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哇,安徽人一個人拖一板車生薑來賣了,回家過年呢,我們三個人去拖一車土回來有什麼問題呢?你去跟滿香說一聲,讓她組織一下。”說乾就乾,葉大山把商量的情況跟何滿香主任說了,她說:“隻要大家有這一顆心,我們有什麼話說呢?當年,我也是得力的‘二把手’呢;為建設家鄉出一份力,睡覺都舒服些!我馬上去通知相關的股東……”葉大山把耕牛賣了,分田到戶以後,農業機械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拖拉機、耕整機、割穀機、插秧機都普及開來了,用拖拉機耕田比用牛耕田劃算多了,一頭牛,一年到頭要喂養,負擔不輕,不如用機械,因此他和大多數農戶一樣,成了機耕戶。
他找到葉權山家,說:“權山,我打算去四川,不能馬上回來,我的四畝田,請你幫我下一點雜交稻秧,到時候請人幫我整田、把秧插上去,所有的肥料錢、人工錢由我負擔,先給你三百元,不夠,我回來補給你。”葉權山說:“二哥,青枝在走之前,就向我交待了的,要我把全村的農業生產管好的,這是關係到全村人吃飯的大事。您放心,您的四畝田我會種好的,錢,您就不忙給了。”葉大山說:“說伢話,錢在前麵,人在後麵,你把錢拿著,以後要辦事的。”葉權山留葉大山喝酒,葉大山說:“不啊,我回家還要準備一下喏!”四月十二日這一天清早,何滿香率領的板車隊在爬橋頭集中,二十輛板車,男男女女、老老少少60口人,年齡最大的65歲,最小的18歲,板車編了號,
“爬橋民兵連”的大旗插在第一輛車上,中間一輛車上插著
“第一排”,末尾一輛車上插著
“第二排”,三麵紅旗迎風招展,鑼鼓喧天,人們笑著招手,板車隊緩緩上了公路,走了一天,上了316國道,何滿香見路邊的一個牌子上寫著:“有貨,到襄樊”。
她便叫大家停下來休息,她和鐘杉杉一同去打聽。鐘杉杉,18歲,初中畢業生,鐘鳴主任的兒子。
他們去問明了情況,貨老板說:“二十噸貨,是玻璃製品,要輕放、輕行,因為這一個原因,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承運車輛。”何滿香說:“我們是板車運輸,輕行輕放絕對沒有問題;而且到了襄樊,您要把貨卸在哪裡,我們就幫您把貨卸在哪裡。我們有60名勞動力,多的是力氣!”貨主十分高興,答應交何滿香承運。
鐘杉杉說:“何主任,是不是要先把價錢定下來。”雙方議了一回,按噸公裡2元6角計價,210公裡路,需運費一萬零九百二十元,鐘杉杉說:“我們幫您直截送到倉庫,幫您碼好,您總得加一點短途運輸費和裝卸費喲。”老板笑了,說:“好,小夥子年紀輕輕,就會做價錢了,加你們600元錢。”鐘杉杉當即把商量的意見寫成了合同,一式兩份,雙方都簽了名,按了手印,鐘杉杉還特地看了老板的身份證號碼是不是跟合同上寫的相符。
何滿香領著大夥把貨物裝上了板車,向襄樊進發,看看天色晚了,有的人肚子餓了,要歇下來做飯,何滿香說,前麵不遠處有一個集鎮,我們把車停在集鎮上做飯、歇夜,都要方便一些,同時,我們到菜市場看一下,如果有菜販子丟棄的菜,隻要沒有爛,我們還可以撿回來炒得吃;到建築工地轉一下,有丟棄的木板、棍子,我們可以撿回來燒。”她這一說,把大夥的勁頭鼓起來了,一直把車拖到了集鎮頭的一片開闊地上,大家分頭忙開了,果然撿回了包菜、芹菜、大蒜、蘿卜、木柴,給了一元錢商店老板,用她的自來水,老板說:“我怎麼會要你們的水錢呢?你們出門人,造孽!”人們要買鹽、調料的、打酒的、買煙的,生意都在這個商店裡做。
每輛板車上都自帶有一個鋁古子,煮飯、燒水,有一個平底鍋炒菜,三塊磚頭一碼就是灶,二十口灶的火光把人們的臉龐都映紅了,吃了飯,洗了腳,葉鬆山拿出修理箱,問大家有沒有車胎要補的,他帶有膠水、銼、剪刀、舊輪胎,這位當年在高關水庫為全隊人修板車的老哥,一點老手藝還在發揮餘熱。
葉大山到街上的破爛堆裡轉了一圈,提著幾雙彆人丟棄的力士鞋、皮鞋回來了,說:“你們有鞋子走爛了的,把這拿去穿。”人們哈哈大笑,
“留著,有用的。”各輛板車的人在車底下鋪上草墊,墊絮、床單、被子,把一塊大尼龍布從板車把手上搭下來,人們鑽進棚裡,把帶的一根棍子貼身放好,便打起鼾來。
夜晚,有幾個小偷來了,葉鬆山驚醒了,大吼一聲:“搞什麼的?”人們
“呼”地一聲拿著棍子圍來了,星光下,三個小偷跑得腳後跟打屁股,向遠處奔走了。
第二天,他們洗了口臉,吃了早飯,拖起板車,向襄樊進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