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沒用太長時間,找到了演算緩慢的原因。
他走到女兒門前,側耳傾聽,隔著房門,宋琦大呼小叫,聲音中滿是亢奮。
不覺的笑了笑,沒打擾女兒的興致。
家用的獨立服務器隻是因為便利和保密。
宋哲不在家裡工作。
當下做的東西更不算什麼機密,各種方案、數據都已公布在官方網站,民間興趣愛好者可以自由下載,自己進行計算研究,歡迎提出各種意見想法。
航天局樂於見到這種情況。
宋哲順利申請到了城市算力服務,
這樣家用的服務器就與雲端相連,遇到算力不足的情況,隨時調用雲端的算力輔助。
……
“根據李前收集的,霧氣空間諸文明留言信息分析,高維航行的時間都不會太長。
平均在90天左右。
九十天後,藍星將出現在另一片完全陌生的星際空間,那裡可能是空曠的,前方隻有一團星雲等著我們。
也可能存在一個星係,還有共享者文明聯盟的艦隊。”
聯盟軍委大會議廳,來自各國的高官與政客,以及航天軍幾位將軍,正聽取科學家的報告。
早年間,李前在霧氣空間發現共享者文明留下的信息。
通過脈衝星確定藍星就在其描述的空間,於是嘗試性的發射信號。
沒想到真獲取到了共享者文明準備的技術大禮包,幾乎涵蓋各行各業,各個領域。
對人類的科技發展至關重要。
甚至某些技術過於先進,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至今還在禁止名單上。
現在,藍星再次進入高維航行。
按照共享者文明描述,本次航行結束,很可能遇到共享者文明留下的文明聯盟。
長則數月一年,短則90天內,航行結束,就會遭遇到。
視角代入共享者文明,既然在霧氣空間留下信息,又在高維航道前一站留下傳信設備,那麼航道下一站,設立監察站就是必須的。
時時監控新的流浪者文明,第一時間建立聯係。
而流浪者文明,帶著一顆星球,不可能隱藏。
“因此,我們是藏不住的,出現的第一時間,就會被發現。”
台上的科學家道,
“不過我們也有反應的時間,不論是光學探測,還是利用引力透鏡效應,對方要發現我們,至少也要10天以上的時間。”
藍星結束高維航行,隨機出現在宇宙空間不算巨大的範圍。
共享者文明大概不會在這個範圍內安置觀察設備,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那麼就是在這個範圍之外。
而根據霧氣空間諸文明留言,這個範圍的半徑,也就是近三千億公裡,光需要走10天。
藍星結束高維航行,忽然出現在該片宇宙空間。
藍星向外散播的信息,如引力,引力對星光的扭曲等現象,都以光的速度傳播,需要至少10天時間才會被共享者文明的檢測設備看到。
但是反過來,共享者文明的檢測設備,乃至可能存在的星係,或艦隊聯盟總部,它們所投射的引力、電磁信息等,早已密布該片宇宙空間。
人類可先於共享者文明觀測到他們。
因此,就算共享者文明的探測器在‘危險’範圍內,發現了藍星,要將信號傳遞回去,也隻是光速而已。
故而,沒必要在近距離安置觀察裝置,多此一舉。
基於此,在人類得到共享者文明相關信息時就已經開始籌備。
基於引力透鏡效應的大型高精度觀測基站,藍星各個方位建造了七座。
天空中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