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火爆的劉忠武,手裡茶杯摔的粉碎,
龍驤軍主簿,長安行道都統,轉身怒視武川老族人,勃然大怒道,
“國都之事,陛下一言而定!豈能我等更改?”
“梁族長,要不要乾脆自立算了。咱們再建一個趙國嘛,那樣多好?長安你們說怎麼樣,就怎麼樣!”
劉忠武的憤怒,讓大堂裡,這些叔叔伯伯們悻悻的低頭,一個個不知所措。
自立?!當然不可能。
先不說,他們這些老族人自己就不同意。
趙國可是起於微末,對抗異族,立功封王,平突厥、滅高句麗,以蓋世功績得位神器。
跟司馬晉那種背洛水之誓,當街弑君,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可是完全不同的。
如今趙國,但凡誰敢做出謀反之事。
都不用彆人剿滅,就他手下人,立刻會殺了此人,得平亂之功。
普寧坊,
趙軍衙門。
大堂裡的叔叔伯伯們,不少人開始哭泣了。
其實農家、小宗族,開創家業的手段都差不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就是省吃儉用,辛苦積攢。
古話說,喝粥三年,省田一畝。
他們中不少人,這次銀錢都是找彆人借的,本想著,苦幾年還回來。
但如今的情況,恐怕永遠還不起了。
麵對這種老族人破家的悲慘事件,
主位上,一直不說話的李宣,
看了劉忠武一眼後,歎息一聲,想了個辦法道,
“這樣吧。也彆背後說我和饃子,不講人情,忘恩負義。”
“你們的消息,都是飛鷹來的。我這裡再壓一壓。時間吧,可能就二十天。”
“二十天之內,你們把手裡的東西。有計劃……記住,是有計劃的賣給中原、南楚宗族吧。”
這些人十年前,雖然都是泥腿子,
但如今,他們的子侄、親人,遍布趙軍。
麵子必須要給,
要不今後李宣跟劉忠武執政長安,底下的人全得罪,事情也乾不動啊。
李宣的辦法,雖然不能讓他們徹底擺脫這一次的損失,
但至少,不至於弄到家道中落。
畢竟,作為趙軍開國族人,豈能落得個家徒四壁的下場。
新長安城。
它坐落於長安縣與萬年縣交界,取‘長安萬年’之意。
此刻,北城門樓上,寒風呼嘯,已經能看見大地茫茫的白色了。
普寧坊的城門,建的巍峨,城牆足足八丈高,
置身於此,頗有一種,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望著風雪中,漸行漸遠的梁老頭一行人,
負手而立的劉忠武忽然開口了,
“李宣。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陛下不會遷都長安?”
“嗯!”寒風呼嘯,李宣並沒有狡辯,回答的很淡然,
“河北三十倍於長安,中原、江南未定,陛下怎麼可能會遷都長安?”
“除非將來,一統天下,趙國要往西域打,定都長安才有可能。”
聞言,頭發黑白相間,威勢一天比一天重的劉忠武,
目瞪口呆的望著麵前的書生,有些生氣的道,
“那你不說?你讓這些武川老族人在這一次長安之事裡,虧的家資減半。”
“哈哈哈!”城門樓上,迎著北風,李宣搖了搖頭,大笑道,
“陛下都沒說!聖言未定,宣那裡敢言?”
“你看這大好長安,要是沒有這些錢,能恢複的如此鼎盛……”
“哈哈哈……哎,不要說出來。就是這麼回事!”
寒風吹拂城頭,
趙軍朱紅旗幟,在城牆上,隨風飄搖。
趙軍站崗的郡兵側麵,
李宣忽然回頭,打量了一眼氣憤的劉忠武,
有些話,李宣不好說,但並不代表他心裡不明白,
‘定都長安?最得利的不是彆人,正是龍驤軍!’
……
……
喜歡楚兵請大家收藏:()楚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