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製的糧餉多少,能否養活家眷,也是個大問題”
“最重要的一點,不能有拖欠啊,糧餉一旦出了問題,軍紀就完了”
“到時候,就不是裁撤下來的軍隊了,就是改編後的軍隊,也得鬨事翻臉”
“所以,這一切,大家都是明白人,得慎重”
沒錯,老辣的袁宗第,又說了一個關鍵問題,明軍糧餉的問題。
沒辦法,這玩意,太出名了啊,明軍拖欠糧餉,漂沒糧餉,那是常態化啊。
拖欠幾個月,那是謝天謝地,有的直接拖欠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兵卒都要死光了,還沒拿到糧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點,夔東做的比較好,畢竟都是一個團體,再窮的話,也能發放,就是少了一點而已。
否則的話,闖王係的舊部,十幾萬人,早就散夥了。
“咳咳”
袁宗第終於訴苦完了,這邊的六部官員,戶部尚書龔彝,立馬站出來,磕了幾聲,清了清嗓門。
沒錯,既然涉及到糧餉,關於錢糧的問題,那就繞不開戶部。
畢竟,現在的大明,8成以上的賦稅,全部掌控在戶部手裡,誰要錢糧就得戶部點頭。
“臨國公”
“靖國公”
“益國公”
“糧餉問題,是這樣的”
“首先申明一點,從陛下監國以來,大明所有的正規明軍,就沒有過拖欠糧餉的事情”
“陛下,親口說過,足糧足餉,不能短了軍隊,一分一毫的糧餉”
“其次,明軍的糧餉,也是分好幾種”
“正規的明軍,月餉在1兩到2兩之間,土司明協營,月餉大概是7錢到1兩左右”
“具體的糧餉,是根據戰鬥力,戰功大小,來擬定核定的”
“明軍裡麵,戰鬥力最強的,騎兵、親衛營、炮兵、重盾甲士和先登死士,月餉能拿到2兩”
“其他的,弓弩手、鳥銃兵、刀盾手和新兵,大部分都是1兩,到1兩5錢的樣子”
“當然了,軍中的米麵和日常開銷,都是朝廷支付,還有將士們的米糧,按月發放,每個士卒3鬥”
“還有一點,明軍的糧餉,至少有一半,是交給將士們的指定家屬,按月領取,剩下的部分,才會交給將士”
又是嗶哩吧啦一大堆,老戶部尚書龔彝,也是個老會計了。
大明朝廷,收複永昌以後,朱雍槺榮登大明監國,那時候的勇衛營,就有一半的糧餉,由朝廷支付。
當時的朝廷,差點被滿清一戰滅了,其糧餉賦稅的窘迫,可想而知了。
因此,一心堅持想迎回朱由榔,鐵頭娃龔彝,就被岷王監國,打發到雲南各州府縣,去籌集糧餉。
所以說,後來的勇衛營,其糧餉發放,也納入了明軍的體係,相互取長補短。
不用說了,朱皇帝的親兵營,錦衣衛和東廠蕃子,5大步兵營,4個騎兵營,1個炮兵營。
這些核心的兵馬,糧餉最高,每人月餉至少2兩,將校和基層骨乾,那就更高了。
其他的兵馬,正統明軍和大西軍,改編而來的,那就低一點,也是經過戶部的精心核算,1兩到1.5兩之間。
即便是如此,他們的待遇,也比以前好太多了,足糧足餉,改不拖欠啊。
至於土司明協營,那就不好意思了,待遇最低,月糧餉是明軍的一半,但基層將校,來自5大步兵營,待遇很好。
這個是沒辦法的,畢竟明軍缺賦稅,朱皇帝也是刮地三尺,能做到這樣,已經是破天恩寵了。
“好啊”
“真的嗎?”
“當真是足糧足餉?”
“概不拖欠?”
“按月發放?”
“家屬領一半?”
、、、
聽到這裡,忠貞營的李來亨,袁宗第和郝永忠,還有後麵的2個戰將,驚喜交加,驚呼連連,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
太不可思議了,足糧足餉,概不拖欠,這可不是明軍的作風啊。
這幫人,吃了太多糧餉的苦頭了,平日裡,除了練兵備戰,就是愁糧餉的事情,日夜煎熬啊。
沒辦法,夔州府太貧瘠了,所有的田產賦稅產出,也就僅僅夠養活整個忠貞營,甚至是出現餓肚子餓死人。
這就是為啥,忠貞營的兵械甲胄,老舊不堪,火炮鳥銃,更是缺斤少兩,根本無力外擴勢力。
在重慶之戰的時候,他們見過楊定的步兵營,二炮司的包傑勳部,戰鬥力爆表豪橫啊。
那種陣勢,號令如一,令行禁止,一往無前,排山倒海似的,直接壓過去,什麼牛鬼蛇神,也扛不住啊。
特彆是二炮司,僅僅一千多人,卻是配備了一千多丁壯民夫,戰象馱馬大車,有一大堆。
還有就是那個火炮,整整100多門,全是3.5斤以上的重彈,直接把城頭垛口,轟成了渣渣。
原來啊,訣竅在這裡啊,全是足糧足餉,且糧餉最高,月餉2兩啊,養活家人,綽綽有餘了。
沒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朱皇帝核心兵馬,糧餉肯定是頂格的,誰叫都沒用,誰讓你們投靠那麼晚啊。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