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陽郡。
白岩山。
千山山脈,常年積雪,
此刻六月,山穀之中,冰雪融水讓山腳的土地,變得泥濘不堪。
甚至出現了不少淤坑、水塘,
雪水彙聚成小溪,加之草木繁茂起來,鳥蟲漸漸複蘇了,
山林幽靜,到處都是‘嘰嘰喳喳’的鳥鳴。
一處無名的土坡,晨光灑在草地,顯得寂靜無比,
杜鵑鳥偶然停下,它鳥頭歪斜,興許還感到疑惑。
這個不動的東西,到底是人還是石頭?
‘嘰嘰’兩聲,杜鵑鳥對此沒了興趣,翅膀噗噗的飛走了。
太陽東升西落,山林寂靜,樹木的影子,從這頭移到了那頭。
忽然,無名土坡的幾十步外,一處雜木草叢動了一下,
生長在樹下的草木,竟然移動了起來。
定眼望去,藏得太深了,那赫然是兩個兵卒。
可這兵卒,才剛動不到幾息,
就在杜鵑鳥替他們看過的那個土坡,兩支羽箭射出,精準無比,射死了這兩個兵卒。
但隨後,山林裡並沒有動靜,就像一切都沒發生。
直到小半個時辰後,
旁邊的角落裡,一個被草木覆蓋的地方,才冒出人影。
他身覆草木,左閃右閃,偶然躲在石頭後麵,偶爾躲在樹後。
蹲在兩個高句麗兵卒的身邊後,
他先是快速的摸了摸,看看有沒有銀兩,
隨後眼觀六路,小心且麻利的割下了高句麗人的左耳。
箭是高舍雞跟高舍鴨射的,割耳朵的人是他們的祖父。
前後草堆趴著的,是他們的父親跟四叔。
高舍鴨加入趙軍後,在營地裡引起軒然大波,
祖父怒不可遏,大罵高舍鴨愚蠢、短視,
他這樣人,祖父見多了,
年輕的時候,不知天高地厚,以為有點本事,就能出人頭地。
殊不知,那是戰場!臥虎藏龍,誰知道會碰到什麼猛人!
可說歸說,罵歸罵。
有道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兩個孫子都加入了趙軍,他們當然也要一起加入。
對於三個獵戶的到來,張小應舉雙手讚成,若想兵馬戰力彪悍,那自古都是鄉兵親族。
對皇帝來說,這樣的兵馬結構確實有問題,容易尾大不掉。但它強啊!
直到上戰場,高舍鴨才知道祖父有多厲害。
趙軍兵錄,祖父隻看了幾天,就學到了精髓。
這些天,偷襲、匍匐,加之耐心十足,祖父就像一隻狡猾至極的狐狸,
帶著他們,成了馬桐將軍麾下,戰績最好的小隊伍。
尤其是幼弟高舍雞,那一手雪地射兔的箭法,隻要看見人,基本就能殺掉。
猛人?如今他們就是白岩山林戰的猛人。
斥候戰,最大的問題是找到敵人。
更大的問題是,找到敵人的時候,不要被敵人找到。
整個千山白岩段,方圓七八裡,乍一看半個人都沒有。
但高舍鴨可以肯定,高句麗多少人,他不知道。
可定襄郡三千人,那是明明白白的,就在各處犄角旮旯裡貓著。
這種情況,高句麗山城道,彆說運輸補給,
出來一個死一個,連巡邏都不敢,更彆說運物資了。
忽然,高舍鴨聽見了山那邊尖銳的銅鑼聲,
“鐺鐺鐺鐺!!”
這是趙軍發動攻擊的命令。
這種情況,要麼就是趙軍伏擊彆人,需要支援。
要麼就是趙軍被伏擊,需要救援。
“祖父,祖父!去不去啊?”
經驗老道的祖父,眉頭一皺,他四顧山林,打算看看友軍是怎麼辦的。
但很快發現,定襄趙兵根本不帶猶豫。
有不少趙兵,將身上的草木一丟。熟悉的定襄郡兵們,持弩快跑,迅速向山那頭靠攏。
四麵八方而來的兵群裡,老獵戶還看見那個腦袋不好使的張傻子。
此人背後掛著幾壺箭,手持刀盾,呐喊咆哮的往山那邊衝。
也是,這玩意弓箭手肯定乾不了,隻能背箭壺,乾苦力。
定襄一個郡兵編製,竟然如此敢戰?也不管來的是誰,一股風的就衝過去乾!
此情此景,老獵戶就沒什麼可猶豫的了,他大喊一聲,
“走,高句麗人不可能比趙軍驍勇,打一場再說。”
老獵戶一聲令下,高舍鴨一家立刻從隱藏地爬出,
他們一行五人,三個刀盾手,兩個弓弩兵,成三角陣型,
把兩個孫兒保護在中間,一路跟著大部隊,向山那頭衝去。
千山山脈中,
白岩山城後方六七裡。
趙軍跟高句麗軍爆發了激烈的衝突,
來自山林深處的深棕色兵馬,誓要打開缺口,進入白岩山城。
而趙軍自然不可能讓高句麗過去,因此雙方都下了死力。
一處山坡岩洞,馬桐躲在後麵,
他探出腦袋,瞧見戰場,全是弓弩羽箭對射。
即使有些地方出現刀盾兵搏殺,那也是在爭奪據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支高句麗兵馬戰鬥經驗非常足,儘管他們悍不畏死,不要命的進攻。
但並沒有胡亂攻打,山這頭的趙軍,
而是交替掩護,爭奪各種至高據點,形成對趙軍的突破。
這種情況,馬桐一瞧就知,
肯定是高句麗四家宗族的牙兵,甚至淵蓋文的嫡係都來了。
“快,叫張小應,就是用命頂,也不能讓高句麗人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