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帝行台上,站崗的趙國精銳,已經換了冬季戎衣。
趙人的第一件貼身長衣,是在雪洞裡,由輔兵婆子們做出來的。
當時沒有上色的條件,乃為自然的草木湛藍色。
但後來,這種顏色被軍隊認可了,大家就再不願意更換。
因為趙軍固執的認為,這種顏色會帶來幸運。
而兵司也考慮氣運、風水等玄學,最終定下了此事。
因此,湛藍、紅戎、黑甲,跟襆頭趙裝一樣,成為了趙人的標誌。
春草進入行宮大殿,找到了小閣間裡的大哥程平。
再三確認後,才將軍令的備份,交給了自己的大哥,
“郎官程平,這些都是發出的軍令,請按照規矩登記造冊。”
“所有軍令七日內,均為絕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趙帝行宮附近,皇帝兵馬其實不多。
隻有三萬人,這其中一萬多還是傷兵,
皇帝的隨駕大軍,隻有李娘子送來的皇莊子弟三千,跟上官貴妃、李貴妃的家兵五千。
也就是說,加上兩千皇帝衛隊,白馬渡真正能戰的趙騎,隻有一萬。
趙國二十餘萬大軍,全部鋪開在河間、滄州,
這一個多月,幾乎每日都有生死大戰,
前前後後,各戰兵退下來了的傷員,已經擠滿了傷兵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很多地方,都臨時改成了傷兵營房。
此刻,哪怕是在趙帝行宮,都有刺鼻的草藥味飄來。
就算程平的閣間裡窗戶緊閉,田七粉淡淡的味道,他依舊能分辨。
忽然,抄錄軍令的程郎官‘咦’了一聲。
他緩緩拿起麵前的軍令冊,仔細看了看。
趙帝行宮,燭火郎官,
黃冊大印,再三核對。
程平這才確定,河間西側的兵馬,皇帝的命令真的是撤離。
石門縣、任丘城這些地方的精兵,隻留下了少量斥候。
其他主力兵馬,配合周伯等部,迅速西進。
西進!
竟然是西進?
皇帝在梁國集中兵馬危險時刻,選擇河間西邊撤圍,放開梁國主力。
同時,抽調所有河滄大戰能動的兵馬西進,這是否欠妥?
趙國中路本來有十八萬人左右,東線分了六萬,現在西線又去六萬,
如果算上傷亡,中路趙軍隻有三四萬了。
這三四萬人,普遍集中在了西馬縣、平舒城、孟鎮一帶阻擊梁軍。
皇帝白馬渡大營,若是沒有李娘子跟貞娘子的援兵,現在就是個空殼。
不行,這樣打仗太弄險了,必須勸阻。
郎官程平臉色難看,雖然方才被皇帝跟楊重樓打擊到了。
但幾經躊躇,他最終還是決定去找陛下說個明白。
可他來到行宮龍台時,隻看見了空落落的龍塌,陛下早已離開。
問過春草後,程平才知,貞貴妃又鬨起來了!
她對於二皇子的學識遠超三皇子,一直耿耿於懷。
貞貴妃固執的認為是周雲開小灶,所以但凡有機會,她就要皇帝親自教導李定。
如此情況,程平隻得在行宮等待。
這會陛下去了哪裡?曆經韋月、杏兒之事後,春草是決不敢泄露的。
退一步說,貞貴妃要陛下教導三皇子的時間,程平可不敢去打擾。
趙國李貞,可不是好惹的人物!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