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城的草灘刑場,每日都會有很多人在這裡死去。
滔滔渭水自清變濁,自濁變紅。
死去的這些人中,白家人是重要組成部分。
他們一批又一批地死去,空出來的職位主要由以浮丘伯為首的荀子門生填補。
相邦府更名為丞相府,其主堂部分尚在重建中。
浮丘伯就在這個還有著殘餘煙熏火燎味道的新官府中辦公,官職是丞相長史。
這個官職稍微有一些尷尬,因為長史通常而言都是前綴的副手。
而秦國現在有兩個丞相,浮丘伯這個丞相長史卻沒有明確歸為是左丞相長史還是右丞相長史。
秦王政好像忘記了自己將相權一分為二,隻設立了一個丞相長史,不分左右。
左丞相熊啟、右丞相熊文不會這麼認為。
二人知道王上信不過他們,這是在分他們的權。
浮丘伯這個丞相長史前綴不加左右,便既不歸左丞相管,也不歸右丞相管。
和左右兩相都沒有實質上從屬關係的相邦長史,名義上還是副職,實際上已是正職,是丞相府貨真價實的三把手。
而因為權相大本營就是相邦府,權相死後勢力遭到清算,新的丞相府中空缺官職是各官府中最多的。
這些官職,一半都是稱浮丘伯為大師兄的荀子門生就任。
勢大,話語權便大。
出了丞相府,兩相麵前沒有丞相長史站的地方。
不出丞相府,兩相和相邦長史誰大還真不好說。
兄弟齊為丞相,在他人眼中貴不可言的熊文、熊啟,有苦自知。
兩兄弟憤怒之餘,唯一聊以心慰的就是王上塞進來的浮丘伯沒有爭勝之心,沒有想著架空他們。
每日勤勤懇懇做事的浮丘伯很忙碌,勤勤懇懇做事。
繁忙之餘,他喜歡站在自己辦公屋子外的獨立庭院中,仰望天空,想著那兩隻陪伴他多年的白鶴。
除了荀子門生,天子門生也入了秦國官場,隻是極少極少。
這些從各地趕來,早有薄名的士子必須要通過國子監祭酒嬴成蟜的考試才能入得官場。
國子監祭酒的考試有點難。
其實並不是嬴成蟜出題難,而是列國與秦國國情不同。
同樣一件事,楚人有楚人的處理方式,趙人有趙人的處理方式。而他們的處理方式在本國切實可行,在秦國,不行。
你要在秦國為官,那你就用符合秦國國情的辦法。你覺得這個辦法不妥當,有問題,那你就當不了這個官。
在當下這個混亂時期,嬴成蟜不需要奇思妙想,求穩不求變。
嬴成蟜眼中極其激進的秦王政,在這個觀點上倒是與弟弟難得保持一致。
舊法肯定有不妥之處,但這個時候肯定不是變法之時。
秦王政並不認為自己在大批量換人的情況下還有餘力實行變法。
他的弟弟認為他激進,他自己不如此認為,他認為自己很沉穩,自己做的都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
或許是因為題太難,也或許是因為一些丟官去職沒死的人心中有不平,有些風言風語開始滋生。
“我們國子監門生到底是天子門生還是嬴子門生?憑什麼嬴子決定我們為不為官?王上還沒說話呢!”
“一尺布,尚可縫。兩兄弟,不相容。”
“考題如此死板!如此死板之人,哪堪為子?哪堪為儲君?如此做事,豈不違背了秦孝公的招賢令!”
“……”
這些言語暫時還沒有傳到久居深宮的秦王政的耳朵裡。
常在外行走的長安君聽到,隻當沒聽到,少年有更重要的事處理。
秦國發生謀反的事根本瞞不住,其師呂不韋的死已然傳到了相鄰各國,影響漸顯。
魏、趙兩國蠢蠢欲動,韓國籌備使者將來秦。
嬴成蟜剛遣人殺了在史上留下濃墨一筆,與自己無冤無仇的龐煖。他知道自己沒有道德,他知道和其他人相比自己很有道德。
善者不來,來者不善,三晉肯定沒安好心。
或許,又要打仗了。
趁他病,要他命。
國與國之間隻有利益,沒有道義。
而現在的秦國實在是不適合打仗。
關中有百萬人治水。
老一代將領麃公、蒙驁死,隻剩下王陵、王齕。
當代能打戰將樊於期、騰死,隻剩下桓齮、楊端和。
秦國倒也不是沒有其餘武將,隻是和上麵那八個人相比,都是泛泛之輩,沒有領過十萬人出征的經曆。
拜沒有經驗之人為主將的後果,燕國相腹用生命和燕國六十萬大軍做了反麵典型——名將廉頗以十三萬大敗之。
彆說拜無名之人為將,就是拜王陵、王齕、楊端和、桓齮為主將,對麵要是李牧、廉頗掛帥,嬴成蟜都不放心。
因將星連續隕落,軍心不穩的秦國,最好就是不打。
隻是打不打,卻不是由一方說了算的。
為此,少年跑了好幾趟白起府邸。
先前一直想要征戰的人屠,今時觀點倒是與少年大為一致,這不是一個開戰的好時機。
若非要戰,人屠可以死而複生,以振軍心。
少年得到白起應允,心中的石頭倒是放下了,隻是仍有幾分不甘心。
藏了白起這麼多年,放出去就為了保一個平安?
四大戰將之下,小有名氣的王翦勸少年不用太焦慮。
秦國東有函穀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
四關天險在,秦國自保綽綽有餘,上一次廉頗引五國聯軍來了也沒有鳥用啊。
少年原本也是這麼想的,認定秦國立於不敗之地。
蒙驁的死、蒙毅的死、蒙恬的斷臂、樊於期的死、騰的死、乃至最近死在其手的龐煖。
這些與前世曆史書上不相同的變化讓少年知道,自己不是身在曆史,自己是身在真實世界。
連曆史都可變,看似牢不可破的關隘有什麼不可破的?從來就沒有什麼堅是不可摧的。
若是不把白起這個大殺器放出來,那秦**方當下絕不能再出事。
確切的說。
王陵、王齕絕對不能有事,楊端和、桓齮不能有事。
少年給老將王陵、王齕都遞上拜帖,希望這一次不會吃到上次吃撐的閉門羹。
兩個老將都沒有回帖。
就在少年耐心等待,想要遞上第二份拜帖的時候。
斷臂蒙恬遣人送信,告知給少年一個當下算是秘密的消息。
昨夜,老將王齕被罷免了。
蒙恬請長安君勸說王上,收回成命。
少年頭疼。
老將王齕攻破相邦府,身具平叛大功。他那激進的兄長剛封賞完沒幾天,怎麼就罷免了呢?怎麼能罷免了呢?
平叛大功臣老將王齕被罷免。
這消息傳出去,武將人人自危,軍心還能要嗎?嬴政你到底在想什麼啊!
————
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