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實行限田令,任何個人或家族擁有的土地上限為兩百畝,超出部分統一由朝廷出資贖回。
第三,實行土地國有製,任何個人或家族組織擁有的土地隻有使用權,沒有售賣權,若是有售賣土地的需要,也隻能按照市價賣於朝廷。
第四,實行國稅製,按照各省地域特點,由朝廷統一製定賦稅征收標準,以後所有賦稅統一由國稅局征收,地方衙門不在代收任何賦稅。
第五,實行均稅令!上到朝廷官員,下到黎民百姓,按照群體收入,進行統一納稅,此法可以參考國稅局在江南施行的新商稅製,按照群體把收入劃分為三個等級,不同的等級需要繳納對應的賦稅。
第六,實行吏考法,從中央到地方的衙門,下到胥吏,上到朝堂大員,不論任職,調職等變動,全部進行二次統一考試,以後我大明朝的官員胥吏全部執行逢職必考。”
皇帝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後,下麵的百官都呆愣當場。
“諸位愛卿,誰對朕的想法有異議,可提出來了。”朱由檢看著下方呆愣愣的百官問出一句。
最先說話的是郭允厚。
“陛下,攤丁入畝政策聽起來是不錯,可會大大減少賦稅,國庫這兩年是有錢,財政問題自古以來便是開源節流,廢除人丁稅,這反而減少了稅收。”
“郭愛卿,你身為戶部尚書,應該清楚,我朝的人丁稅承襲良多百多年至今,最大的問題不是增加財政收入,而是成為地方衙門壓榨百姓的手段,從嘉慶朝至今,我朝人口從未有一個詳細的調查結果,究其根本便是許多百姓為少繳納人丁稅,刻意隱藏自己人口,而且許多地方豪紳為逃稅,往往會選擇隱藏其家族下的佃農數量,
與其坐視百姓受苦,不如廢除之。”
閣臣黃立極接過話道:“陛下,您說的限田令和隋唐時的均田製有相似之處,但我朝承襲國祚至今,民間地方豪紳富戶太多,朝廷施行此法難免會激發民憤。”
朱由檢聽著黃立極有些含蓄的話,微微一笑道:“黃愛卿,知道朕為何命大軍散入民間實行嚴打政策嗎?
從現在開始,全國範圍內,有一個算一個,但凡敢對抗朝廷者,不論其身份地位,一律按照叛國罪論處。”
皇帝的話落下後,黃立極心臟砰砰直跳。
“陛下,老臣覺得此法或可徐徐圖之,眼下國勢剛穩住,此法一旦實施極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引發巨震,若是民間出現···出現抗法者,法不責眾之下,朝廷可能會麵臨極大的困境。”
袁可立邁步出列規勸一句,他蒼老的臉上帶著些許焦慮。
“抗法者?哈哈哈···”朱由檢仰頭大笑一聲,雙手扶著龍椅站起。
“諸位愛卿,朕不懷疑你們想使大明朝重複榮光的心,但朕可以告訴你們,既然我們選擇了對國家進行改革,那麼就要承受改革帶來的陣痛,北境未來數年會持續出現旱災,雖說勉強靠著南越之糧支撐,但此法治標不治本,若是不從我們內部做出改變,十年後或二十年後,大明朝國勢還是會迅速糜爛。
再者來說,南越之糧完全依賴海運,若是南洋的夷人不顧一切斷我海運糧線,朝廷當如何處之?北境千千萬萬的災民沒有糧食充饑,不日便會揭竿而起,大明朝陷入戰火隻是時間問題。”
袁可立和黃立極等內閣大佬,聽著皇帝的話,相互對視一眼,都沉默下來。
他們心中很清楚,現在的皇帝不論在軍中還是民間,威望都達到頂峰,若是強行推行這些政策,還真有可能做成。
畢自嚴細細的琢磨完皇帝說的第五點均稅令後,出列行禮後詢問道:“陛下,您說的均稅令,老臣有些不解,按照您的想法,以後上到官員,下到百姓都需要向朝廷交稅,此舉不是和人丁稅相同嗎?”
朱由檢沉吟道:“不一樣,朕說的均稅法,是在推行攤丁入畝後,對擁有田地的百姓做出區分後納稅,例如張三有十畝地,李四有五畝地,張三要繳納十畝地的賦稅,李四要繳納五畝地的賦稅,繳納後便不再攤牌其餘雜稅。”
畢自嚴聽完後煥然大悟道:“陛下,如此一來,臣可以理解為,家產越多者,需要繳納的賦稅也就越多,但隻需要繳納一次便可。”
“嗯,沒錯,朕說的是針對百姓舉例,像從商者,豪族,士紳,家產豐厚,就需要指定對應的等級,實行每月納稅或按季度納稅,包括官員。
朕雖然提高了你們的俸祿,但是身為明人,你們也有義務向朝廷納稅,官員的收入參差不齊,在分化等級後,也要按照等級進行繳納對應的賦稅。”
皇帝的話落下後,百官都沉默下來。
按照大明朝的慣例,有功名在身的人是有免稅權的,而大明朝的官員大多數是通過科舉產生的,兩百多年來,大明朝的官員幾乎都享受著免稅權。
他們雖然在朝廷這拿不到什麼像樣的俸祿,但是隻要成為官員,他們可以依靠手中的權力快速積累財富,而且許多官員背後的家族都有著豐厚的資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例如畢自嚴,他出自淄西畢氏家族,是傳承多年的齊魯望族。
家族中產業涉及許多方麵,田產,莊園,商號都有許多。
畢自嚴能有如此出色的理財能力,就是從小就喜歡在自己的商鋪坐館,常年經受商業熏陶後,在理財方麵有極強的能力。
而畢氏家族有著嚴格的家風,畢自嚴兄弟八人,他是老四,其六弟畢自寅考中舉人,官至南京戶部主事;八弟畢自肅高中進士,也有官職在身。
畢氏家族單說他們三兄弟,就可以免去整個家族的賦稅。
如此一來,富者家族越來越富有,積累的財富越來越多。
“陛下,臣願意為國納稅!臣之家族也會為國納稅。”畢自嚴思考許久後,緩緩開口。
他很清楚,皇帝的政策一旦實行,不但得罪了全國地方的士紳,同時也得罪了所有在朝的官員。
但作為大明朝的戶部大佬,他深知財政對國家的重要性。
“諸位愛卿,朕可以告訴你們,朕要做的改革不單單包括你們,也包括宗室,同時也包括皇室。
也就是說,大明朝從朕開始往下,所有人都要納稅,任何人都不得例外,否則等稅務兵找上門,到時候就很難看了。”
“陛下英明,臣等遵旨。”
百官聽到皇帝都這麼說了,也隻能捏著鼻子答應。
其實對官員來說,如果某個官員不缺錢,那其背後的家族資產肯定豐厚,也不怎麼在乎給朝廷納稅的那點錢,若是某個官員生活狀態一般,那就是背後沒有大家大族支撐,單靠俸祿收入,需要給朝廷繳納的賦稅其實很少。
朱由檢的策略是向有錢人收稅,越有錢,繳納的稅就越多,收入不高的情況下,即便是內閣大臣,需要繳納的稅款也不多。
喜歡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請大家收藏:()阻礙大明中興,國丈也砍,朕說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