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東也隨意的看了一些桌上資料,隨後道:“有三件事,你準備做一下,這是我非常看重的,方生也會協助你的。”
“楊生請說。”李察信立刻回道;
如今換了新老板,他也需要表現一下,最直接的就是被安排的事情了。
楊文東道:“如今和黃旗下物業很多,但最值錢的其實也就三樣,第一是港口,這一塊,以後你們要與長興基建、九龍倉旗下的港口一起合作,將外部業務服務好了;
現在的局勢,並非壟斷,而是香港的港口已經麵臨很多亞洲港口的競爭,特彆是新加坡的,對比起來我們反而沒有地理優勢,所以一定要完善好一切,讓香港成為未來亞洲的貨運中心。”
之前長興基建就有兩處貨櫃碼頭,九龍倉有一處、和黃也有一處,也就是說,香港的五個碼頭,自己集團有其四;
如果是一般的財團,那肯定想辦法做成壟斷,從香港內部吸血,畢竟工廠的出口、香港貨物的進口需要通過貨櫃碼頭;
但楊文東可看不上香港的這點利益,作為國際化碼頭,最大的利潤是轉口貿易,將這個做強,那才會沒有上限。
當然,再過幾年內地改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需要依賴香港的碼頭進行出口,這也是可以躺著賺錢的,他不會放棄這個利益,可也不會守著這個利益不作為;
要知道,前世的香港,如果不是內地中央刻意不在香港周圍建大港口,留口飯給香港吃,那香港碼頭早就廢了。
李察信答應道:“沒問題,楊生,碼頭這一塊,我這邊也會安排人絕對配合長興集團的計劃,本身也是和黃的重要業務之一。”
“嗯,行。”楊文東點點頭,隨即又道:“第二件事,就是和黃所持有的港燈股票,應該是33%吧?”
李察信搖頭道:“沒有了,年初和黃財務緊張的時候,祁德尊出售了10%的股份套現,不過沒有在股市,而是直接賣給了美孚集團。”
“什麼?這種事,他怎麼沒告訴我?”楊文東臉色一變;
如果隻是在股市上賣了,那無所謂,自己總有辦法將股票收回來,頂多花費的資金可能不一樣;
但這些股票到了美孚手中,那想再收購,可就難了。
李察信道:“他是故意瞞著的,其實不僅僅是港燈股票,還有一些物業,他也在出售,就是為了籌集更多的資金,避免債務崩盤;
當時他其實也猜到董事會或者股東大會可能會彈劾他,所以他也是不管不顧了,反正解決不了債務危機,他也得走人。”
“他這麼想倒也沒錯。”楊文東無奈搖搖頭;
其實香港的公司法的確不太完善,很多時候,董事會還真的壓不住一些管理層,比如彙豐、怡和,或者管理層也有機會偷偷的瞞住董事會,至少短期內還是沒問題的。
李察信接著道:“主要也是因為當初祁德尊想跟港燈借錢,被拒絕後,就想著出售手中股份;
其實美孚是想全要的,但祁德尊可能考慮到了以後,所以隻賣了十個點。”
“那這樣的話,我得提前動手了。”楊文東眉頭微皺,看向方先名道:“老方,立刻組織資金,逐步從二級市場收購港燈股票,也聯係一下港燈的一些股東,不要暴露身份。”
曆史改變太多,美孚這個全球頂級石油巨頭如果對港燈感興趣,那將會是他的最大威脅了;
整個長興集團加起來,恐怕也比不了美孚的一部分,這個時代,石油與汽車是絕對的巨頭,電子科技不崛起,那新生代財團是根本比不過這些老牌的。
方先名立刻回道:“好的。”
李察信震驚問道:“楊生,您還準備收購港燈?”
楊文東點頭道:“有這個打算,本來和黃也是港燈的大股東,但港燈總是不理會和黃,我總得改一下局麵了。”
港燈最大的財富有兩個,一個是作為百年企業,還待在港島,手中自然有大量優質物業,前世李嘉成在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做出四大圍村,其中兩個圍村地皮都是來自於港燈地皮;
第二自然就發電業務,這個業務很穩定,供應港島的用電,未來港島大廈林立,對於電的需求更高,雖然隻是半個城市,但未來一年幾億乃至幾十億的穩定收益,還是很不錯的,且控製了電,那影響力也完全不一樣了;
還有一點,前世曆史上的港燈沒有對外擴張,隻是如同廢物一般的待在港島,現在如果到了自己手中,那絕對是會對外擴張的,不說其他,就是前世的內地,改開之後對於發電需求量很高,也會容許外資投資電廠發電;
雖然發電業務可能比不過優質高速公路,但優質高速公路其實也就那麼幾條,但發電廠的數量幾乎是可以無限多的,縱然是大投資,可收益也是比較穩定的。
而大量的電廠,對於煤炭的采購需求量巨大,這些綜合起來,也一樣是一種資源,石油行業還是賣家說的算,但煤炭行業,可是買家市場的。
李察信問道:“那和黃手中的股份,需要轉讓給長興集團嗎?”
“暫時不用,我們合作就行。”楊文東搖搖頭說道:“你有23個點,我這邊也20幾個點,那也就夠控股了,反正港燈是公共企業,沒辦法私有化。”
讓和黃以及港燈都作為上市企業,其中的一個好處就是去國內投資,那就不僅僅是自己一人的投資了;
雖然大概率自己一人也不會出什麼問題,但80年代不確定性太多,這樣也算是一個好處了。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