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轟隆轟、、”
公元1660年,大明中華元年,1月13日,淩晨,卯時一刻。
常德城,西城常武門內外,城牆上,城外的清軍大營裡,戰鼓擂擂,炮聲轟鳴,響天徹地。
“殺明賊、殺、、”
、、、
緊隨其後,清軍最外圍的小營寨,衝天的喊殺聲,衝天而起。
寨門大開,無數的清軍,潮水般湧向前麵,坑坑窪窪的泥潭通道。
沒錯,這就是益陽縣總兵陳德的軍隊,總計兩千多人,準備衝殺對麵的明軍營寨。
當然了,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南直隸那邊,增援過來的普通綠營兵,裡麵還夾雜著不少的丁壯民夫。
“鏘鐺、、”
同一時間,對麵的明軍大營,頂在最前麵的小營寨,位於最中央的將軍營帳內。
一個身材魁梧的壯漢,身著鎧甲,躺在行軍床上,腦袋剛好枕著黝黑發亮的大砍刀。
驟然聽到對麵的戰鼓聲,虎目一睜,霍的一下,猛的跳起來,右手抄起枕頭下的大砍刀,放聲怒吼:
“清狗子”
“日你個仙人板板,睡覺都不得安生”
“兄弟們,抄家夥,按照計劃,準備迎敵”
這個基層將校,就是馬鷂子王輔臣的愛將,千總巴三綱。
這個家夥,帶著本部600兵馬,鎮守在這個小營寨,頂在最前麵的防線上。
他也是狠人呐,為了防備對麵清軍的突襲偷襲,下令全軍上下,所有人都要穿著甲胄,抱著兵械睡覺。
俗話說的好,什麼樣的將領,就會帶出什麼樣的兵。
馬鷂子王輔臣,狠人猛將一個,這個巴三綱也不差,悍將一個,才會拿到這麼好的位置。
“嘭”
也在同一時間,緊挨著巴三綱營寨,身後不足幾百米,另一個營寨內。
馬鷂子王輔臣,麾下的另一個悍將,千總馬肇升。
同樣是瞪著牛眼子,從行軍床上,猛的坐起來,砂缽大的鐵拳頭,狠狠垂在鐵硬的床板上,放聲怒吼:
“來人,披戰甲”
“他媽的,傳令兵,死哪裡去了”
“傳令全軍,抄家夥,乾清狗子”
“傳令炮兵,瞄準外麵的清狗子,準備火力增援巴將軍”
“再來人,去前麵看一看,清狗子的領兵大將,到底是誰,出兵有多少”
常德城外,晉王李定國的大營,大概有9千精兵。
其中,晉王本部,有五六百的親衛營,領兵的大將,是表弟馬思良。
大將王輔臣和王屏藩,各領兵三千,大將江大川,二炮營三司兩千人。
大營裡,還有大量的後勤人員,貴州調來的民夫丁壯,雲南調來的土司兵丁,總計1.5萬人左右。
這個大營,由20多個小營組成,每個小營寨,兵力600左右,一半精兵,一半雜兵。
整個大營寨,連營好幾裡,占據了常德西城外,大部分的地盤,一直延綿到南麵的元江邊上。
大將王輔臣,帶著3兵馬,3千丁壯,分10個小營寨,頂在最前麵,專門盯著裡麵的清軍。
當然了,他的兩個千總大將,馬肇升和巴三綱,就是頂在最外圍,首當其衝。
“王將軍”
“洪老狗出兵了”
“今天的兵力,好像多了點啊”
“看上去有2千多人,應該不到3千吧”
“旌旗上麵,寫的是陳字,這人是誰啊?”
半刻鐘後,馬鷂子的中軍大營,一座高高的塔樓上麵。
一個中等身材的年輕將領,頂盔摜甲,端著長筒望遠鏡,一邊觀察,一邊問向旁邊的王輔臣將軍。
沒錯的,這個時候,剛剛衝出大營的清軍,還在忙著整理隊列呢。
這不,明軍大營裡,一個個領兵大將,也在忙著衝上塔樓,查看前麵的戰局。
“呃、、”
旁邊,本來一臉淡定的馬鷂子,也端著一個長筒望遠鏡。
聽得到這種問話後,臉色微變,下意識的摸了摸,腦門上的光頭鹵蛋,呃了半天,不知道如何回應。
他媽的,問題有點尷尬無語啊,打人不打臉,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這不是明擺著,說他馬鷂子,出身對麵的清軍,熟悉對麵的領兵大將,是降將光頭將。
但是,沒辦法啊,旁邊的副將,大名叫何泉,出身岷王府親兵之一,腰板子很硬鋼。
“呃、、”
“姓陳的清狗子”
“本將要是沒記錯的話,應該是益陽縣的總兵陳德”
“這個陳德啊,你可能不了解”
“但是”
“他的老子,你肯定聽說過”
“陳永福,以前是開封城的總兵,鎮守開封的時候,射瞎了李闖王的左眼”
“嘿嘿、、”
“道上有傳言,當時射箭的人,就是外麵的陳德,使了一手好箭法,百發百中”
“那時候的他,年僅十幾歲啊、、”
這個陳德和他老子陳永福,五姓家奴馬鷂子,當然清楚的。
尤其是對麵的陳德,是洪老狗麾下的大將,傳言很能射,是百發百中的神射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初,馬鷂子跟著吳三桂,入滇之前,就一直在洪承疇麾下,跟陳德見麵無數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