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人們還在歡慶著新年,兩人走出了承天門。
李淳風稍稍停下腳步,道:“告辭了。”
長孫無忌道:“袁天罡走了,現在你也要走了,往後的欽天監該如何?”
夜風迎麵吹來,李淳風的衣衫獵獵作響,看著燈火通明的朱雀大街,言道:“晉陽公主繼承了貧道的學識,貧道也再無牽掛了。”
兩人在承天門前就要分彆。
李淳風邁步走入人群中,長孫無忌在原地站了片刻,這才走入了夜色中。
翌日,一晚上的慶賀之後,直到天完全亮了,街道上也沒有太多的行人,偶爾還有一陣陣的風吹入街道上,街道上的許多雜物也在風的吹動下,在地上滾動著。
一個慵懶的士兵剛剛爬到鼓樓上,打算開始今天值守,街道上空空如也,人們還沒有醒來。
其實昨晚,這個士兵也在歡慶中,到了深夜才睡,早早睡醒就來值守,便來到了鼓樓上。
帶著寒意的晨風一吹,他打了一個哆嗦,在冷風中吐出一口熱氣,風吹過之後,也清醒了不少,再回頭看去,見到了朱雀大街上有個人影。
心說這麼早是誰出了門,再定睛一看,原來那人提著一個掃帚,拉著一輛木車,正在將街道上的雜物掃起來,而後全部倒入木車中。
等對方近了之後,這才看清楚,原來掃大街的人是阿史那車鼻,都快忘了這家夥是怎麼被抓到長安城的,聽說還是一個西域的可汗。
身後傳來了踩台階的動靜,原來是有同袍一起前來值守,還送來了早食。
兩個值守的士兵一人一張餅,餅夾著一些羊肉,就坐在鼓樓上吃著。
其中一人的餅中還夾著一根大蔥,而後就吹著冷風看著朱雀大街,漸漸地其他的鼓樓上也出現了士兵值守。
長安城很龐大,一個鼓樓看不儘長安城的景色。
陽光照耀在開闊的長安城內,在每個坊市都有一個或者三個鼓樓,鼓樓之間相望,用鼓聲傳訊。
因目光所及看不到全貌,或者是遇到混亂,遇到火情,鼓樓傳遞的訊息可以讓長安城內諸多兵馬與各處官邸迅速做出反應,這就是長安城中的治安體係的一部分,鼓樓就是這座長安城的一個個哨站,是坊市與坊市之間的紐帶,保持著這座長安城的穩定。
而如今的長安城,有不良人,有大理寺,京兆府維護著治安與穩定。
當陽光逐漸升高,將長安城內一些較為偏暗的地方也照亮之後,街道上的行人也開始多了起來。
今天是正月初三,李承乾一早睡醒帶著兒女跑步完,兩儀殿前已放好了飯食,楊內侍站在邊上,等陛下與殿下們回來才稟報道:“聽聞太上皇一早去長安城了。”
李承乾擦了擦汗水道:“安排人照看好。”
“喏。”
小殿下們洗手洗麵之後就開始用飯,楊內侍微笑地站在一旁。
長安城內,李世民與長孫無忌,還有李孝恭走在朱雀大街上。
現在的長安城到底是與當初不同了,在安邑坊有一條街,那一整條街都是賣吃食的,大多都是一些餅乾或者是糕點,還有柿子或者是果乾。
李世民今天沒有帶太多侍衛,隻有左右跟了兩個,身邊跟著長孫無忌與李孝恭。
從穿著上,路人也隻能將他們當成勳貴人家。
李世民雙手背負目光掃視街道兩側的食鋪,道:“這整條街的鋪子都是清河與高陽的,承乾這孩子說要給她們建設一個作坊,沒想到建個作坊也就罷了,還送了兩條街。”
當今陛下對兄弟姐妹向來是大方的,而且是十分地大方,長孫無忌笑著道:“向來如此。”
李孝恭道:“那老君山說不定就是要賜給晉陽公主的,紀王愛吃橘子,陛下就送了他一座山的果林,每年還從南方送來不計其數的果子,還有東陽公主,長樂公主……”
李世民神色多了一些不悅。
當今陛下是個很嚴苛的人,對待宗室兄弟姐妹也是極其嚴苛的,隻要這些宗室諸王能夠懂事,陛下很大方。
長安的早食還是以餅食為主,李世民走過一個食肆幾個店家正在搬運著水桶。
那店家來人便當即跪拜行大禮。
李世民打量著這個店家的穿著與模樣,就明白了他們的身份,就問道:“你們怎麼在這裡?”
一個略顯年邁的內侍回道:“當年陛下離開皇宮之後,宮裡走了很多人。”
李世民記得那段時光,承乾登基之初宮裡的人幾乎都走完了。
“皇後念我們多年來辛勞,我們多數人離開皇宮都能夠得到活計,這食鋪就是皇後賜給我們的,足夠養活我們五人。”
聞言,長孫無忌掃了一眼四下,大致明白了這裡的情形,其實這裡也有不少的內侍。
李世民走入這處食鋪的後院,這裡很潔淨,這是宮裡帶出來的習慣,爐子內還點著火。
這裡沒有女人,潔淨如洗,還有幾個孩子在這裡正在學著寫字。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還有李孝恭安靜地看著這一幕也沒有說破。
聽著他們的講述,原來當年的那些人離開皇宮之後,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皇帝給他們安排了能夠謀生的工作,甚至是產業。
宮女離開皇宮之後也能夠改嫁,而這些人離開之後,那裡也變得冷清清的,李世民也不願意在這樣的宮裡多待。
見幾個內侍疑惑,李世民道:“莫問朕為何會來長安城走動,當今皇帝讓朕來的。”
留下這句話,李世民就帶著長孫無忌與李孝恭離開了。
接近午時,長安城內熱鬨非凡,屋頂上還有沒有融化的積雪,在陽光照耀下,它們正在融化,從屋簷滴著水。
李世民來到崇文館的食肆,在這裡用了一頓飯,吃著可口的飯菜道:“朕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李孝恭頷首,又見長孫無忌與一個年輕的學子談了許久,又小聲道:“陛下,這趙公恐怕是要將這個學子收入門下了。”
李世民擱下手中的筷子,“這裡是崇文館,這裡的學子都是皇帝門下的。”
長孫無忌將這個學子領來了。
“崇文館學子蘇味道,見過兩位長輩。”
眼前就隻有長孫無忌表露了身份,李世民與李孝恭都是一臉的笑意。
長孫無忌道:“說說你對如今的朝中政見。”
“喏。”蘇味道又行禮道:“先前趙公與學生商討支教之策,過了上元節小子就要去支教,但又覺得如今的支教還可完善。”
李世民喝著茶水沒有當即開口。
李孝恭道:“如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