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的,一旦去了廣西做巡撫,這輩子肯定回不了朝堂,做閣老就真的是夢想了。
那有什麼辦法呢,跟錯了人,投錯了注,站錯了立場,就是這個悲劇下場啊。
很明顯,上麵的朱皇帝,還是記恨他扶綱,打擊報複。
監國的時候,扶綱跑到滇西邊境,擅自躲在李定國軍中,想伺機迎回朱由榔。
“哎”
龍座上的朱皇帝,儘收眼底,內心一股觸動,歎息不已,也很不是滋味啊。
沒得辦法,唯有繼續板著臉,麵無表情,心若磐石,擺手說道:
“兩位愛卿,都起來吧”
“你們的忠心,朕心裡都明白,好生辦差事吧”
無情最是帝王家,家人都得防著,何況是外臣下屬呢。
大西南文臣派係,太強大了,朱皇帝是必須處理的,否則遺禍無窮。
古往今來,最厲害的皇帝,不是所謂的文治武功,而是學會掌控朝局平衡的能力。
華夏王朝幾千年,江山代有人才出,所有的朝廷,永遠都不會缺能人誌士的。
一個平衡的內外朝廷,才會有競爭力,進取心,而不是一支獨大,混吃躺平等死。
楊昌彥,是朱皇帝的半個老丈人,資曆淺薄,能力一般,留在競爭激烈的六部朝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實呢,這並不是好事。
反而耽誤了他的前程,又占著茅坑不拉屎,更容易遭人嫉恨,還不如放出去曆練一番。
扶綱,能臣乾吏,德高望重,也是大明的大忠臣,朱皇帝很清楚第一點。
但是,他不走的話,誰走啊。
他媽的,總不能讓張佐宸,程源,龔彝,胡璿等等,一眾從龍大功臣滾蛋吧。
尤其是扶綱和程源,占據了整個禮部,遍布心腹,變成了二人轉,朱皇帝肯定不允許的。
所以說,與其讓大西南派係,將來獨霸朝廷,尾大不掉。
還不如趁著朝廷還小,江南人入朝的時機,先拿掉兩個,穩住朝廷的格局。
“重臣郭之奇”
“免去廣西總督,接任刑部尚書”
搞定了兩個西南大佬,沒人炸毛了,朱皇帝繼續出招,一邊觀察群臣,一邊宣讀郭之奇接任刑部尚書。
可惜,這一次,群臣學乖了,寧死低著頭,也是一動不動,繼續等朱皇帝說完。
是的,廣西省已經沒有戰事了,完全就是一個後勤大省,負責支援湖廣衡州戰場。
這時候,廣西就沒必要再設置總督了。
要知道,大明的總督,權限可不是一般的小,能總領轄區內的文武,領兵打仗的,是軍政一把抓。
剛好,楊昌彥的刑部尚書空出來了,那就把郭之奇調回來,平衡朝局。
其實呢,朱皇帝最想調回來的人,還有一個文安之。
可惜,事與願違,四川還得麵對漢中的威脅,暫時不可大意啊。
“啊”
廣西總督郭之奇,吃瓜群眾一個,想不到吃瓜,吃到自己身上,驚奇驚詫不已。
一臉的懵逼狀態,木然的看著朱皇帝,完全搞不懂,這是什麼牛馬意思。
半響後,不懂歸不懂,他還是老老實實的站出來,磕頭拜謝道:
“皇恩浩蕩”
“老臣郭之奇,謹遵聖喻”
“皇上之恩典,老臣銘記於心,永世不忘”
“願鞠躬儘瘁,效死效命,絕不辜負陛下之期望”
、、、
一邊磕頭,一邊高呼的郭之奇,這時候,也算是回過味來了。
精明老辣的朱皇帝,把自己調回來,應該還是為了朝局的平衡,並不是對自己不滿意。
喜歡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請大家收藏:()中興大明,從絞殺吳三桂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