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超級大戰的雛形_帝國崛起:西班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帝國崛起:西班牙 > 第三百三十八章 :超級大戰的雛形

第三百三十八章 :超級大戰的雛形(1 / 2)

1889年2月15日,奧匈帝國正式對外宣布,因為塞爾維亞拒不配合奧匈帝國抓捕叛軍的行為,從此刻起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進入戰爭狀態。

宣戰了!

在奧匈帝國下達最終通牒的時候,就有不少的國家認為奧匈帝國會在最後通牒時間到來之際宣布戰爭狀態。

畢竟這所謂的最後通牒就是一把雙刃劍。正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一旦有國家向另一個國家發出最後通牒,這也代表著發出通牒的這個國家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

當對方拒絕自己的要求時,就必須以發動戰爭為手段,強行迫使對方答應自己的要求。

在最後通牒被對方拒絕並且沒有發動戰爭的情況下,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被各國政府所嘲笑,同樣也會被國內的民眾怒斥。

國家威嚴高於一切,對於老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來說,這已經是一場必須要打的戰爭了。

當皇帝宣布戰爭的那一刻,十幾萬奧匈帝國軍隊浩浩蕩蕩的向南進軍。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塞爾維亞版圖和後世的並不一樣。多瑙河以北的土地全部被奧匈帝國占據,塞爾維亞的土地全部位於多瑙河以南。

這也代表著一件事,那就是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直接處於邊境線,和奧匈帝國的南部邊境軍隊隔河相望。

這也讓奧匈帝國的作戰目標相當明確,那就是直接跨河占領貝爾格萊德,快速結束這場戰爭。

為了以防萬一,奧匈帝國決定兵分兩路。其中一路為主力軍隊,在多瑙河以北向貝爾格萊德發動進攻。

另一路軍隊作為輔助,從波斯尼亞地區向東進攻,包抄到貝爾格萊德南部。

因為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以多瑙河為邊境的原因,導致兩國的邊境線彎彎繞繞,頗有些九曲十八彎的意思。

好巧不巧,貝爾格萊德正好位於其中的一個彎繞上,處於突出部的最突出部。

雖然兩條河流的交叉讓貝爾格萊德擁有了更好的防禦地形,但對於奧匈帝國來說,貝爾格萊德確確實實處於邊境軍隊的轟炸範圍內。

既然處於轟炸範圍內,那奧匈帝國自然不會有絲毫客氣。在戰爭發動的當天就對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發動了猛烈的炮轟,當天消耗的炮彈數量就高達數萬枚。

這還是因為邊境部隊的火炮數量有限的原因。隨著戰爭的進行,奧匈帝國肯定會從其他地區調集大量的火炮前來轟炸貝爾格萊德。

這也代表著,往後貝爾格萊德遭遇的轟炸會比現在更加猛烈。

塞爾維亞人當然承受不住如此猛烈的炮擊,他們在被宣告進入戰爭狀態的第一時間就緊急聯係了俄國,請求俄國的支援。

沙皇亞曆山大三世也對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果斷宣戰驚呆了。他沒想到戰爭會以如此快的速度爆發,更要命的是此時俄國國內的動員根本還沒有任何進度。

確實,奧匈帝國相較於德國來說,戰爭動員相對緩慢,組織度較低,軍隊戰鬥力並不高。

但問題是,俄國也有同樣的缺點,甚至俄國的缺點比奧匈帝國的缺點還要要命。

奧匈帝國的奧地利軍隊戰鬥力還是相當優秀的,畢竟所謂的奧地利人和德國人同屬德意誌人,這是非常驍勇善戰的民族。

俄國人在驍勇善戰方麵也絲毫不弱,但在國家行政效率,軍隊組織度,後勤補給以及財力方麵差的就比較遠了。

奧匈帝國和俄國宣布戰爭動員的時間都差不多,但在奧匈帝國已經動員10多萬軍隊發動戰爭的情況下,俄國方麵動員的軍隊仍然寥寥無幾。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俄國政府。奧匈帝國的首都維也納距離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隻有500公裡的距離,這也代表著奧地利地區的軍隊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抵達貝爾格萊德附近。

反觀俄國,聖彼得堡距離貝爾格萊德接近1800公裡,哪怕俄國距離塞爾維亞最近的邊境線,距其也有超過600公裡的距離。

說句人話就是,俄國軍隊很難跨越這600公裡的距離前往塞爾維亞支援。除非俄國軍隊能夠跨越羅馬尼亞,但這段路程也有接近500公裡的距離。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俄國很難在短時間內對塞爾維亞進行有效的支援。相較於從羅馬尼亞借道前往塞爾維亞,直接對奧匈帝國的加利西亞和洛多梅裡亞地區發動進攻,或許才是更好的降低塞爾維亞正麵所麵臨敵人壓力的手段。

但問題是,一旦俄國對奧匈帝國發動進攻,戰爭隨時有可能會演變成更大規模的列強之間的大戰。

目前俄國的常備陸軍人數大約有67萬人,這一水平在整個歐洲是最多的。一旦俄國加入戰爭,德國為了應對俄國的壓力,肯定也會加入到戰爭中幫助自己的盟友。

奧匈帝國的常備陸軍隻有26萬人左右,但德國的常備陸軍人數高達50萬人。這兩個國家加起來的陸軍人數已經不遜色俄國,這也代表著這場戰爭將會演變成長時間的消耗戰。

奧匈帝國和德國都是工業相當強大的國家,雖然俄國本土的物資更加充足,但經濟卻是比較糟糕的。

要是消耗下去的話,還真的說不好誰勝誰負。這也讓亞曆山大三世有些猶豫,他不太清楚自己乾涉到這場戰爭中到底是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俄國已經被亞曆山大三世加強了集權。沙皇俄國本身就是一個君主專製國家,再度加強了集權之後,各種權力已經加於沙皇一人。

沙俄的政府首腦也不由民眾選舉,而是由沙皇親自任命,並且擁有完全的任命權。

換句話來說,沙俄體製下的首相隻是沙皇執政的輔助。首相沒有太多自主的權力,隻能淪為沙皇行使自己權力的政治工具而已。

既然無法向首相詢問意見,亞曆山大三世隻能將目光看向了俄國軍隊的高層們。

好消息是,俄國軍隊經曆了俄土戰爭之後,戰鬥力方麵確實提升了不少。雖然俄土戰爭最終的結局是俄國沒有獲得太多的好處,但這場戰爭本身俄國是處於勝利方的。

戰爭的勝利也造就了許多軍方將領的晉升。亞曆山大三世能夠詢問的軍方高層還是有很多的,這些人中不僅有皇室子弟,同樣也有真正靠軍功晉升上來的人才。

這些軍方高層的態度還是比較一致的,那就是支持這場戰爭。這其實也是大部分國家的現狀,畢竟軍方是靠軍功來晉升的,要是沒有戰爭的話,也就代表著最大的晉升渠道被封閉。


最新小说: 太平間值班表:空白的那一夜 無限流之中式副本 重生山君:在詭異世界成為皇帝 解構係巫師 困島 舌尖女帝:我在三界涮鍋搞事情 盜墓:摸金校尉,解鎖風水寶地 被欺辱後,SSS級神醫開始反擊! 江湖怨碧玉玦 三歲崽崽白又嫩,竟然拯救全宗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