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各國使團已經陸續抵達。”
“我朝以雷霆之威覆滅百濟和倭國。”
“四方夷狄無不拜服,早早便遞交了朝貢國書。”
“看來這次,比之南北統一之時的震懾還要來得猛烈……”
長孫晟很是激動地說道。
作為掌管外交之儀的鴻臚卿,興奮、傲驕之色躍然臉上。
“蘇毗、象雄二部,由誰率隊進京?”
宇文衍對於這樣的“萬國來朝”倒是沒多大感覺。
他在乎的雪域高原上的“三強”之二。
去歲年底。
越王宇文盛回京後。
宇文衍讓其返回雪域高原後,向蘇毗、象雄二部施壓。
表達朝廷對二部主動“納土歸朝”的期望。
宇文盛久居道縣。
對整個雪域高原了如指掌。
與象雄、蘇毗二部的貴族階層交流頗密。
在商貿的利益驅使下。
二部貴族和華夏商行之間的貿易綁定已是難以輕易割舍。
對中原王朝的認可度也是越來越深。
特彆是“凡人道”在雪域高原呈燎原之勢傳播開來後。
華夏文化順理成章地融入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象雄王和蘇毗王的身邊。
都有一位“道行高深”的“國師”。
平時為二部高層出謀劃策,行醫治病。
同時。
也指導他們打坐誦經,修行“凡人道”。
十餘年時間下來。
本就沒落的傳統原始苯教更加萎靡不振。
整個雪域高原成了“凡人道”的聖地。
哪怕對中原王朝敵意滿滿的雅隆部。
“凡人道”在其部落的接受程度一點也不比象雄、蘇毗二部差。
天元十一年。
大周朝廷揮師西進,千裡征伐,強勢覆滅吐穀渾。
當時就把象雄、蘇毗二部給嚇破了膽。
都已經做好獻地投降的心理準備了。
不過。
朝廷當時並沒有吞並二部的計劃。
哪怕後來設立青海道。
也隻是把吐穀渾舊地納入版圖。
沒有侵占二部一絲一毫的地盤。
象雄王和蘇毗王暗自慶幸,祖宗基業暫時算是保住了。
然而。
安心的日子沒過多久。
就聽到中原王朝興兵半島,區區數月就將百濟滅國。
提起的心還沒放下。
又傳來王師東渡茫茫大海,將目空一切,以下犯上的倭國連根拔起的消息。
他們就算腦子反應慢了半拍。
這個時候也是徹底看清。
在當朝皇帝的統治下。
大周和傳統中原王朝相比,變得無比霸道起來。
年初時。
二部接到道縣越王的親筆帛書。
書稱:
高原諸部,承脈古羌,源自炎黃先祖,與華夏同宗。
陛下九五至尊,體恤天下萬邦子民。
不忍一脈相承之部族成為無根浮萍,遊離華夏正朔之外。
……
越王把話說得夠直白了。
一番溫情言辭後,把二王狠狠誇了一波。
說他們識大體,有遠見,定然不會讓天子失望雲雲!
最後。
還把朝廷在蜀川道,隴右,青海道,西北道部署的數十萬軍力和盤托出。
先禮後兵的意味不言而喻。
二部的王看後,額頭冷汗直流。
立馬召集部落高層貴族商議。
這十餘年來。
雪域高原諸部的貴族都與華夏商行建立了密切的商貿往來。
雙方已經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利益捆綁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