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武經出世,重塑體係 (7200)_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從大明王朝開始橫推諸天 > 第五十一章 武經出世,重塑體係 (7200)

第五十一章 武經出世,重塑體係 (7200)(1 / 2)

雖是以衰朽之軀,孑然一身,獨對億萬鬼魂,可法海的心境卻是前所未有的澄澈,好似拂去一切塵埃,明珠重光,要照破山河萬朵。

比起身為主持方丈,終日精打細算,為門人弟子籌謀時,反倒是如今這種處境,更令法海感到快活。

這位金山寺主持,雖然從剛入門起,就被譽為天生佛子,但實際上,他的修行路數與本心,同金山寺可謂是南轅北轍。

或許是因為離家太早,所以法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極其缺乏安全感。

正因如此,法海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不厭其煩地檢查,確定萬無一失後,才會繼續。

這種情況發展到後麵,甚至令法海對一切玄虛的概念,都難以從心底裡認可,他隻相信自己親手檢驗,可以量化的實證。

法海方進金山寺時,其師尊靈佑禪師教他劈柴挑水,以此打熬筋骨,磨煉心智。

但是出乎靈佑禪師預料的是,法海雖是出身河東裴氏,做起這些事卻是得心應手,且嚴格遵照“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戒律。

靈佑禪師卻看出,法海的所作所為,雖是符合南嶽一係“不假外求”的宗旨,可他的本心卻如居火宅,備受煎熬,從無安定之時。

這樣的人,本不適合參禪念佛,尤其是“一念頓悟,見性成佛”的頓悟法。

怎奈何,法海的悟性根器,實在是世所罕有,光是在劈柴挑水之餘,聽到了師兄弟誦念的幾句法訣,便自行悟通了持咒法。

這樣的人,就算真能明見本性,隻怕於世間也是非是福祉。

於是,他為法海找到了另一位老師,修行腳踏實地,步步求索的“漸修”法。

這正合法海心意。

他的修行時日雖是不長,對經中道理卻自有一番見解。

在法海看來,很多時候,寺中所謂“頓悟”的師兄弟們,並不是真正的“見性”,而是因為得到了同本身性情相契之神佛的認可,方得授神通。

可神通如此易得,豈不是更易入魔障?

金山寺雖是會安排這些弟子,再入塵世曆練一番,打磨道心,但法海亦深知一件事,有無神通為憑,對心境的影響實在太大。

這種做法,無異於亡羊補牢。

而需要通過苦行,次第成就的“漸修”法,在法海看來,還要更加可靠。

所以他一練,便是近百年,但是超乎金山寺眾僧預料的是,法海縱然修行注重實證、苦行的漸修法,境界仍是一路突飛猛進。

這場突如其來的魔劫,更是證明了法海的憂慮,的確非是無中生有。

一切通過觀想法相,得神佛授法的佛門高人,在劫數中,悉數隕落,反倒是矢誌苦行的法海,受到的影響微乎其微。

現如今,麵對億萬鬼物,法海之所以會如此興奮,就是因為這些存在,完全可以量化。

每超度一頭鬼物,他距離自己所求的果位,便會更進一步。

對法海來說,光是這個事實,便足矣。

八部天龍火在鬼物聚成的狂潮中熾盛燃燒,縱然已焚滅了成百上千的鬼物,可這八條火龍仍全不見疲態,甚至威勢更勝往昔。

虛空中,甚至傳來一陣天龍禪唱聲,好似八條天龍,皆齊聲誦念著一段經文:

“眾生本有覺性,如鏡有明性;煩惱覆之,如鏡之塵。息滅妄念,念儘即本性圓明,如磨拂塵儘鏡明,即物無不極……”

什麼是覺性,法海並不清楚,但他知道,隻要自己能夠將一切妄念斬滅,除儘貪嗔癡等惡性劣根,自然便可得見真如!

這便是他的實證法!

狄懷英雖是遠離了此處,已然置身於虛空亂流中,仍是能從身後傳來的熾盛佛光中,清晰感受到法海的執念,不禁歎息一聲:

“原是神秀大師之法脈,可如此執念,實在太過深重了些,也不知是福是禍……”

虛空亂流中,有人搖頭道:

“既是大執著,亦是大慈悲。前輩認為,佛門高僧,究竟是慈悲在前,還是清淨在前?”

徐行以肉身撕裂虛空壁障,穩穩立身於亂流中,任憑衝擊,巋然不動,斬釘截鐵道:

“摩訶尊若能以實證法求得果位,無論是對此界,還是對他個人,都是大福祉、大功德。”

狄懷英聞言,撫須問道:

“如此實證法門,恨不得量化一切,不重玄虛感應,可到最後關卡,終究是要回到法理層麵,抑或說是煉心上,屆時又當如何?”

雖是在虛空亂流中,但狄懷英如今姿態,顯然已發了癡性,定要將眼前疑難弄個分明不可,根本不論其餘。

徐行也很清楚這類人的性子,又笑道:

“以摩訶尊的性子,不管前方有什麼艱難險阻,都會憑一身修為攻堅克難,簡單明了,這便是他的本心。

至於其他人……”

徐行言及此處,神情肅然。

“恕晚輩直言,其實對這世間萬民來說,終其一生也難以觸及的大道長生,實在是太過虛無縹緲。

對他們來說,實證法最是適用,無論如何,這終究是佛門正宗。”

其實,對徐行來說,武道亦是這樣一條實修實證之道,縱然其中涉及了諸多玄妙感應,歸根結底,仍是要以身實踐之。

狄懷英聞言,渾身一震,一時啞然。

過了好半晌,他才抬起頭來,上下打量徐行,歎出一口氣,緩緩道:

“你們,當真決定要行改天換地之事?”

