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呢,這還得從歐洲人種的組成和起源開始說起···”
看到這裡,朱元璋覺得這個視頻算是頗有價值的,至少能幫助大明更好的了解歐洲人,進而開拓歐洲、影響歐洲,甚至進一步掌控歐洲。
如朱標、李文忠這樣相對忠厚點的,則在想:何止歐洲有種族歧視,隻怕世界各地都有,就好像同一個種族內也有歧視鏈一樣。
當然,聽這視頻的意思,多半在後世歐洲或者說白人國度的種族歧視現象是最嚴重的。
視頻接下來則開始介紹起歐洲人起源。
然後老朱、朱標、朱雄英等人就又不禁看向了劉寬——按劉寬以前的說法,如今歐洲主要國家的白人都起源於北歐蠻夷,隻有少數國家之人還是當年古羅馬人的血脈。
然而,這個視頻卻說歐洲乃至西亞地區的白人其實都起源於中亞地區的一個白人族群,即“原始印歐人”。
不論是後世的歐洲白人,還是印度次大陸的白人,都是原始印歐人遷徙過去的。
而遷去歐洲的原始印歐人又分為南北兩線。
從南線遷徙到歐洲的印歐族群主要居住於地中海沿岸,如希臘半島、巴爾乾半島等。因為這裡接近西亞,不僅方便和亞洲、非洲進行貿易,也方便吸收來自東方的先進思想、文化、科技等。
因此,希臘、羅馬是歐洲最先闊起來的,最終誕生了羅馬帝國,並以之延續至今日(十四世紀)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
至於走北線的印歐族群,則又按時間先後分為幾個不同的批次。
最先過去的叫做凱爾特人,因為常年生活在高緯度地區,最顯著的外貌特征是擁有紅頭發及冷白的皮膚——白到什麼程度呢?連皮膚底下的雀斑都能看到,也即是大多臉上多雀斑。
“但在凱爾特人進入歐洲前,歐洲其實是有原住民的,叫做巴斯克人,大概長這個樣子。”
視頻中放了一張典型巴斯克人的照片,讓觀看的眾人有了具體參照。
“凱爾特人覺得歐洲土地不錯,於是就發動了祖傳技能,熱情地和巴斯克人打成一片,在幫助巴斯克人減小人口壓力的同時,也占領了歐洲的土地。”
“最終,巴斯克人的生存空間被壓縮到了歐洲的最西南,也即是如今的西班牙、葡萄牙地區——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當然不是巴斯克人後裔,事實上,巴斯克人如今隻是那裡的少數族裔,生活在很小的一片區域。”
看到這裡,再聯係之前這阿婆主對印歐族群的描述,不禁笑起來,覺得還挺幽默的,竟然將種族戰爭,描述為“熱情地跟當地人打成一片”。
“第二批次走北線進入歐洲的是日耳曼人,因為他去了更北邊,也即是北歐地區。”
“因為生活在更北邊,所以日耳曼人除了皮膚很白外,發色也很淺,大多是淺黃色,甚至是白色。”
“而日耳曼人到達歐洲後,發現當地被好兄弟凱爾特人占領了,於是也發動祖傳藝能,熱情地跟凱爾特人打成一片,幫助凱爾特人減少人口壓力的同時,將其驅趕到了歐洲的西部邊緣地區。”
“但日耳曼人還沒高興多久,又一支印歐族群遷徙到了歐洲,那就是斯拉夫人···”
斯拉夫人外貌特征上跟日耳曼人區彆不大,而且兩者都一樣能打。
所以最終的結果是,日耳曼族群占據了西歐地區,而斯拉夫族群占據了東歐地區,至於凱爾特人則隻能生活西歐邊緣地帶。
而更早的原住民巴斯克人則已經沒有存在感了。
視頻到這裡已經播放了三分之二有餘,差不多到尾部了,也講清楚了如今歐洲主要白人的人種起源。
接著開始講,為何種族歧視是歐洲白人的內嵌機製、祖傳藝能。
“雖然都是印歐族裔,但畢竟都是不同的族群,到達歐洲的時間也不同,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歐洲白人內部鄙視鏈。”
“最能打且占據歐洲最好土地的日耳曼人,同時鄙視先他們到達歐洲的凱爾特人和後到達的斯拉夫人,認為他們都是蠻子。”
“斯拉夫人則又鄙視凱爾特人,認為他們打不過日耳曼人,必然也打不過自己。”
“凱爾人確實被日耳曼人打敗並驅趕,因此隻能鄙視原住民巴斯克人。”
“那麼日耳曼人就是歐洲白人鄙視鏈的最頂端嗎?當然不是。南方羅馬人表示,你們這些在北方打來打去的小卡拉米都是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