婆,不愧是藍玉啊。
劉寬下意識看了老朱一眼,見老朱並無生氣的樣子,才道:“維多利亞女王好像是18歲即位的,也即是活到了82歲(大明年齡計算法)。”
“不過,她還不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女王,後麵還有一位更長的。”
還有更長的?
老朱、藍玉等人一聽再次驚訝。
劉寬笑著道,“在維多利亞女王去世的五十年後,英國又出現了名叫伊莉紗白的女王,被稱作伊莉紗白二世。”
“她26歲才繼位,當時是西元1952年,然後她一直到了臣來大明前的兩年,也即是西元2022年方才去世,在位整整七十年!”
在位七十年的君主!
還是女王!
一時間老朱、朱標、藍玉等人都驚訝得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中國到大明時,已有數千年封建曆史,哪怕不讀史的人,也知道當皇帝的前朝、後宮日夜操勞,大多壽命不長。
就像原曆史上的大明,好幾個皇帝都隻能活個三十多歲,甚至二十多歲就病逝。
能活到五十歲以上都沒幾個。
可這英國竟然先出了個在位六十四年,活到82歲的女王;後麵又出個在位七十年的女王,更是活到了恐怖的96歲高齡!
一時間,老朱甚至忍不住嘀咕:莫非女子為皇帝,就是要比男子高壽?
似乎曆史上的武曌原本就比那李治大不少,可卻比李治多活了好幾十年。
劉寬這時講得興起,又道:“說起這位伊莉紗白二世,後世網絡上還有一個關於她的梗——英國當時是立下了王儲的,其實就跟太子差不多。”
“這位王子在伊莉紗白即位時便四五歲了,英國也是嫡長子繼承製,故而伊莉紗白一即位,其嫡長子就被立為王儲。”
“但誰都沒想到,伊莉紗白能在位七十年,故而其嫡長子也當了整整七十年的王儲。”
“於是,後世網絡上聊起此事時,網友們經常會引入描寫清朝康熙年間‘九龍奪嫡’事件的影視劇中康熙朝太子的台詞。”
聽到這裡,眾人好奇心都被勾了起來。
藍玉見劉寬停頓,甚至忍不住催促,“什麼台詞?”
劉寬故意賣關子,“清代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是乾隆——他活到了88歲,二十四歲即位,在位六十年,方主動退位為太上皇。”
“其次就是康熙了——康熙雖然沒那麼高壽,卻也活到了69歲。但是,他是衝齡即位,也即是八歲登基,故而做了61年的皇帝。”
“康熙的嫡長子是他第二個兒子,是在康熙16歲那年出世的,清朝為了維持皇位傳承穩定,原本也選的是嫡長繼承製,故康熙嫡長子出生後沒幾年就被立為太子。”
“但他沒想到康熙那麼能活,故而在後世一部講述康熙的電視劇中,康熙的這位太子活到了四十幾歲,因為犯錯被廢時,曾憤懣高呼: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呼?”
“後世網友將這句話應用到英國那位王儲身上,於是便成了‘世上豈有七十年之太子呼’?”
四十年之太子?
七十年之太子?!
聽劉寬講完這段,其他人都隻是驚奇,可朱標、朱雄英心中情緒卻複雜難明。
說起來,朱標做太子的時間相較於大明以前其他曆代太子也算長的,足有二十多年。
這一時空,如果朱元璋不退位,他可能還是太子,大有可能達成“三十年之太子”的成就。
不過朱標與朱元璋父子感情深厚,對於當太子還是當皇帝,不說不在意吧,卻也沒什麼執念——畢竟他當太子時,已經在行使部份大明皇帝的權利了。
所以,朱標更多是在想:那康熙、乾隆怎麼不知道早些退位呢?尤其是康熙,竟然將太子逼出了那麼大的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