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天地囚籠局18_錦衣黑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錦衣黑明 > 第946章 天地囚籠局18

第946章 天地囚籠局18(1 / 2)

汪汝謙頓時哀求看向劉宗周和黃宗羲,好似在求他們儘快結束,哪怕認輸。

師徒倆很發愁,他們也不想與威遠大將軍論道。

儒士與將軍論道,感覺輸贏都是一個結果,且時間太倉促了。

陸天明好似知道他們為難,向榻後坐坐,直接半躺,淡淡說道,“北方議政與鄉紳治鄉的優劣,靠嘴無法辯論,因為治國的實踐與儒學的思想,是心與身的合一。

通過自我推理來證明鄉紳治鄉更好,就像用阿彌陀佛來證明無量天尊,你認為有用,他就有用,你認為沒用,他就沒用。”

這話調子太高,黃宗羲接茬不合適,劉宗周拱手道,

“大將軍言之有理,人心即道心。學貴適用,治學為明道救世,學問與解決現實問題結合,才是真正的學問。”

陸天明點點頭,“這是蕺山先生的學問,陸某認可這句話,不代表認可蕺山學派。

蕺山先生彆急,咱們捋一捋大明的學問,您就知道陸某在說什麼。

儒學誕生以來,強調仁、義、禮、智、信等觀念,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宋代以前,經學治世,宋代以後,程朱理學對儒家思想有了新的理解,理學治世,既有發展、也有創新。

大明真儒陳白沙於弘治年間,首提心學一詞,陳白沙弟子、與王陽明一起講學的大儒湛若水認為,心學即隨處體認天理,而王陽明提出心學的宗旨乃致良知,至此,心學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成為儒學又一大派。

蕺山學派的學問,基於周敦頤的《太極圖說》之旨,認同朱子通過觀察事物來獲得天理,又加入王陽明的良知說。

聽起來是大雜燴,但若論儒學的理念,陸某可以非常肯定的說,世人不會再超過蕺山先生。

理學、心學若是在學術上論高低,朱子乃冠軍,二程乃亞軍,王陽明乃季軍,蕺山先生是不可否認的殿軍,集學術大成者。”

劉宗周頓時聽明白了,真正做學問的人,從不會認為自己的理念‘大圓滿’。

任何理念,均是有正有反,有真有假,有實有虛,關鍵在認知、運用、實踐、改進,而不是固步自封。

換句話說,陸天明並不是說鄉紳治鄉肯定對,也沒說肯定錯,而是說黃宗羲沒有實踐,不應該自滿大誇。

“大將軍謬讚,儒學有很多學派,心理為主,劉某能附尾,甘之若飴。鄉紳治鄉並非我等提出,而是當前已然出現,太衝恰好發覺優點,弊端肯定存在,需要陛下和中樞監督改進。”

陸天明搖搖手,“陸某沒有誇你,因為陸某沒有說儒學治世就對。”

“劉某請教!”

“那咱們還得捋,陸某與世人所言的學術都不同。

儒釋道學問中,常有‘心’、‘意’、‘誌’等詞彙,通常與個人的內心世界、意識和意願相關,此乃個體意識。又常用‘物’、‘理’、‘道’等詞彙,強調獨立於個人意識之外的存在和規律。

理學認為宇宙萬物是由‘理’和‘氣’構成,屬於萬物唯心。心學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即理也’,屬於個體唯心。

兩者的共同點是:意識為一、物質為二,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理學通過觀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質來認識到天理,而心學則強調內心自省,認為天理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通過內省和自我修養,人可以直接體驗到天理,並將其付諸實踐。

理學主張人應該以外在的天理為行為規範,心學則主張人應通過內心的自修、自省達到良知。”

劉宗周笑了,“大將軍年紀輕輕,不偏不倚,持正看待學問,難怪能成就大功業,劉某深感欽佩。大將軍在說理學刻板,禁錮腦袋,心學空談,超脫實際。”

陸天明搖搖頭,“說到持正,蕺山先生不能這麼理解,刻板、空談,這都是個體的表現,泰州學派承自心學,卻承認世俗生活的道理,承認人的欲望,認可普通人的價值。

由此可見,任何學問,都是人的一種理解,執著於論高低的時候,已經輸了。

陸某是上位者,考慮的是多數人的利益,務實為先,一切看實踐運用。

不論經學、理學、心學,或者泰州學派、蕺山學派,更或者法學、算學、工學、天文、航海等等,隻要對多數人有益,都是治世學問。

這就是北方科舉開雜科的原因,若貶低他們是末端學問,那貶低者自己也變成了末端,無論是心學還是理學,亦或你們蕺山學派,都一樣。”

張維賢嘴角浮現一絲弧度,陸天明辯論,總是來龍去脈開始,居高臨下,淩空抽打。

劉宗周三言兩語就被繞進去了,果然噴唾沫也是戰鬥力。

劉宗周在消化陸天的話,黃宗羲突然道,“大將軍讀書的本事學生佩服,治國若一切以務實為先,過於市儈,大將軍如何避免小人和野心家出現?”

“律法!”陸天明隻說了兩個字。

黃宗羲停頓片刻,正義凜然道,“君主做聖君,才能保持律法的公正,賢臣掌輿論,才能聖君在世,學貴適用,才是賢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好一個邏輯自洽!

陸天明哈哈大笑,“你沒實踐,而陸某已經實踐半個大明。黃宗羲,北方議政與鄉紳治鄉,本質區彆隻有八個字。

議政乃王在法下,鄉紳治鄉乃王在法上,什麼心學、理學、經學,什麼泰州學派、蕺山學派,統統都是王在法上。公平、正義、聖君,都是一種自我標榜。”

黃宗羲眉頭一皺,“沒有實踐,大將軍為何認定錯誤?王在法上即正統,王在法下即混沌,大將軍手握強權,卻大言王在法下,世人誰會信?”

“信任,屬於個體意識行為,你的問題不在於信不信,而在於你願不願意信。我們既然論道,你避而不談實踐的具體辦法,一句足稅於倉,就像迷幻藥,不談執行過程,終究沒有說服力。陸某不會傻乎乎的陷入邏輯自證,北方國強民富,現實就是我的答案,而你什麼都沒有,一切交給時間最好。”

“看來大將軍認為各有優勢,各有缺點,並未一味反對。”

“這是你的結論,不是我的,我的結論是另一個。”

“請大將軍賜教。”

“黃宗羲,張太嶽身為心學弟子,你知道他為何禁絕心學傳播嗎?”

“李卓吾是罪魁禍首。”

“這就是你的答案?沒彆的?”

“李卓吾雖然也有先賢良言,但他過於離經叛道,光身講學,男女不分,禮德崩壞,擾亂鄉野。”

陸天明搖搖頭,看向劉宗周,“蕺山先生怎麼看?”

劉宗周輕咳一聲,“張太嶽於嘉靖二十六年成進士,入仕途,當時正是心學風靡,其師徐階便是心學門徒,師公便是心學江右學派聶豹,以張太嶽的精明,當然會對心學示好獲取士林信任。


最新小说: 閨蜜說她爸不行,領證後卻醉酒行凶 重生:我一個創業的,怎麼叫我海王? 變成美少女的我隻想過平靜的生活 長生不死,我在修真界苟道無敵 穿越神雕:我為西狂 相愛穿梭千年 無人知晚安 三人婚姻我退出,二嫁閨蜜大哥甜瘋了 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帶球跑 都市修仙:從覺醒仙帝記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