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公是皇帝蕭漢奶媽的對食客,故能得到在陽城監軍的機會。
當然,在右丞相楊重樓這裡乾監軍,
說輕鬆也輕鬆,說艱難那也艱難。
輕鬆是啥事也不用管,反正也管不到。
艱難就是麵子上過不去,老臉難受。
楊重樓不把他當回事也就算了,底下的這些個丘八也不把他當回事。
這不,接個聖旨,左神軍一營二營統領就鬨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伸手乾嘛?蕭師都,本將乃神軍第一功臣,這聖旨理應本將來接。”
說話的人是南陽蕭家子弟的佼佼者——蕭雄信。
此人跟蕭世安不同,蕭世安是蕭家嫡係莊戶,而蕭雄信隻不過是附屬佃戶人家。
相當於一個出自內府,一個出自外院雜役。
蕭雄信身高九尺,相貌堂堂,威風赫赫。
善使一柄金釘長槊,此槊丈八,重百二,乃是梁國大將中第一重兵器。
南陽蕭雄信崛起於彭店縣之戰,大破孟白川之役。
素有‘名冠諸軍,號為飛將’之稱。
“哼哼,蕭雄信?何方小輩?”
“我蕭師都年齡比你長,武功也比你高,聖旨理應本將來接。”
說話之人,乃是南陽新一代猛將,本為蕭世安之後的南陽節度使。
其少年天驕,武道修為宗師八重,自是不服蕭雄信接旨。
“你武功比我高?哼,敢跟我比武嗎?”
軍中大將,最忌諱的就是比武,
因為這玩意就像開盲盒,誰也不知道打得過誰。
可宣武大營,點將台上,
兩隻蒲扇大手,在安公公的聖旨前麵牢牢抓住對方,
兩將四目赤紅,雙雄之間的火氣,幾乎肉眼可見。
蕭雄信雖然隻有宗師六重,但其人沙場驍勇,以天下第一自居,豈會把蕭師都放在眼裡?
“取我金釘長槊來,今日便要跟蕭將軍比個高低。”
“好!取本將盤龍關刀來,今天就要讓你知道天高地厚。”
宣武大營點將台,
安公公急啊,你們要打,先接了聖旨啊。
現在打,咱家是阻止,還是不阻止呢?
見兩將怒目而視,直奔校場,大有一言不合,就分個生死的情況。
大戰未開,先折猛將,豈不是被趙國笑掉大牙。
安公公上前幾步,向左右神軍,其他幾個統領投去求助的目光。
左手第一位,乃是山東道東阿縣猛人,趙東金。
此人善使一柄宣花大斧,戰場之上,破甲殺敵,所向披靡。
因少有人能接其三斧,被梁軍戲稱,趙三斧。
趙東金身材魁梧,猶如門板,他眼神躲閃,不想管蕭家人的閒事。
見趙東金不行,安公公又看向裴儼。
此人乃是五姓望族中的裴家子弟,裴溫死後,整個家族落寞,旁支寒門顛沛流離,
好在裴儼習得一身家傳武藝,遂在中原大戰中崛起。
裴儼這種身份,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自是不敢管這事。
“王君漢,你看在咱家麵上,把事情平了。”
王君漢能文能武,算是智將,但他思索幾息,拱手行禮,表示無可奈何。
“咚咚咚……”
“鐺鐺鐺鐺鐺鐺……”
校場之上,戰鼓雷動,呐喊喝彩,久久不絕。
左神軍一營二營的兵卒互不相容,高聲咆哮,為自己主將助威。
隻見金釘長槊對盤龍關刀,那是打得針鋒相對,招招致命。
知道的是比武,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生死大戰。
隻見校場上,刀槊碰撞,勁風四起,火星四濺,金戈之聲,震的梁軍旗幟顫動。
“這……這如何是好啊?”
就在梁國宣武大營,安公公不知所措時,
‘砰砰’的腳步聲,自點將台上響起,
右神軍三營統領郭孝恪,在其餘大將,震驚的目光中,
不慌不忙,拿走了安公公手裡的聖旨。
隨後這名身覆精甲的將領,眼神之中全是鄙夷,
斜了一眼遠方校場比鬥的兩大猛將,留下一句‘莽夫’。
便在旗幟飄揚,獵獵作響的校場,自顧自的離去了。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