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李時珍的錯誤_刷視頻:震驚古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刷視頻:震驚古人 > 第342章 李時珍的錯誤

第342章 李時珍的錯誤(2 / 2)

經過測算,銅權重2996克,按秦漢衡製的單位量值和權的量級程序,此權當為12斤權,據此折算每斤合249.7克。

有關方麵認為該權標準淨重應為3000克,之所以發生了約13\的誤差,可能是因為當時鑄造技術上的因素。

由此推算東漢時期稱量的標準,據此東漢的1斤應折合為250克,1兩折合為15.625克(或縮簡為15.6克)。

也就是說,張仲景的方子,至少從明朝開始,所用藥量就少了五分之一。

然而,即便國家發布公告,大多數醫生仍然沿用的是李時珍的劑量。

畢竟,用了這麼多年,或許效果差,但並不是沒效果,至少是有用的。

現在突然加重劑量,要是出了問題,吃死了人,誰來負責?

但是,中藥裡有一味藥,叫做附子。

附子的醫效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共有34個經方需要使用到附子,其中八個經方為生附子,二十五個經方用的是炮製後的附子,還有一個經方不確定用的是哪種附子。

二十五個需要用附子的經方,主治普通陽虛患者,功效在於溫陽、散寒、利水、固表。

而八個需要生附子的經方,則是患者病情危重之時采用的,功效在於回陽救逆,挽救生死。

類比成西醫,就相當於icu搶救了。

附子有毒性,尤其是生附子,藥不對症,幾克就能要了人命。

但是劑量不夠,同樣救不活。

這就導致許多中醫不敢用張仲景的真實劑量,隻敢用李時珍傳下來的錯誤劑量。

畢竟,都已經到搶救的地步了,反正都是要死的,運氣好救活了是自己有本事,沒救活是他自己命不好。

又不是自己醫術不精,大家都這樣用的。

隻有少部分中醫敢用正確的劑量,其中最出名的是火神派的李可老先生。

他用的劑量最符合實際,也最為人所害怕,是致死量的數倍。

而且老先生加大劑量是在發現銅權之前。

六十年代,老先生治療一個老年心衰婦女,當時的家屬都已經在準備後世了。

老先生也是死馬當作活馬醫,用了方子,每副藥中用15克附子。

老婦女的兒媳不懂煎藥常識,誤把3天用藥量的3副中藥一起煎了,並在3個小時裡一勺一勺都給婆婆灌了下去,結果當天晚上老太太就蘇醒過來了。

這次煎藥時適得其反的意外事件,使老先生意識到劑量大小問題是療效的關鍵。

老先生開始遍查醫書,看到宋朝就有人懷疑過經方的劑量問題,寫過《普濟本世方》《傷寒九十論》的許叔微,著有《本草衍義》的寇宗爽,都曾探討過《傷寒論》的方子為什麼後人用起來沒效,可能就是因為所用劑量不夠。

於是老先生確定李時珍的醫書記載有錯誤,開始超脫標準的大劑量使用附子。

從此以後,經先生之手治療的心衰、肺衰、腎衰病人,沒有死過一例。

但同樣,先生也不被主流醫學界接受。

誰知道你是不是運氣好,瞎貓撞上死耗子?

你比李時珍和各代名醫還牛?

直到大司農銅權的出現,才證明了老先生所用劑量是完全正確的。

然而即便如此,也沒其他人敢學,或者說他們不想改變,因為但凡出一次差錯,自己的後半生就毀了,甚至有牢獄之災。】

......

評論區:

〖按理說李可老先生這麼牛,怎麼沒見過宣傳呢?〗

〖主流和非主流的區彆。〗

〖既得利益者最怕出現無法控製的東西。〗

大明,嘉靖年間。

“彆叫喚了,已經紮完了。”

“先生,我感覺我現在像隻刺蝟。”

聞言,李時珍退後一步,打眼一瞧:“你形容的還挺貼切。”

“先生,天幕說您醫書記載有錯,可要改?”

“要改,不過不是現在,我們先不去京城,去甘肅。”

許三多張大嘴巴:“啊?你該不會是想……”

李時珍點了點,“是的,想辦法找到這個古墓,挖出銅權,我要親自測一測。”

“您直接在書上改一筆,不就行了嗎?”

“眼見為實,因我一本醫術,已經誤了學界幾百年,這次又豈能因為天幕一言,就輕信其言,你要知道,我們的度量衡與後世也不一樣。”

許三多愣是愣了點,但也知道挖墓是犯法的,是要被砍頭的,於是勸解道:

“先生,我們去京城,直接由陛下下令挖掘不可以嗎?”

陛下下令,那就是官方行為,牽扯不到先生。

無非是陛下被大臣咒罵幾句,陛下也不怕這個啊。

李時珍想起捕蛇老者臨彆之際和自己說的話,歎了口氣,看向小許,緩緩搖了搖頭。

“去了京城,我們可就出不來了。”

太醫院。

“改劑量?”

“改?若是皇親國戚、諸位大臣吃出了問題,砍誰的腦袋?”

這人心想,皇帝、太子、公主、後妃被咱們治死的也不是一個兩個了,那時候怎麼沒見說要砍誰的腦袋?

院正輕咳一聲:“須知後人為了所謂流量,頗愛編造故事,這故事還編的真假不分,誰知道這故事是不是編的呢?”

“除非陛下下令讓我們更改劑量,又或者陛下命人去找漢代古墓將這銅權挖出來,否則我們絕對不改。”

“要知道,做了不一定對,但不做就肯定不會錯。”

眾人也是回過味了,會心一笑。

咱們這位陛下,天幕若是說丹方劑量出了問題,他肯定立馬就改了。

但藥的劑量出了問題,他可不會管,他又不用我們的藥。

他會為了天下人賭上自己的名聲派人去挖古墓嗎?

這可是會被記在史書上的,他絕對不可能做出如此大公無私之事。

縮在角落的一名太醫並沒有和眾人一樣微笑,反而皺眉思索半天,才微微抬頭,提出一種可能。

“藥的劑量有問題,丹藥的劑量會不會也有問題?”

“陛下會不會覺得自己修仙煉丹不成功,就是因為劑量問題?”

眾人心裡頓時咯噔一聲,壞了,忘了這茬了。

嘉靖的袇房內。

“嗬,朕就說嘛,朕的煉丹術沒有問題,是劑量出了差錯。”

嘉靖看向抱著一大摞書卷趕來的黃錦問道:“家中可人有打著你的招牌,行挖墳掘墓之事?”

黃錦愣了愣,突然明白了嘉靖的含義。

“回主子,有,恰好在甘肅。”

“讓他們收斂點,你的口風也緊一點。”

“主子,奴婢明白。”


最新小说: 重生七零:截胡廠花後,我成科技大佬 苟出一個武道天家 重生農女發家記 大唐:請陛下歸天 直播盜墓之最後一個摸金校尉 白四爺,夫人到處說你不做人 認錯崽崽後,京城大佬爭當我夫君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報係統 失業後,我選擇了修仙 小燕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