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招攬人才·態度_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81章 招攬人才·態度(1 / 1)

【軍隊本身的訓練有了,錢糧有了,那麼還缺什麼?缺一點人才。】

【於是,張獻忠也不忘招攬讀書人作為自己的參謀人員,幫助自己判斷局勢、規劃時機和大軍的行動。這些人中,比較有名的有潘獨鼇、徐以顯等人。】

【潘獨鼇,秀才出身,是湖北應縣的生員,但是他卻並不是等到張獻忠歸降後才投奔的張獻忠,而是在此之前——明朝末年,起義頻頻,潘獨鼇就在應縣的蕭家畈湖結了個水寨,訓練了一支三十人的隊伍。崇禎九年,張獻忠率領大軍從附近路過,潘獨鼇立刻選擇歸順,自此成為了張獻忠的軍師。】

【雖然他不是等到張獻忠歸降明朝朝廷之後才投奔張獻忠的,但是這也正是張獻忠一直在做著複起的準備的證明——都投降了,卻也沒有把自己手下的讀書人遣散的意思。】

【順帶一提,還有說法是潘獨鼇投奔張獻忠,是因為他在應縣那邊,和當地的鄉紳爭奪田產,結果敗訴了,於是憤憤不平之下乾脆跑去投奔了張獻忠。】

【以上種種,都充分證明了張獻忠的歸降完全是“權宜之計”,而不是真的就此放棄起義。】

“不解散軍隊也就罷了,明目張膽地不聽指揮,還不停練兵,四處購買武器馬匹,甚至還在製造戰船……”不少官員都陷入了迷茫,“他是怎麼做到的?”

或者說,明朝朝廷是怎麼做到的,允許張獻忠乾這麼一攤子事兒,而毫無反應毫無動靜的?

按照常理——雖然按照常理,第一步解散軍隊這一關明朝朝廷和張獻忠就過不去,但是當時的明朝朝廷……這一點還是放過吧——不聽指揮,這一個問題總該是重點吧?

怎麼張獻忠就能夠理所當然毫無畏懼地去做呢?

而明朝朝廷,明朝地方官府,明朝的那些軍隊將領,他們還真的也就認了?

怎會如此?怎能如此?

這又是一個並未身處這個時期的官員深深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事情。

至於後麵的,那就簡直是更離譜了!

練兵,練兵,練兵……練兵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放過去的?彆說是被張獻忠全都隱瞞下來了,練兵的動靜可不是想隱瞞就能隱瞞得了的。如果很好隱瞞,那麼古往今來那些偷養私兵的人就不需要專門找一些深山老林作為養兵地點了。

所以,張獻忠練兵這件事情是不可能完全瞞過去的。明朝地方官府不可能不知道。

既如此,他們又是為什麼能夠對此不在意,讓張獻忠繼續下去的?

“難道是因為張獻忠說自己練兵是為了備不時之需,為了隨時調兵出戰,鎮壓其他的起義軍,清剿賊寇?”有官員腦洞大開,頓時聯想到了張獻忠最開始不解散軍隊的借口上,“這確實是能聯係起來,可是之前張獻忠不還完全不聽調令麼?”

都已經不聽調令了,還能讓他做出這種聯係?

如果張獻忠真的歸降以後聽從調令時不時出戰,那麼他不解散軍隊也好,日日訓練也罷,那都屬於應有之舉,可是他不是啊!他麵對調令,那是想儘辦法去推脫,拒絕出戰,這種情況下,當地的官府還能信了張獻忠的鬼話……?

“可能明朝官府真的就是這樣吧,或者,當時的官員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根本不想招惹麻煩?”另一個中年文士猜測。

他可不覺得在明朝的環境下能夠到了一地長官的位置上的人,真的是什麼蠢貨;能爬上去的就不是蠢貨,能夠爬上去還坐穩位置的,更不是蠢貨,所以,明朝的地方官府官員肯定不是什麼愚蠢至極、愚蠢到看不出來張獻忠的行為有點不對的人。

既然如此,他們還對張獻忠的行為大體上當做看不見,並不直接阻擋他,也不說要直接乾掉他……那就隻能是因為這些官員不願意這麼做。

為什麼不願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雖然張獻忠的行為確實有點問題,但是他畢竟還沒有降而複叛,如果真的捅上去或者自己做了什麼事情,導致張獻忠飛速反了……那會不會到時候就全都是自己的責任了?

“他們多半沒有在張獻忠降而複叛的時候能夠直接一網打儘的把握,所以乾脆就不動了。”

至於說張獻忠如果這麼下去,日後那遲早還是要反的,到時候朝廷論罪怎麼辦……一來,日後的事日後再說嘛,著什麼急,說不定車到山前就有路了呢;二來,這張獻忠就算是降而複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說不定到時候自己就不在這邊了……況且,在這些年裡麵,朝廷裡麵、地方上肯定會有其他人和張獻忠發生衝突,這到時候,這不就能直接算作是張獻忠降而複叛的緣由嗎?

如此一來,罪責就到不了自己頭上了啊!

“不對,不對,明朝的地方官員可能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這個時候,另一個人直接反駁了兩人之前的觀點,“他們不可能什麼都沒有做,最大的可能是,他們的做法不太可取……或者,至少在明朝朝廷眼裡麵,不太可取,也不太合宜,所以乾脆沒有允許罷了。”

“當然,他們也很有可能自己私下做過,但是沒有成功。”

這種不太合宜,但是又能私下嘗試的能有什麼事情?

——最大的可能就是,乾掉張獻忠。

不論是調集大軍來一個“殺降”,還是派人刺殺、暗中下毒等等,都是可能的事情。

但是前者,明朝朝廷中肯定有人顧慮許多,殺降這種事情,如果沒有充分理由和巨大好處,那通常還是不要做的好;後麵這一種,暗殺,朝廷要是允許了,好像有失格調……但這件事情,地方官員就可以私下嘗試。

至於他們到底有沒有做,又成不成功,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吾等也是官員,朝堂局勢,地方官員性情,雖與明朝不同,但也總有些共通之處。”所以,怎麼就能直接斷定,明朝的地方官員當時全都是裝作瞎子聾子,視若無睹呢?

這種裝聾作啞的官員那肯定有,但是也不會是全部的官員都是這個態度。

喜歡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心神變 影中先生 穿越後我成了人生贏家 驚!獸世萬人迷竟是純人類 毛茸茸哨兵?那疏導也不是不行 武道燃星 驚天大瓜,我在幕後爆料成神 夫君厭我便改嫁,王爺懷裡不香嗎? 渣了仙門大佬後,我被死纏不放了 盜墓:逃不掉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