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啊,天下的形勢,就是如此,滿清還竊據了華夏九州呢”
“晉王李將軍,在湖廣,替朕圍攻洪老狗,對峙了好幾個月”
“鞏昌王白將軍,在緬甸阿瓦城,替朕看管大明的祖宗之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廣國公賀將軍,在廣東廣州,替朕看守,朝廷的賦稅重地”
“還有黔國公沐將軍,以前在川南領兵殺韃子,過幾天,又要領兵出征了”
“所以說啊”
“現在,朕的大將們,還不是馬放南山,留守享清福的時候”
說實在,這一份五軍的主官名單,確實是不咋地。
最簡單的道理,大西軍的核心大將,一個都沒有,有一點不近人情。
但是,確實是沒辦法,天下的大勢就是如此,朱皇帝的朝廷,需要大將領兵打仗。
更何況,朱皇帝製定的五軍都督府,本身就是個花架子,空缺太多了,以後可以慢慢調整的。
不出意外的話,將來拿下南京後,這個五軍都督府,還有朝廷彆的部門,又要進行一次大調整。
“呼哧”
“既然說到了五軍,那就說一說,軍隊的擴編吧”
搞定了五軍都督府,一言九鼎的朱皇帝,深吸一口氣,立刻把話題一轉,說到了擴兵的大事。
沒錯,大明的地盤,越來越大了,將來的東征北伐,需要的兵馬,也會越來越多。
當然了,大明的朝廷,國力越強盛,將來滿清的阻力,也會越強大。
所以說,這個時候,朱皇帝得趁著,這個小朝廷,還能一個人說了算的情況下,儘快完成組織架構。
“陛下啊”
“請三思啊”
“朝廷的糧餉賦稅,不足啊,不堪重負啊”
這不,大殿下麵,戶部尚書龔彝,就立馬站出來,開口大聲勸諫,要求朱皇帝三思而後行。
太奢侈了啊,上次在沐王府的晚宴,剛剛定下10個營編製,全是土司明協營。
如果再加上前麵的,忠貞營10個營,那就是20個營,6萬人啊。
此時此刻,這個老狐狸鐵頭娃,有點想撞死在台階下,花錢如流水啊。
“龔尚書”
“切勿多慮,朕心裡有數”
至於糧餉的事情,朱皇帝心裡,確實是有數,開口鄭重的安慰龔彝。
沒錯,他是算過的,養兵半年以上的糧餉,朝廷還是綽綽有餘的。
至於一年後的養兵問題,那就多想了,練出來的兵馬,又不是死人,不會出去搶劫啊。
東征南直隸和江浙,那都是賦稅重地,人丁多,遍地是黃金。
實在不行的話,不是還有隔壁嘛,下緬甸,暹羅,柬埔寨,瀾滄和安南,鄰居屯糧,我屯槍。
更何況,他還有彆的想法,去彆的地方搞錢,最近已經開始行動了。
“首先,是二炮營的擴編”
“潘忠將軍的直領兵馬,擴充到3千人”
“四個二炮司,每一個司2千人,總計1.1萬人”
“兵部和戶部,要儘快抽調新兵,打造更多的火炮火器,完成二炮營的擴充”
“對了”
“還有戶部,要征調更多的戰象和馬車,還有丁壯民夫”
“不足之數,讓鴻臚寺,去找中南半島的藩屬國,上貢補充戰象”
沒錯,南征北戰幾萬裡,十幾場大戰下來,朱皇帝已經感受到了,二炮營的兵力,嚴重不足了。
這不,直接從5千人,擴充到1.1萬人,以後四個二炮司,都能單獨配合作戰了。
當然了,需要的大炮、飛雷炮和抬槍,還有配套的戰象、民夫、馬和炮車,也是天量的。
“其次,是騎兵營”
“四個騎兵營,全部從1500人,擴編到2500人”
“四個營的主將,分彆是孟養公馬將軍,廣昌侯高將軍,大將祁磊和劉金豹”
“至於魏豹將軍,要調出來,朕另有他用”
“各營的副將,暫時等一等,過段時間,朕再另行任命”
“騎兵的不足之數,交由兵部,去全軍挑選,熟練騎術的老卒子”
“記住了”
“隻要是兵部看中的,任何兵營的主將,都不得阻擾,否則嚴懲不貸”
沒錯,這一次擴編擴軍,朱皇帝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將來的東征北伐。
可以預計,到時候,肯定都是大戰役,戰略決戰,火炮兵少不了,但是騎兵更加缺不了。
這方麵,朱雍槺的大明朝廷,一直都是弱勢,隻能勉強補充吧。
至於各營的副將,還有一些精銳騎兵,朱皇帝也有打算了。
皇妃吳阿珂的二兄吳應麒,正在投明的路上,剛好撞上了,一起安排進去吧。
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遼東鐵騎啊,即便是幾百人,那也是精銳家丁,剛好投進去,加強戰鬥力。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