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至此處,台下觀者無不為之動容,義憤填膺。接著,男女二人在戲台上模擬村口相見的場景,他們含情脈脈,雙手緊緊相握,仿佛世間萬物都已不複存在,隻剩下彼此。他們共同唱道
“如今歸來非舊顏,曆經滄桑心亦倦,見你憔悴淚潸然,悔恨當初去征戰,執你手,訴萬千,此後再不把你瞞,餘生相伴守家園,歲月悠悠情綿延。”
一曲《離人盼》唱罷,台下眾人或悲或喜,感慨萬千。此曲道儘了窮苦百姓在世家迫害下的悲慘遭遇,如賣兒賣女、家破人亡等人間慘劇。
加之近來馬匪肆虐之事,百姓心中對豪門世家的痛恨愈發濃烈,人群中討伐與厭惡世家的流言蜚語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套路皆是一環扣一環,有了開端自然有搭戲的。這種新穎的唱曲和獨特的曲風,一經出現,便如一陣旋風,迅速風靡了整個長安。《離人盼》之後,便是一首調情小歌《鳳凰賦》。一句“酒過三巡上心頭,遙望明月心悠悠,哎喲小情郎你莫愁,卿不負你來,共白首,海枯石爛念長久。”
唱得台下的小夥子們心潮澎湃,激動不已,仿佛心中的小鹿在亂撞;小姑娘們則羞紅了臉,嬌羞可人,宛如春日裡綻放的花朵。
真是誰識曲中意,歎息愛卿強說愁,歌聲婉轉悠揚,情意綿綿,眾人沉浸在這美妙的歌聲中,如癡如醉,紛紛感歎
“誰識曲中意,歎息愛卿強說愁。”
台下掌聲雷動,連綿不絕,人頭攢動,如潮水般湧動,皆往前擠,欲更近距離感受這動人的歌聲與精彩的表演。
情歌餘韻未散,舞台風格一轉,開始演繹俠義江湖夢。彼時,長安剛剛頒布武舉考試的詔令,天下江湖義士紛紛彙聚於此。
應景之際,舞台上唱響了大義之歌,宣揚著除儘天下匪賊的豪情壯誌,儘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高尚情懷。為此,李承乾掏出了李白的《俠客行》。
配合鏗鏘有力的歌聲和樂師的配樂,這“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傳唱了整個長安。
在這股俠義之風的影響下,各地匪賊的騷擾聲逐漸平息,天下俠客紛紛挺身而出,行俠仗義,守護一方安寧。然而,事物皆有兩麵性,正如陰陽相生相克。
俠以武犯禁,這隻是暫時對付世家的一種手段,但倘若不加約束與引導,任由其發展,終將會釀成大禍。
恰在此時,台上傳來一首新曲,講述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一位曾經聲名遠揚的俠客,因一次誤判,致使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家破人亡。多年後,那戶人家的孩子苦練武藝,終於打敗了這位俠客,並將他的孩子綁在他麵前,憤怒地質問。
“年半百,善事千,憶昔當年遊四方,亂離俠義劍闖關,誤殺吾父誰難當,當年你,武藝強,吾為活命草裡藏,親眼見證父母亡,你說現在你該何當?”
字字句句,飽含著仇恨與悲憤。
當年的俠客聽聞此言,悔恨交加,緩緩跪在地上,痛心疾首地說道:“罪吾當,放妻小,我把當年罪來償,望你放過我孫兒,要殺要剮隨便來,半輩子,儘補償,救助萬人心不安,如今報應加身上,夜不能寐把罪償。”
其情其景,令人唏噓不已,也引發了人們對俠義行為的深刻反思。
此時,台下的崔家和鄭家子弟聽聞此曲,臉色陰沉如墨,心中暗自惱怒。而崔仁術卻似陶醉其中,一邊拍手,一邊跟著哼唱。
反觀於耀宸,經過這幾個月的安穩日子,原本因奔波而黝黑的麵容如今已變得白皙紅潤,舉止間儘顯翩翩公子的儒雅氣質,引得不少女子側目,心生傾慕。
於耀宸對著世家弟子說出了崔仁術的心聲。
“彆破防,這是交鋒,我們贏過,他們也贏過,這音樂淼淼,歌聲囔囔,既然改變不了,我們就接受他們,彆落了下乘。”
鄭芯看向他,眼神透露著情愫,嘴角微勾。
“你心還真大。”
“心不大,敢在你府上喝醉嗎?”
“什麼話,說得好像我會把你怎麼樣似的。”
於耀宸輕輕一笑。
“誰知道呢?”
二人相視一笑,氣氛融洽而微妙,仿佛這舞台上的風雲變幻,世間的悲歡離合,都與他們此刻的愜意時光無關。
喜歡一邊陽光一邊烏雲請大家收藏:()一邊陽光一邊烏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