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澄如力排眾議,決定向後楚國借兵。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他派出了英親王澄陽和戶部侍郎王文涵,一同前往後楚國覲見武帝,想請後楚國儘快出兵,幫助大梁國朝廷平叛。
後楚國的武帝不冷不熱地接見了澄陽和王文涵的使團之後,讓他們暫且在館驛歇息,說自己召集群臣商議之後再做決定。
然後,武帝立刻召集石進廣進宮進行商議。石進廣聽後大喜,說:
“陛下,如此良機,千載難求,陛下一統江山的宏圖大業很快就能實現。真想不到啊,當初,老夫還寄希望柔然蠻夷襲擾大梁國,給他們造成大大的損耗之後,咱們的大軍再來個白衣渡江,從而北定中原。
“可是,那蠻夷也著實成不了大事,竟然被那高笙書在短短的數個月之內,過五關斬六將,攻到了蠻夷的龍城。然後,還逼得蠻夷的王庭產生內訌,原來主戰的莫多倫大單於沉湖而亡,原來來過咱們這邊求援的國師木卓琿撞柱而死。
“結果,蠻夷那邊一直主和的莫多達克做了大單於之後,也沒有同大梁軍拚個兩敗俱傷,而是直接向高笙書乞降,這倒讓大梁軍保存了實力。故此,陛下幾次要求出兵江北,老夫都予以了阻攔,那是老夫擔心我軍在沒有絕對優勢下,如果不能一擊而中,反被他們的景德帝找到攻擊我國的借口,從而禍及自身。
“如今,那澄如弑君殺父,篡位登基,大梁國朝野上下一片嘩然,更有那高笙書挾攻破柔然蠻夷龍城之勇,從定州起兵,一舉攻破雍城、鄧州,大梁國都岌岌可危。現在,澄如向我國求救,正是陛下心心念念,一統華夏的大好時機,老夫願親率大軍十萬,來個火中取栗,定讓那高笙書與澄如都向陛下俯首稱臣。”
“太師所言,真是朕心中所想,朕這麼些年來,一直厲兵秣馬,如今總算有了用武之地。諒那大梁國,原來國土疆域,百姓人丁,軍隊兵馬等等,比之我國,國力更是雄厚。現在澄如與高笙書自相殘殺,咱們又有他們朝廷邀請我軍進駐的國書,真乃千載難逢,天賜良機。更有太師足智多謀,願率兵親往,朕還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呢。”
石進廣“嗬嗬”一笑,說:
“老夫承蒙陛下厚愛,深感榮幸,老夫當殫精竭慮,確保此去萬無一失。不過,老夫與那高笙書有過幾次切磋,此人心機深不可測,而且計出萬全,讓人防不勝防。他能在如此短短的數個月之間,竟然一舉擊破柔然蠻夷,說明他絕非常人。
“而且,根據老夫安排在大梁軍中的細作報知,大梁軍中有兩樣大殺器,一種叫火雷,還有一種叫猛火油火箭,蠻夷數次對他們的攻擊,被這兩樣大殺器殺傷了大量人馬,以至於木卓琿功敗垂成。故此,老夫要舉傾國之兵,確保一擊而中,才不致辜負陛下的期許。老夫一心為國,彆無它意,望陛下恕罪。”
武帝當然聽出了石進廣的弦外之音,不過,他心胸坦蕩,對石進廣也是深信不疑,說:
“太師何出此言,太師願替朕領兵,進軍江北,朕正求之不得,你要多少兵馬,朕都會如數調撥,確保太師一擊而勝,朕絕不會懷疑太師的忠君愛國之心。”
兩人商議之後,又立刻召見了澄陽和王文涵。石進廣故意說:
“英親王,雖然我國與貴國有盟約,一直是友好鄰邦,但鄰國之政,非吾所宜問,我家陛下一直是守己之疆,修己之政,不問他國之事。可如今你家陛下因為無法平定國內之動亂,而要求我國出兵平叛,這令我家陛下好生為難啊。”
澄陽本來就不希望後楚國出兵,所以也就沒怎麼說,而一旁的王文涵急了,說:
“陛下,太師明鑒,我家陛下讓英親王攜帶國書,請求貴國出兵,實在是那叛軍異常猖獗,我軍一時難以平定,如果讓這以下犯上、悖逆人倫的逆賊篡位成功,則天下必定禮樂崩壞。而陛下乃天下明君,這維持綱常禮教的重任,現在自然都要靠陛下主持公道了。還望陛下三思,快快出兵平叛,我家陛下定會銘記陛下宏恩。”
石進廣暗暗一笑,故作遲疑,說:
“王大人,我軍如要出兵,必定會興師動眾,這耗費實在巨大,對於此,你家陛下不知有無考慮?”
王文涵來後楚國臨行前,澄如專門召見了他,讓他對後楚國提出的任何條件,都要先答應,隻要能讓後楚國出兵,王文涵就算大功告成。所以,他針對石進廣的發問來了個反問:
“太師,大軍興師動眾,自然耗費巨大,不知太師有何要求,不妨明說,有英親王在此做主,一切自然都好商量。”
“好,那老夫就直說了吧。這首先呢,我軍出兵你們大梁國平叛,所有的糧草以及轉運,都由你們的朝廷保障;其次,我軍平叛成功之後,你們須割讓江北廣陵一帶十個州郡,我國與貴國從原來的劃江而治變為以淮河為界;第三,我軍出兵平叛,將士們必定會有折損,你們今後每年須向我國進貢五十萬兩銀子,用作我軍傷亡將士的撫恤。這三條,你們是否都能答應並且做到?”
澄陽哪裡回答的出來,而王文涵則不慌不忙,說:
“陛下,太師,雖然太師所提三條都要我家陛下聖斷,但下官以為,這三條對我國來說,都不是難事,下官這這裡先答應了。待貴國大軍出動平叛,我家陛下一定親自簽署國書,確保太師這幾條要求得以落實。陛下、太師以為如何?”
武帝和石進廣兩人對視一眼,心中都是頗為喜悅,他們原本都是巴不得出兵,如今這王文涵代表大梁國先承諾了如此優厚的條件,他們更是求之不得。於是,他們當場決定由石進廣率精兵十萬到大梁國平叛。
正當高笙書因為受阻崖城,要分兵進軍之時,餘蒙鬆帶著四個旅四萬多人的部隊,剛好遇上了石進廣的大軍,雙方立刻展開了血腥的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