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給他們弄來六百萬雙油靴還好一些。”
“要是弄不來,這六百個農場主任還不一定會怎麼在背後講究你。”
隨著李善長的話音落下,胡惟庸的臉色也再一次黑了下來。
油靴要選用厚實棉布或麻布縫製靴筒與鞋底,然後再用天然桐油浸漬鞋麵布料,自然晾乾以形成硬化表麵。
在這個過程當中,還要反複在靴子的表麵塗刷桐油。
假設一雙油靴需要消耗半斤桐油,六百萬雙油靴所需要的桐油就足有三百萬斤。
那麼問題來了。
遼東湊不出三百萬斤桐油,難道國庫就能湊得出來?
即便是國庫能湊出三百萬斤桐油,戶部還有大都督府,就能眼巴巴的任由三萬百斤桐油流向遼東?
另外,桐油這玩意兒還分生桐油和熟桐油兩種。
用來製作油靴的就是熟桐油。
李善長很是煩躁的抓了抓後腦勺:“農場要油靴,老夫多少還能理解一二。”
“可是這些混賬東西獅子大開口,上來就是一萬雙油靴。”
“就算老夫能給他們弄夠的棉布、麻布,又該上哪兒給他們弄那麼多的桐油?”
說到這兒,李善長的心裡頓時又變得更加難受。
其實桐油的問題也好辦。
大理那邊兒的桐油產量和質量都很不錯。
唯一的問題就是眼下的大理還沒有徹底歸附大明。
想要搞來足夠的桐油,就得先解決掉大理。
但是!
大明現在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北伐胡元和封狼居胥上麵,根本抽調不出更多的軍士去攻伐大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能拿下大理,桐油的產量就會受到限製。
整個兒就是一個無解的循環。
李善長越想就越是頭疼。
草率了。
早知道有今天這般局麵,當初就不應該折騰楊癲瘋。
現在好了,楊癲瘋指使他們江南的那些人寫奏本還不夠,如今又指使六百個農場主任也寫奏本。
渾然不管老夫的死活!
正當李善長暗自頭疼時,胡惟庸卻是試探著問道:“如果……下官說的是如果。”
“如果咱們大明的桐油不太多,那是不是可以讓登州榷場想辦法解決一下?”
“萬一琉球或者暹羅、安南那邊就產桐油呢?”
“或者說,彆管他們以前產不產桐油。”
“現在大明需要桐油。”
“那些藩國是不是應該為大明分憂?”
李善長忽然眼前一亮,繼而心生警惕。
讓藩國為大明提供桐油,確實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思路。
而且藩國能為大明提供的也不僅僅隻是桐油。
像是香料,猛火油,鐵礦石,煤炭,糧食,等等等等。
簡單來說就是大明缺什麼,藩國就應該生產什麼。
但是動不動就禍害藩國這種行事作風……
很明顯,胡惟庸就是被他楊癲瘋給帶壞了!
李善長一邊在心裡瘋狂吐槽,一邊望著胡惟庸說道:“準備準備,咱們去找他楊癲瘋。”
喜歡奮鬥在洪武元年請大家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