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提問反駁了知乎的一個共識,“爛攤子誰來都一樣”,很明顯題主的毀滅性更勝一籌。〗
〖題主的政策簡直是波爾布特轉世。〗
〖題主不如直接分封,周朝分封苟了八百年,楚國也分封苟了八百年不是秦國太變態,估計還能繼續苟。〗
〖不如直接一王一縣辦團練,直接神羅化。〗
〖地主,農民,宗室,知識分子,工商業者全打擊了一個遍,你的基本盤在哪裡?〗
〖所以穿越回去,製度是一方麵,最主要還是發展生產力,好比回到秦漢,你要用科舉製,你首先得搞定造紙術、活字印刷術,還要廣開學校,否則在用竹簡記錄知識的年代,科舉和舉薦製沒有太大區彆,本質上還是那批人。〗
〖題主初中政治沒學好,就一句話: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
大明,崇禎年間。
拉著戴蒼的手,朱由檢還不忘吩咐宮人將這些政策逐字逐句的記錄下來。
包括後人對政策的反駁,以及不可能實行的原因,都要完整記錄。
管它有用沒用,先記下來,早晚有用。
……
大明,洪武年間。
應天府。
“此言甚是有理。”朱元璋感慨道,不知是後世的哪位大才,寥寥幾字便將一個道理總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後人用的政策、治國的理念,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
天下大同、富貧貴賤一等,上古就有聖人提出。
人人平等就不提了,涉及人性。
後世人人讀書知理,不也隻是表麵做到而已?
就提那個土地不準買賣。
靠天吃飯的年代,你和咱談這個?
遇上天災,顆粒無收,怎麼辦?
借錢,誰借啊?
朝廷救濟?朝廷借?
即便皇帝聖明無私、朝廷作為,官員個個清廉如水,一文錢都不貪汙,也救不過來。
一年兩年,咬咬牙還能挺過去。
遇上漢末、唐末那種天災,從古至今,哪個朝代能救?
土地允許買賣,即便地主低價買,百姓也能多活些日子。
不然怎麼辦?
賣兒賣女,丈夫當奴仆、妻子入青樓嗎?
人,從來都不值錢。
何況是天災年景。
遇上好色的富豪,還願意出錢買女的入門,前提還得身材樣貌好。
其他人,買那麼多奴仆丫鬟作甚?
養著吃乾飯嗎?
天災、戰亂的時候,一碗白米飯……不,一碗粥就可以買幾條人命。
還有那基礎建設,不就是以工代賑,管百姓吃喝、給百姓工資嗎?
後人該不會以為服勞役不給錢、不管吃喝的吧?
每個人每年需要服多少天勞役,律法規定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超出規定的,是要給錢、管吃管住的。
即便是規定內的,也是要管吃喝拉撒的。
秦朝都知道要這樣做,該不會以為我們後麵的朝代還不如秦朝吧?
往前推一點,有史可查的春秋戰國,乃至周公定的周禮,裡麵都有明文規定。
後世查資料那麼方便,都不知道查一查的嗎?
再者,咱難道不想大規模基礎建設嗎?
咱要是有後世的科技,咱恨不得把路修到草原上、修到冰封之地、修到大海上,再把長城建在極西之地。
可是,咱沒有。
醫學、糧產都比不上後世。
召集一群人在一起建設,糧食、醫者等等都要準備齊全,稍不注意就會出大亂子,就像炸營一樣。
一個人死,個個都會擔心自己死。
一個人害怕,個個都會害怕。
一個人大叫,個個都會大叫。
一個人跑,個個都會跑。
你以為像你們一樣,個個都讀了書,科技發達,想家裡人把手機掏出來,就可以聯係上家裡人?
吐槽半天,老朱說累了,朱棣奉上一杯茶水。
“呼~”
“咕嚕~咕嚕~”
一口茶水下肚,老朱又接著吐槽:“當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還有那商業,這提建議的後人是真傻還是假傻?”
“彆以為咱沒看出來,後世也是把商人當豬養,和咱乾的有區彆嗎?”
“無非是明麵上給了地位,說出去好聽一點。”
想起曾經看過的視頻,後人個個都想當老板,都想有錢,當富豪,老朱冷哼一聲:
“士農工商,後世的商人是比農工好,但咱不信,他們還能比當官的還牛氣!”
“權可以掌握錢,但錢不能掌握權。”
朱棣又遞上一杯茶水。
老朱咕嚕咕嚕下肚,許是說累了,最後總結道:“怪不得總說王莽像個穿越者,原來是一丘之貉。”
“不,王莽比穿越者強,新朝還有十四年,這個後人穿越回來當皇帝,連四年都堅持不了。”
王莽牙齒咬碎):朱八八,我特麼謝謝你!
朱元璋:快滾去身毒當你的佛祖去!
從朱棣手中接過茶杯,老朱剛揭開茶蓋,突然頓住。
這都第三次了吧?
渾小子今天這麼懂事?
狐疑的看著朱棣,老朱問道:“有事求咱?”
“哈哈,沒有~孝順父親,天經地義的事,怎麼能做交易呢?”朱棣撓著後腦勺打著哈哈道。
老朱頗文雅的飲了一口茶,輕輕放在桌案上。
“老四長大了,懂事了,既然如此,咱賞……”老朱不動聲色的從懷中掏出一個燒餅。
“賞你一個燒餅。”
朱棣嘴角微微下垂,卻又馬上揚起,擠出一個笑容:“謝謝爹。”
“沒事,就跪安吧。”
“那有事呢?”
“有事就跪著吧。”
“……”
爹咋不按套路走?咋就不問一下自己有什麼事?
朱棣苦思冥想之際,老朱的聲音幽幽響起。
“你是想跪安,還是想跪著?”
“兒臣告退。”