徐行雖然隻是單提了一句,但狄懷英是何等人物,說一句智深如海,絕沒有絲毫誇張。

他光憑這一句話,以及實證法的功效,便足以推導出徐行和法海,究竟想要一個怎麼樣的世界。

狄懷英再次看了徐行一眼,既是感慨於眼前之人的年輕,又是驚訝於他的膽魄,更是震撼於他的自信。

如今魔門之患還未平息,他竟然就已經在籌備,如何在大劫之後,重塑此界的修行體係了?

以狄懷英的天庭立場,本該怒斥一句狼子野心,可細細思來,又覺得到底還是萬丈雄心、宏圖大誌適合他們。

這樣的銳氣,實是令人豔羨,對狄懷英這種身居高位,習慣了權衡利弊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狄懷英看著徐行,由衷道:

“昔日酆都一彆,不過短短時日,卻不曾想,道友就已踏破劫關,為我輩中人,實是可喜可賀。”

狄懷英能夠感受得到,徐行身上,雖是沒有那獨屬於真仙的“真性”,卻自有一股強絕之意,統攝形神,不輸真仙分毫,且彆有妙處。

他言及此處,目光就不免有些感慨,搖頭歎道:

“狄某本擬下次相逢,便送道友一份重禮,可如今一看,這份禮物倒如雞肋了。”

狄懷英在幽冥世界,第一次察覺徐行虛空挪移之時,就已認定,這位乃是正道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材,值得悉心培養。

可這後起之秀,不到一年時間,便從真人境界,連破數重關隘,登臨絕頂,堪比仙人,這種破境速度,翻遍青史,也是絕無僅有。

這哪裡是棟梁之才,分明是生來就要攪動風雲,一去九萬裡,令天下人隻能仰望的大鵬鳥!

狄懷英思及此處,甚至感覺一陣老眼昏花,好像被那鵬鳥巨翼卷起的罡風給迷了眼睛,一時難以視物。

徐行一笑道:

“若非狄公出手,當日酆都一戰,結局如何,尚不可知,如此算來,反倒是我欠狄公一份情,又怎敢厚顏收什麼禮物。”

狄懷英笑了笑,擺手道:

“那不一樣。”

寒暄幾句後,他還是忍不住叮囑道:

“道友一路走來,屢破險阻,修為亦是突飛猛進,自有勇猛精進之念。

隻是改天換地之事,還是過於激進,非是正道,豈不聞‘允執闕中’四字?”

對狄懷英的態度,徐行早有預料。

無論怎麼說,這位都是領受了天庭敕封的預備天官,甚至神位極高,有所偏向,那是再正常不過。

甚至可以說,狄懷英在明白這一切的情況下,還能語重心長地好言相勸,已經是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製。

因此,徐行也是直言不諱道:

“到最後究竟能否成就,也要看局勢,倒也不急於一時。不過,至少有一點可以確認,天庭之法,已然不適用於此界。”

狄懷英胡子一顫,首次顯出驚異之色。

“這是何意?”

狄懷英獨自鎮守幽冥世界,已有數十年,期間雖是在酆都短暫出手,同李雲顯有過一段交流,卻也實是消息閉塞。

因此,徐行在言語間,便將近來之事,以及自己同李雲顯、司馬承禎針對天綱的謀算,對狄懷英和盤托出,沒有絲毫隱瞞。

狄懷英雖然早就料到,劫數臨頭,魔道大昌乃是天意,無從逆轉,但是聽到此禍乃是起自天庭,仍是不免一驚。

當他知道李林甫、黃舉天兩人已將算盤打到天綱上後,更是撫須沉吟,良久不語。

過了片刻,狄懷英眸光一動,神情更是前所未有的堅毅,語聲鏗鏘。

“不錯,當斷不斷,必受其亂。那兩位籌謀此事,已不知道有多久,一步慢,步步慢。

咱們既已跟不上步調,倒不如掀了盤子,從頭來過。”

在肯定了徐行的決策,得出初步判斷後,這位大靈官更是分析道:

“此界‘天綱’設計的核心依憑物,便是天子印璽、龍氣法籙,以及正一道傳承的陽平治都功印。

正一道之所以要聯合上清宗、閣皂宗搭建二十四治,本就是為了壓製朝廷,最大限度攫取‘天綱’之力。

那位若是決定在事前搶先動手,整合天綱,將東南打造成鐵板一塊,饒是你我,再加雲顯、白雲子聯手,亦難以打得進去。”

徐行補充道:

“我們雖然打不進去,但對魔門來說,亦是如此。現在,該輪到李林甫、黃舉天來做選擇題了。”

他看向狄懷英,笑得無比溫和:

“就看他們究竟是來解決我這個罪魁禍首,還是集合力量,直取正一道,阻止大天師,亦或者說是……齊頭並進?”

狄懷英點點頭,已明白了徐行的想法。

“你是想借此機會看一看,魔門究竟是不是,已在朝廷,亦或是正一道中提前落子?”

徐行點點頭,又道:


最新小说: 賽博仙人會夢見量子大道嗎? 官場第一神醫 八零後考清華:我靠讀書報恩全家 邪神卡組造物主 戀綜:我的金手指是渣男祖師爺 白蓮人設崩塌,惡犬卻要搶親娶她 我成王爺掌心嬌,太子殿下哭什麼 我,娛樂圈實習生!觀眾是真粉啊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業革命? 寫個童話,鑄成諸神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