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兒和陳思遠在看店鋪的這段時間也沒閒著,他們一起商討了餐廳的名字、菜單的設計以及經營的模式等等,並且在盤下徐老板的店鋪後製定了詳細的商業計劃。
餐廳麵積不算大,隻能容納二十多張桌子,這其中還包括七八張是雙人桌,其他的基本上也都是四人桌的,不太占地方。不過裡麵還有兩個包廂,拿來聚餐很方便。
店裡的廚房設備、收銀係統、貨架和展示櫃等硬件設施都能用,但廚房和前台的設計動線不太合理,陳思遠又找了家專業的裝修公司把這部分重新改裝了一下,門頭也跟著換了,一起換的還有餐盤碗筷——因為原來的餐具上麵都印著店鋪的名字。陳思遠去過的飯店多,見識也多,這些都是他來負責的。
餐廳開業需要的手續和證件都是陳思遠去跑的,李盼兒負責店裡的人員招聘和培訓。她之前盤算過,二十多桌就算坐一半的人,也要兩三個服務員,廚師也得兩個,還要兩個打荷的,一個洗碗阿姨,收銀台也要一個,至少得招八九個人。這其他的都還容易,但想要請到合適的廚師很難——而廚師又是一家餐廳的靈魂,不得不慎重考慮。李盼兒開始也麵試了幾個,但都不太滿意。
李盼兒設置的薪資水平也是經過市場調研的,給廚師一個月六千底薪加提成,後來她發現很多廚師都是單身,乾脆在招聘信息裡加了一條包吃住。
這一條確實挺有吸引力的,但是李盼兒也發現了一個問題——房子太難找了,不是太遠就是太貴。雖然深圳的房價比香港低了很多,但這些都要計算在成本裡麵,李盼兒在網上看房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很多人都住在距離很遠的城中村。做餐飲生意的下班時間晚,住太遠也不方便,太近的小區房價也不低。
李盼兒覺得與其這樣,還不如提高廚師的工資來的實在。但她拿不定主意,隻好問問周母的意見。
“就算以房補的形式把錢發給員工,他們也不見得會租很近的房子,到時候通勤時間長,休息不好,工作效率也低。而且,統一住宿可以提高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和忠誠度,留存率高了也能間接降低你的培訓成本。”
“但是附近的房租都挺貴的,兩室一廳的一個月都要六七千呢!感覺租房不太劃算!”
“租房也不是說隻能給廚師住,服務員不都可以住嗎?作為一種員工福利,你們交的稅也少一些。”
“那得租多少間啊?”
“房間裡放上下鋪的床,一個房間至少能住兩個人。服務員包吃住的話工資也能相應降一些,總成本還是能控製住的。做餐飲的對學曆方麵也沒什麼要求,像深圳那種寸土寸金的地方,包吃住也是很有誘惑的,到時候選擇性也多些。”
李盼兒突然想到周澤住的就是公司給他們租的房子,有兩人間也有四人間的,一套房子要住八個人呢!她開始還問周澤,這麼多人住在一起洗漱什麼的會不會不方便,周澤說四人間住的是主臥,有獨立衛生間,平均四個人共用一個衛生間,男生洗漱快,也不會太影響。隻是有時候臨時需要上廁所,兩邊都有人就會比較著急。不過這樣的時候也不多,畢竟大家平時都在公司,有些還需要出差,宿舍就是個睡覺的地方,也就不講究那麼多了。而且,他們那裡每周都會有阿姨過來打掃,衛生問題也不用擔心。
她覺得周母說的有道理,但自己實在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看房子,於是把這件事又交給了中介。
好在這一次中介還算給力,很快找到了合適的房子——跟周澤公司的房型一樣,都是三室一廳的,主臥也有衛生間。兒童房裡有張上下鋪不說,主臥和次臥的床也是可以拆卸的。
次臥的房間很小,放了張一米五的床跟一個簡易的衣櫃和床頭櫃就沒什麼位置了。主臥空間要大很多,但床是一米八的,同樣很占地方。李盼兒跟陳思遠兩個人把床給拆了,床板立起來,床頭放進客廳沙發後麵。
陳思遠一邊忙活著,一邊開玩笑說道:“下次我來深圳也有地方住了!”
“你不是買了房子嗎?”
“裝修房子不還要時間嘛哈哈哈!”
“你以前上學的時候也住過宿舍吧?”
“住過啊,我高中的時候宿舍還是六人間的,每天早上起來還要排隊上廁所,有時候等不及就隻能到學校裡公共廁所!”
“我高中宿舍還是八人間的呢!”
“這麼多人?行李也沒地方放吧?”
“宿舍裡有櫃子,不過也不大,有些同學一周就要回家一次,就是要回去帶換洗衣服什麼的。”
李盼兒那時候要一兩個月才回家一次,除了回去要路費又太波折以外,她也喜歡在學校待著——學習環境好不說,也沒有母親在眼前嘮叨,更沒有姐姐在旁邊有意無意的炫耀。
不過她那時候的行李不多,衣櫃和床底下也能放得下。
李盼兒也沒想到,自己現在的東西會那麼多——多到每次搬家都要為自己丟掉的東西感到心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