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遠方依稀出現了船影,李文和當即下達撤退命令。
這次行動是過來占便宜的,不是為了和安南人死磕。
能夠以極小的損失,吃掉敵人的一支分艦隊,就是血賺。
沒必要為了些許殘餘,再和敵人的援兵打一仗。
彆看剛才的戰鬥,僅僅隻是乾掉了敵軍的幾十條船,可這些都是安南水師中的主力精銳。
一支分艦隊的力量,相當於安南水師四分之一的力量。
任何一支部隊,折損四分之一的力量,都足以傷筋動骨。
回頭誇大一下戰績,遊弋在附近的海盜團夥們,就該上場表演啦。
安南的海岸線那麼長,一旦海盜四處登陸劫掠,殘血的安南水師就有得忙了。
……
“段老大,剛剛收到消息。
兩廣水師冒充海盜,在安南近海地區伏擊了安南水師,擊沉了數十艘大中型軍艦。”
獨眼男子興奮的彙報道。
為了洗劫安南國,當日提督衙門的會議結束後,一眾海盜頭目回去之後都在拉人組隊,形成了三大海盜聯盟。
眼前被稱呼為段老大的男子,正是其中一股海盜聯盟推舉出來的盟主。
“哦!”
“看來漢水侯的承諾,還是作數的。
安南水師損失慘重,這下子諸位可以放心了吧!”
段正則笑嗬嗬的說道。
搶劫安南人,對一眾海盜來說,這是不小的挑戰。
單純看艦船數量,海盜是安南水師的數十倍。
可船和船之間是不一樣的。
海盜的船,大都是從商船改過來的,戰鬥力遠不及軍艦。
一艘大型水師軍艦,單挑十幾艘海盜商船,就跟玩兒一樣。
縱使大型海盜手中,也沒有多少軍艦。
無數海盜頭目的最大願望,就是擁有自己的造船廠,可以儘情的造出各種船舶。
哪怕是最牛叉的海盜王,也隻是實現了一半的目標,即:擁有自己的造船廠。
想要造出各種船舶,這是不可能的。
一方麵源於朝廷的技術封鎖,另一方麵則在於打造大型軍艦,不光需要大量的工匠,還要產業鏈配合。
光有工匠和木材,頂多造出一些普通船舶出來。
一些海盜謀求招安,就是奔著軍艦製造技術去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末的鄭之龍,在接受朝廷招安前,雖然也是海上巨寇,卻還有不少競爭對手。
獲得招安之後,拿到了明朝的官辦船廠、火炮技術和大量工匠,鄭之龍集團才獲得了質的飛躍。
“段老大,這話就見外了。
有老哥您牽頭,我們兄弟們,哪有不放心的!”
絡腮胡子壯漢當即回應道。
如果不是大家都是見證者,誰也想不到此前他反對的最激烈。
沒有彆的原因,就是單純不相信朝廷,認為官軍想讓他們和安南水師拚個兩敗俱傷,然後跳出來摘桃子。
現在兩廣水師打頭陣,重創了安南水師,大家的擔心一下子沒了。
其他都可以作假,戰鬥騙不了人。
以他們的能力,下去隨時都可以核實訊息真假。
安南人不可能用自家水師艦隊,配合虞軍演這場戲。
“既然大家都沒有意見,那麼我們挑個好日子,登陸去乾一票大的。
不過具體怎麼打,還是要講究技巧。
安南水師既然聚集到了北邊,那麼我們就從南邊開始搶。
如果他們趕去南邊救援,我們再過來搶北邊。
當然,如果條件成熟的話,聯合另外兩家吃掉安南水師也不是不行。
洗劫一個國家,我們想要的船廠、工匠、火炮、金銀珠寶、美女,全部都會有的。
我段某不是吃獨食的人,隻要諸位兄弟肯出力,這些戰利品有大家的一份!”
段正則當即畫餅道。
知道這些人中,有一部分對朝廷缺乏信任,不想接受招安,索性他就直接拿戰利品誘惑。
相較於大虞朝,安南人的技術或許落後了一丟丟,但對海盜們來說還是非常好用的。
……
鎮難關。
“侯爺,兩廣水師總兵李文和發來戰報,他們在三天前安南海域重創了敵軍水師。
擊沉敵軍大小戰艦八十餘艘,殲滅敵軍水師三千餘人。”
蘭林傑欣喜的說道。
經略安南是李牧集團,眼下的最大戰略。
成則立下百年基業。
無論未來天下局勢如何發展,都會擁有他們的一席之地。
倘若計劃失敗,輕則李牧這位不敗戰神聲望大損,重則要陷入數不清的朝廷紛爭中。
他是讀過史書的,非常清楚勳貴集團,此刻已經來到了十字路口。
縱觀整個曆史,像大虞朝這樣大規模的黨爭,都找不到第二例。
以往的時候,黨爭就是幾個大家族,外加幾十個次一等的世家玩遊戲。
隻要掌控了這些家族的家主,就可以借助這些家族,影響全國的政治。
隨著科舉製度的發展,世家門閥走向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士紳集團。
相較於傳統的世家門閥,士紳集團的群體數量更大,控製難度也變得更大。
原來朝堂上可能就幾個派係,發展到現在,那是派係中還有派係。
以清流集團為例,下麵就出現了楚黨、浙黨、江南書院……
如果再細分,這些小團體內部,又有激進派和保守派之分。
最關鍵的是官軍在哪個黨派混,並不是恒定的,而是隨著利益不斷變化。
派係大佬對小弟有影響力,但能直接控製的,卻是極少數。
大部分官員都有自己的立場,真遇到了事情,並不能保證都和所屬派係保持一致。
這種分化是曆代大虞皇帝,不斷努力的結果,成功削弱了大臣們的權利。
整個大虞朝,就沒有出現過,權臣專權的案例。
換個朝代,像永寧帝這種政治菜鳥,想要從輔政大臣手中拿到權力,少不了血雨腥風。
可是在大虞,基本上是和平完成了權力移交。
期間發生的政治鬥爭雖然不少,但強度卻低的多。
除了左光恩那倒黴蛋,被定罪誅殺外,其他輔政大臣基本上全身而退。
期間不小心折騰死了兩個,但那是意外事故,事後依舊風光大葬,沒有進一步清算。
不過這是過去的情況,現在局麵發生微妙變化。
勳貴係的崛起,擠占了文官集團的利益。
現在需要用到他們,文官集團因為各自利益不同,沒有達成統一立場。
一旦天下太平,武將就成了他們的公敵。
作為師爺,他身上打上了李牧的標簽,雙方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提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