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卡洛加冕以來,隨著印有卡洛頭像的西班牙新比塞塔通行,比塞塔也由銀本位製開始向金本位製轉變。
目前比塞塔和英鎊的彙率已經變成了較為穩定的25:1,也就是1英鎊能夠兌換25比塞塔。
之所以和英鎊進行彙算,主要原因是英鎊的彙率比較穩定。英國在1816年就確定了金本位製的貨幣體係,這也讓1英鎊的價值牢牢地固定在7.322克黃金,不僅是歐洲價值最高的貨幣,同樣也是價值比較穩定的貨幣。
在各國進行進出口貿易的時候,為了防止貨幣彙率的波動導致進出口虧損,一般都會采用本國貨幣外加英鎊和法郎的結算方式。
法國作為曾經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它的貨幣也是比較穩定的。英鎊和法郎也是公認的最流行的世界貨幣,基本在世界各地都能夠使用,價值是比較穩定的。
目前貨幣彙率:1英鎊=4兩白銀=5美元=6.3日元=9盧布=12荷蘭盾=18瑞典挪威克朗=20馬克=24奧地利克朗=25法郎、比塞塔、裡拉(不滿200字不算錢)
西班牙獎勵的這筆1000萬比塞塔的貨幣價值相當於40萬英鎊,對於歐洲的大型造船廠來說,這也是一筆值得行動的資金了。
雖然大型造船廠建造一艘主力鐵甲艦就有十幾萬英鎊起步的收入,但大型造船廠一年也建造不了幾艘主力鐵甲艦。
40萬英鎊看起來不多,目前歐洲沒有多少造船廠一年的淨收入能夠達到這樣的級彆。
這也是西班牙信誓旦旦的用1000萬比塞塔公開招標的原因,因為沒有多少造船廠能夠扛得住這樣的誘惑,除非是其他國家完全控股的官方造船廠。
做完了這一切,卡洛就隻能安靜地等待著海軍的設計自己就送上門了。
雖然卡洛更希望西班牙自己的造船廠獲得這筆獎勵,但相較於獎勵被誰拿到而言,明顯是西班牙能否獲得滿意的軍艦設計更加重要。
卡洛這邊是在安靜的等待,對於西班牙政府來說,5年造艦計劃公布之後的繁忙事務還多著呢。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造這15艘主力軍艦的花費,經過海軍部門的估算之後,已經是一筆極其龐大的天文數字了。
目前的主力鐵甲艦,萬噸級彆的主力軍艦造價大約在60~70萬英鎊左右。可以確定的是,全新的軍艦設計帶來的造價肯定會增長,最低也有70~80萬的建造花費。
光是5艘萬噸級彆的主力軍艦的建造費用,最多就能達到400萬英鎊。再加上噸位稍小單數量更多的10艘7000噸軍艦,這份5年造艦計劃所需的總資金大約在700萬英鎊到800萬英鎊之間,也就是1.75億比塞塔到2億比塞塔之間。
這還沒完,這隻是將這15艘主力軍艦建造出來的費用。
其他花費還包括士兵的日常訓練,軍艦的使用和維護以及各種物資的消耗費用,這筆花費相較於軍艦建造成本來說也不算小數字。
根據海軍部門自己的預估,這份5年造艦計劃的總成本將會超過2.5億比塞塔,最低也隻能極限壓縮到2.53億比塞塔。
等這15艘主力軍艦全部進入海軍服役之後,光是這些軍艦每年的使用和維護費用,再加上海軍士兵的薪資以及其他的物資消耗,每年還需要再花費上千萬比塞塔的資金。
這也是為什麼說海軍燒錢的原因,除了建造費用之外,其他的費用也是相當龐大的支出。
也就是目前西班牙的財政狀況比較良好,才能負擔得起如此龐大的軍費支出。既然是5年造艦計劃,那就代表著這筆支出是共計5年花費的海軍軍費。
2.53億比塞塔的支出平攤到每年,實際上也就隻有5000萬出頭的海軍軍費。對於目前西班牙的財政來說,每年軍費增長5000萬比塞塔,也確實不算什麼大數字了。
根據西班牙內閣政府的統計結果,1889年全年,西班牙政府的財政總收入高達13.221億比塞塔,財政收入再創新高。
這一方麵是因為西班牙本土的經濟和工業比較繁榮,戰爭絲毫沒有影響西班牙本土的經濟發展。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西班牙在殖民地賺取了大量的收入,不管是橡膠的貿易還是各種種植園的開拓,都讓西班牙賺足了利潤。
唯一比較苦的就是非洲殖民地當地的土著了,不過在西班牙國內經濟和財政一片大好的形勢之下,也沒有人會在乎他們的付出。
雖然財政總支出也高達12.021億比塞塔,但政府畢竟有著1.19億比塞塔的財政結餘,每年掏出5000萬比塞塔的海軍軍費又有何妨呢?
到1890年,西班牙政府的對外負債已經還清了大半,剩下的欠款預計兩年內就能夠償還。
這對西班牙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畢竟無債一身輕,將來有什麼重大建設也能夠進行新一輪的貸款。
得益於國內的經濟繁榮,西班牙政府在麵臨大建設的時候,也能夠籌集更多的資金。
目前根據財政部門的估算,如果發生重大事件,或者政府需要重大建設的話,西班牙能在短時間內籌集超過10億比塞塔的資金。
如果將籌集資金的時間延長,或許還能在10億比塞塔的基礎上再增加5億比塞塔。
這對西班牙來說是極其重要的。雖然還比不上法國幾年內就還清50億法郎賠款的恐怖數據,但對於西班牙來說,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了。
內閣政府沒用幾天的時間就通過了這筆造艦計劃的海軍軍稅預算,這也代表著5年造艦計劃正式開始執行。
西班牙王室和政府接連公布的對海軍重視的相關計劃,立刻得到了全西班牙甚至整個歐洲造船廠的關注。
許多著名的造船廠都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他們可不會放過這筆巨額的獎勵。
除了獎勵高達1000萬比塞塔的新型主力軍艦的設計之外,7000噸位級彆的次主力軍艦的設計,也能獲得500萬比塞塔的獎勵。
對於西班牙的各大造船廠來說,他們對於西班牙海軍所要求的下一代主力軍艦的設計要求已經不陌生了。
說白了也就是三點,速度更快,火力更強,裝甲防護更厚。
如果隻追求其中一點,不管是增加蒸汽渦輪組來加強動力,或者增加火炮數量來加強火力,亦或者單純增加裝甲厚度,對於各大造船廠來說都不算什麼困難的事情。
甚至隻完成其中的二點也是能夠做到的。隻要能夠舍棄其中的一點,然後兼顧剩下的兩點,就能夠建造出一艘性能優越但缺點也明顯的軍艦。
很明顯,西班牙海軍並不想要有明顯缺點的軍艦。他們想要的是全能發展的軍艦,而這也是最麻煩的事情。
提高火力要麼增加炮台數量,要麼就加大火炮的口徑。不管哪一點都需要增加軍艦的噸位,噸位的增加也會影響速度。
裝甲防護能力也是如此。要麼就疊加鋼板,讓鋼甲的厚度變得更厚。但這麼做同樣也會讓軍艦的噸位變得更重,速度肯定是要慢很多的。
海軍的設計又不能一味的疊加,這就要求想要參與競標的造船廠,必須要在速度,火力以及裝甲方麵有著自己的技術突破。
如果有動力更強的渦輪組,或者有防護能力更強並且更輕的鋼鐵材料,都能滿足西班牙海軍的要求。
但科技的突破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除非造船廠能夠不惜代價地投入到科技和材料的研發當中,否則就隻能靠時間的累積了。
毫不誇張的說,哪家造船廠的軍艦設計能夠達到西班牙海軍的要求,就代表著這家造船廠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
不管是為了西班牙開出的資金獎勵還是為了技術方麵的挑戰,都值得這些造船廠為此而拚儘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